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建筑作为人文环境的基本构成,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物质文化的载体,古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固化。当前,古建筑始终面临着不可逆的损毁风险,为更好地保存其风貌特征,对日后修缮与维护提供确切参考,数字化重构是必然且高效的保护形式,而增强模型的标准化构建及数据流通性则是关键。参考《营造法式》理念,将侗族古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侗族民居建筑营造特征为研究个例,将建筑构件划分为分类数据库,提出营造图库共享平台的建设构想。运用主流建模软件所通行的函数语言为运行规则,从而得到模式化输出的完整模型。该方法从技术层面简化了古建筑的数字化制作流程,缓解古建筑复杂构件与结构的模型流通难题,为侗族古建筑的数字转化提供底层数据,对侗族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在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从朴素自然的建筑实用意识到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观念至融汇升华的建筑理想理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沿着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轨迹,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阶段、人与人和谐关系阶段及人自身和谐关系阶段,探讨了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内在联系,试图解析中国古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及对中国现代建筑生态化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徽州黟县屏山村为例,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古建筑复原动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解决对策,探索对损毁古建筑保护的有效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OpenGL和ADO.NET的特点,提出了结合OpenGL和ADO.NET技术进行快速古建筑场景仿真实现的方法,并基于此建立了清式建筑的对象模型,开发了一种快速绘制古建筑的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5.
宁波城区古建筑具有分布比较集中、类型多样和明显反映时代特征等特点。目前,宁波城区对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古建筑妄加改造;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忽视对古民居的保护;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对古建筑造成“建设性”、“开发性”破坏以及旅游开发商业气重,缺乏文化特色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宁波城区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应注意对古建筑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协调现代建筑环境与历史环境和对古建筑进行重新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6.
建筑作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所显示的艺术审美蕴涵了一定的哲学意义。通过对山西具有代表意义的佛教建筑群、民居建筑群等古建筑的考察研究,认为山西古建筑的哲学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一、蕴涵了古代“上下有序”的伦理观念;二、蕴涵了古代“不偏不倚”、“尚中”的人生理念;三、蕴涵了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7.
电影与建筑因为彼此掌控着清晰的空间与时间结构而不断地靠近并结合,从某种层面上看建筑是凝固的电影,电影是消解的建筑。本文以华莱坞电影为研究文本,以中国传统"意象与意境"理论与媒介地理学为切入点探索华莱坞电影中的中华古建筑,紧扣"建筑意象"与"建筑形式"这两组表现元素,观照并剖析华莱坞电影与中华古建筑的交互作用,从而建立一种解析华莱坞电影文本与创作主体由平面走向立体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流坑古建筑的布局规划,建筑装饰,民宅宗祠等角度,粗略地考察和分析了流坑古建筑文化现象中所凝聚的等级观念2,宗法族规,儒家道德等封建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9.
论徽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明清时期的徽州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凝聚了徽州文化的精华,装饰艺术上充分体现了以传统儒学和理学精神为主的徽州文化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对富有特色的徽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探究,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徽州地区收集古建筑有关真实数据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对徽州古建筑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初步构建关于徽州古建筑维修的技术标准,并就此问题进行说明;同时,初步建立徽州古建筑维修数据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徽州古建筑维修工程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1.
在古建筑保护中,应将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应用到本土古建筑保护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挖掘其多元化的应用价值,营造能适应研究、教育、人居等要求的"活体"本土古建筑,以适应当代人类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一个考虑到多种因素、相对健全的古建筑保护体系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对本土古建筑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历史文化为核心进行科学规划;以地域特点为基础探究建筑结构形式;以民俗文化为基础探讨装饰风格;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史角度探究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地区民俗文化为依据设计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分析古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综合考虑古建筑的保护费用与经济效益。采用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分别测算古建筑保护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并对于古建筑保护项目的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和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古建筑正在一天天减少,但保护的力度却是有限的。深入研究如何去全面地发挥其存在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对于古建筑保护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得出一套系统、科学和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许多宫廷建筑、寺观庵祠、宅第亭台等名胜古迹毁于火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作为承担灭火救援艰巨任务的消防部队,要清楚地意识到,做好文物古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必须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做好文物古建筑灭火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宫殿赋是了解唐代以前宫殿建筑的重要资料,现存作品主要集中在汉魏时期.赋文对宫殿群的建筑形态、布局、建筑时间、地点以及建筑过程、主要用途等的交代和对梁架结构尤其是斗拱、天花、藻井等建筑构件及其雕饰彩绘的描述,不仅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也是宫殿考古和复原的重要依据.尽管由于赋文描写的类型化特点和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我们很难得到不同时期宫殿建筑的个性化资料和更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但却有助于我们对宫殿建筑思想、整体特点和美学追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古建筑烙印着历史的沧桑,刻画着文明前进的步伐,记录了岁月的痕迹,也为我们述说着城市的往事。但现实中我们对温州古建筑的了解又往往停留在建筑符号阶段,未能探究到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实中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常常处于角力状态,并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城市改造生硬地打断历史的肌理,对待一些古建筑逐渐丧失身份及文化认同,随意的改造和重建。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建筑遗存现状及分类保护利用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利用,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徽州遗存的古建筑跨时久远,类型多样,各地实际情况各异,分类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模糊性。针对其现状将分类保护与利用的划分标准分为:依据保护资金来源主体进行分类;依据文物保护政策法规进行定性分类;依据综合价值评估进行定量划分;定量结合定性划分。对分类保护与利用策略加以完善,探讨传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建筑众多,且具有自身的消防安全特性。本文结合当前古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从消防管理、防火设计及火灾扑救三个方面,对我国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东莞市的清代古建筑礼屏公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建筑的年代、格局、形制、细节、特点与设计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对相关的历史人物,近代省港知名的传奇富翁———卢赓扬做了介绍,并对该祠的历史价值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保护古建筑是为了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文化身份确定。这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对徽州古建筑的保护维修还处在自发性的、随机性的混乱和低标准阶段。为了更好地维护徽州古建筑,在遵循国家相应法规的基础上,着重制定出徽州古建筑的维修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颇多,但对古建筑本质概念方面的揭示却不够深刻.运用科学社会学的观念,揭示中国古建筑在其形式背后的"空闻-社会结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下的社会哲理,将会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