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的百年发展史:1844—194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是19世纪蓬勃兴起的合作社运动中第一个真正获得成功并得到发展的合作社。文章详细分析了其成立的社会背景,总结了奠定其发展基础的办社原则,从成员人数变化、交易量和交易额、业务创新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其发展做了描述,并从注重分配公平、尊重社员民主权利、发展教育培训、经营规模化等方面,探讨其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合作社理论构建均以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为起点,以国际合作社联盟的价值与原则为尺度对当下合作社实践进行批判与反思。 但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并不能恰当地解释中国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通过运用马克思的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过滤现实中有关合作社碎片化的经验现象,得出了合作社的本质是人的联合,是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组织体的结论。 当代合作社的资本化倾向、成员一股独大现象是合作社价值扭曲的表现,重塑集体主义精神是合作社价值回归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早已明确要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主权、分配自主权),恢复“三性”(独立性、民主性、群众性)。几年来,改革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也遇到了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妨碍着城镇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城镇集体企业的模式是什么?其他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都和这个问题联系着。首先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用组织合作社来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实现社会主义。罗伯特·欧文亲自搞了合作社的试验。他的试验虽然失败了,却播下了合作制的种子。兰开夏州罗虚代尔镇的工人,吸取欧文办社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办合作社一定要依靠劳动人民自己的力量,从工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以限制中间剥削,改善社员生活和社会地位为目的。28名纺织工人以每周节省下来的两个便士为股金,建立了一个小合作社。他们搞了一套切实可行、公平合理的办社原则(后来称为罗虚代尔原则),成为当时最成功、最典型的合作社。  相似文献   

