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户县农民画作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以农民画家为创作队伍,具有不同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的风格,是户县地区主要的文化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农民画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调研发现农民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作者断层、过度商品化、产业开发浅等问题,今后应注重民间文化的传承,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通过产业深度开发等措施以促进农民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户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距西安约30公里。户县农民画原于民间,过去多画在箱柜、炕围等家居物品上,自己的生活自己装点,剪纸、刺绣、画箱柜是户县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时代更替,但人们对活的热爱没有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户县的民间绘画高手们被组织在炼铁、修路、平整土地的工地上学习绘画,也就是这个时期,户县农民画变成为画在纸上的艺术品。农民画家画自己的生活,画自己的愿望。画中打麦场上的几只鸡,象征吉利;在口袋上画大石榴,希望麦像石榴籽那么大,象征对丰收的渴望与企盼。户县农民画吸引人,其主要原因是作品中充满着浓…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资料,对从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的陕西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大做强农民画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丁济棠是户县农民画创始人之一,为了肯定他对户县农民画及群体的建立、发展壮大所作出的贡献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了能准确地把握和定位其作品的风格内容,采取系统分析、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作品反映了关中美丽的田园景象,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丰富的业余生活,风格朴素简练、寓意凝重,以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元素创作出一幅幅典型的"关中风情"画.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传统手工艺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手工艺是承载着农耕社会民众赖以生存的经济诉求与审美理想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产业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传统手工艺赖以维系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侵蚀,使得进一步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能够有效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应该着重从完善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解决传承人危机、拓展生产应用以及加强文化认同感培育等方面入手强化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研究力度,切实解决实现传统手工艺科学、有效传承、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产业的发展,以文化塑造为目的的产业整合成为手工艺行业存续发展与传承创新的新方式,将传统手工艺技艺核心融入创意经济发展的模式,为传统手工艺在创意经济浪潮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并谋得发展。传统手工艺在当下创意产业格局中,如何与其相关的商业模式、跨界合作、产业协同等诸多领域的共融相生都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遗产廊道"是一种较新的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意义,构建的可行性以及构建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来探讨构建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的可行性。遗产廊道这种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时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时代,民族传统手工艺因生产方式落后而陷入生存困境,但民族传统手工艺千百年来应对自然的求生态度和生存智慧,恰是现代工业所丢失的人文精神。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传统手工艺作为设计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是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最佳出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正确认识农村传统手工艺有利于我们加强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同时对重新审视农村传统手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农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显现出发展机遇。在当前强调文化自觉、掌握文化转型自主权的背景下,农村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不同形式的积极参与,以构建一个稳固的保护网络,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农村传统手工艺。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世居民族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发展的要求,各种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方面表现尤为堪忧:技艺面临失传或者是已经失传。具体表现为:首先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上的“断层”;其次是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变异”;再次是传统手工艺应用的社会障碍;第四是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机制缺失。因此,对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应该更为受到关注和重视。建议: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贵州省传统手工艺产业促进条例》的出台;以人为本,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与传承机制;转变观念,推进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实现文化自养;优化传统工艺技术水平和手段;做强做精,打造品牌;以“市场化”求得社会选择与社会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青绿山水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之一,青绿山水画艺术在中西画坛独树一帜,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和称道。对它的探讨与研究,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起着积极的影响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非常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写意性是它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因为这一特点,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成为世界艺术文化之瑰宝,令世人惊叹。文章以花鸟画的发展为例,说明中国画写意性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历经40余年的发展,晋江农民画在创作队伍、创作手法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最终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及艺术手法在全国农民画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晋江农民画的研究,可以管窥中国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并以此思考其在当代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描绘女性形象的工笔人物画称之为仕女画,从传统仕女画女性服饰样式着手,尝试通过对不同时期工笔画中女性服饰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出传统工笔人物画女性服饰概况。通过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女性服饰的表现形式,探求其蕴含的艺术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的同时,也推动了美术艺术的发展,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重要一笔。首先介绍了中国画意境的独特性,然后分析了中国画的"民族情"与"世界性",最后就中国画如何保持"民族性"并走向世界做了一番探讨。只有坚持中国画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才能使中国画更加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6.
年画不仅是用于新年装饰、点缀居室的民间艺术形式,更是欣赏主体在新年祝福的话语——无声的年话。依据使用场合及其功能,年画大致可以划分为门神、灶神以及娱教类,其语意可以概括为辟邪、纳福以及陶冶情操这三类,具有多元性以及一形多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马蒂斯意向的素描写生手法不同于传统素描艺术、贯穿意在笔先的观念、素描形式和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四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马蒂斯这位绘画先驱独特的素描写生技法。从而引导我们艺者发现意向所指的内涵,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在创作中打破传统单纯描摹造型的写生思维,使素描写生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梳理,从而提高对素描创作进行深层次研究的造诣。  相似文献   

18.
皖南皮影戏始于明末清初,通过吸收皖南小调、花鼓戏、绘画、雕刻、剪纸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发展起来,被当地百姓誉为“太平戏”。历经了数百年来的传承与腾挪变化,皖南皮影戏在沿袭了“正貌和丑形”传统造型理念的基础上,融合了民间艺人的审美理想和民间美术等诸多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皖南地缘谱式的造型艺术程式。这种程式绝非某代或某个艺人的独创,而是历经了多代艺人的学习、交流、积累和创造而逐渐完善定型的脸谱化艺术程式,在外彰显出写意写实为一体的艺术美感,在内蕴积着朴素功利的审美理想,质朴生动地记录着皖南皮影戏数百年来的兴衰更替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以西方部分经典绘画作品为依据,发现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一直展现出不懈求真的科学精神。依赖此精神,画家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对所描绘对象形式和内涵深刻揭示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恰当阐释,从这种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运用原则中,可窥见科学精神折射出的“主客二分”哲学思维对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农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农户"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在梳理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重庆农户创业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农户创业活动对传统农业改造、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以及推进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多重功效,并透视农户创业活动对改造传统农业、对发展非农产业、对农村城镇化的传导机理,进而从农户创业培育机制的完善、农户创业活动保障工程的实施、农户创业活动扶持力度的提升三个维度提出促进农户创业广泛参与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