4.
<正> 自1844年英国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社都获得了很大发展。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合作经济应该如何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认为,发展我国的合作经济需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50年代,国共两党都试图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来消除农民贫困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共两党所建立的农业合作社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合作社的进退机制,法律文本上都规定社员享有自愿入社与自由退社的权力,但在实际中并未切实执行;二是在产权安排上,国民政府时期的农业合作社实行私有产权,新中国建立的农业合作社实行公有产权;三是民主管理方面,两党都强调合作社要实行社员的民主管理,但在实际中社员并不具有对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权;四是在利益体现方面,国民政府时期的农业合作社体现的是地主富农利益,新中国建立的农业合作社则较好地体现了贫农和中农利益。国民党所建立的合作社蜕变成为富人剥削穷人的工具,最终被穷人所抛弃;共产党建立的合作社,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对于提高贫下中农的政治经济地位、消除贫富分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合作社是农民以自己的人力资源作为合作对象组织起来的一种人力资源合作新形式。人力资源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应该遵循社员人社和退社的自愿与自由、社员民主管理的自助与自主、经营原则的稳健与服务,以及盈余共享与债务承担有限等运行原则,建立了人力资源合作社的注册与创建、组织结构、管理者遴选、经营运作和利益分配和债务承担,以及合作社合并、分立和解散机制,指出了人力资源合作社运营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决策机制,加强全程社会监督,消除内部人控制等弊端,加强与政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7.
合作社是劳动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经济利益,按照合作社的特定原则和价值,通过自愿联合而建立起来的群众性经济组织。合作社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可具体化为自助、民主、平等、公平和团结五个方面;同时,合作社社员信奉忠诚、公开、社会责任和关心他人的道德价值观。合作社原则经1995年9月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100周年代表大会的进一步修订确立了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的原则、自主和自立的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的原则、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关心社区原则等七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促进资本与农地结合,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上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普通社员与核心社员在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的可选策略的讨论,分析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利益联结机制的特征,并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仁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案例研究后提出:土地股份合作社坚持“退社自由”原则有利于保护普通社员的基本权益,但不利于在合作社内部形成“风险共担”机制,要在保证普通社员基本权益的同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应该充分利用计提公积金这一手段,不允许社员退社时退回公积金或许是有利于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形成“风险共担”机制的一个可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产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呈现出由少数"农村精英"控制、普通社员依附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核心社员占多数出资额,并由此掌控了合作社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力、物质资本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种产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背离了合作社的初衷。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对"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使其陷入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当前,应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合作社的发展环境,使其达到为小农谋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合作社是国外农产品重要流通主体,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这一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特殊企业组织,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管理人员缺乏激励;监督成本过高;决策效率低;资本筹措能力不足。中国农村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市场经济发育较快的地方涌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保持组织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唯有“与时俱进”,进行组织制度创新,即:发展股份合作,创新运行机制和组织原则;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纵横交错的合作组织体系,提高合作的层次和范围;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社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至少应占社员总数的80%。就职业与身份而言,社员应以"农民"为主体;就社员资格而言,社员应以"农户"为主体。否则,易导致"家庭式合作社"大量出现,阻碍合作社的发展。社员资格的法律规制,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由盈余分配原则所决定。为规范合作社的设立行为,建议规定,来自同一农户的"农民个体"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农民"社员总数的40%。这样,既防止"家庭式合作社"囿于"农户"旧的经营方式,阻碍合作社发展;也符合"社员资格开放"原则,避免对入社人员造成不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社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至少应占社员总数的80%。就职业与身份而言,社员应以"农民"为主体;就社员资格而言,社员应以"农户"为主体。否则,易导致"家庭式合作社"大量出现,阻碍合作社的发展。社员资格的法律规制,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由盈余分配原则所决定。为规范合作社的设立行为,建议规定,来自同一农户的"农民个体"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农民"社员总数的40%。这样,既防止"家庭式合作社"囿于"农户"旧的经营方式,阻碍合作社发展;也符合"社员资格开放"原则,避免对入社人员造成不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治理结构、利益分配制度对成员合作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制度安排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和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不仅对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的健全程度;成员在惠顾、投资和参与管理方面的行为以及合作社领导人的“企业家冶行为是影响合作社组织绩效的直接因素和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农村涌现了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因满足农民对社区集体资产收益的索取而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实现农民经营收益最大化而出现。两种合作社解决的是不同的农村问题;两种合作社都实行股份合作的产权形式,但两者的产权形成基础完全不同;两种合作社都按照三权制衡原则设计治理结构,但两者的治理模式都存在被扭曲的现象;两种合作社的初次分配都很重视公共积累的提取,但在二次分配上,社区型股份合作社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根据按人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信任、产权安排与成员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内蒙古6个省(市)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41名社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合作社的内部信任、产权安排与成员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社传统的产权安排对合作社的内部信任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的内部信任对成员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合作社内部信任的因素中,合作社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最为重要;合作社产权安排通过直接和间接即以内部信任为中间环节两条路径对合作社成员满意度产生影响,其传统程度越高,成员满意度越高;合作社成员既关心合作社短期的经营状况,也关注合作社长远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服务为宗旨是国际合作社运动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我国合作社组织的传统提法。1950年我国合作社法草案第二条规定,合作社是劳动人民自愿联合起来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经济组织……。第三条指出各类合作社各有其具体目的,但都突出了“避免中间剥削”。第六条强调合作社应集中全力满足社员需要,不得违反规定的目的去追逐高额利润。同年,我国召开的全国合作社工作者代表大会规定了“上级社为下级社服务,基层  相似文献   

17.
论合作社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合作社经济王贵宸本文认为,合作社是生产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实践证明,在保留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的产前、产后和产中的合作社,效果比较好。合作社应是一种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作者还论及了合作社及农村集体企业的改...  相似文献   

18.
经典意义上的合作社是社会弱势群体之间联合互助的经济组织,自然人构成了合作社的社员基础。至今,全球不少国家仍秉承这一合作社传统,禁止法人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而在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成为现实的选择。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实质上是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外部市场交易关系内部化到合作社不同类型社员关系之中。但是,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产生的异化行为导致国际合作社联盟(ICA)倡导的合作社原则在中国本土实践中发生了漂移,突破了现行合作社立法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合作社立法的完善应当关注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这一现实,并对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时的资质条件及其作为营利法人社员享有的权利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9.
法、美、日的农业合作社概况及其产权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法国、美国、日本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概况、总体特点及产权安排特征,政府对这些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及合作社在农民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这些国外合作社中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建设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合作经济组织——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一种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虚代尔合作原则几乎是合作经济的代名词。我国农村体制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项制度性的安排随着时代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应该与世俱进。我国入世以来传统的家庭为核心的作业模式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暴露出种种弊端。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入世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农村经济合作化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