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分子”是俄罗斯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俄国思想史的一个核心问题。19世纪30-4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俄国化的“知识分子”概念也随之被大大地强化了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思维层面、心理层面和意识层面的原生意义,并且被赋予了独特的俄国文化背景下的哲学、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扩展意义。东正教文化土壤为俄国“知识分子”概念增加了浓厚的“弥赛亚意识”和“普世主义”含意,使俄国知识分子自觉承担起社会现实的审视者和“社会良心”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价值判断,对闻一多曾经提出的“文化的国家主义”这一思想现象进行重新读解和审视。“文化”的立场反映出闻一多作为一类知识分子典型的精神特殊性,而他对“国家主义”思潮的接受与看取则折射出时代背景加诸于那一代知识群体在生存处境和价值取向上的某种本质共性。在“文化”与“国家”的关系中,前者的人属性与后者的本质性所构成的精神紧张最终决定着像闻一多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宿命。  相似文献   

3.
何小英 《船山学刊》2007,63(1):77-79
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冲击和困惑,如何保持独立的品格,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因素,建立起以“知识”和“学者的良心”为本位的现代知识价值观念,建立起学术专业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双重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旨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的全球化新语境中考察知识分子的发展生态。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的推动下,作为文化的代理人和知识代言人的知识分子也步入两难的境遇。他们努力坚守文化传统,面对知识和文化的转型却力不从心;他们试图挖掘文化的潜在经济价值,却又遭受良心的文化谴责。通过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叙事来考量知识分子发展中所面临的这些瓶颈问题,分析其发展的机遇,并探讨一种可行的特色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5.
饶翔 《兰州学刊》2009,(1):134-137
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的论述日益引起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关注,这些论述散见于他的《狱中札记》,在其中,葛兰西还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同样具有启示性意义,成为近代最为著名的知识分子理论之一。文章系统梳理葛兰西关于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的论述,并联系不同的文化个案,揭示葛兰西的文化思想所具有的理论活力。  相似文献   

6.
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分子”类词语都含有对立的词义色彩 ,“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古典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当今的知识群体是不同的群类。“知识分子”一词在今天的中国无论其概念所指还是词义色彩都已不能准确指称“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个社会群类。建议在官方场合、正式场合最好避免使用“知识分子”一词 ,改用“知识 (界 )人士 /知识群体”。  相似文献   

7.
丹尼尔·贝尔从激进的“纽约知识分子”向自由知识分子转变,但始终保持着“中偏左”的思想状态,与“新保守主义”维系着有距离的亲近感。晚年的贝尔宗罗百家,思想臻于成熟,是公认的“无家无派”的大思想家。贝尔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是深刻而富有创见的。他指出,资产主义的文化矛盾在于经济技术与文化的脱节。他对资本主义开出的疗救方案带有浓厚的乌托帮色彩。  相似文献   

8.
“道统”作为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描述儒家思想的传承历史而人为构拟的历时性谱系。其表现形式是:按不太严密的历史顺序排列的一组被奉为“文化英雄”的精英知识分子。其功能有二:一是论证儒学或儒学中某支派学说的合理性,这是“道统”的一般文化功能;二是当这种学术谱系的论证功能被王权所利用时,“道统”的一般文化功能就转变为王权合法性的政治论证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大庆湿地文化建设时打造生态品牌,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大庆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必须协调好政府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同民间文化的关系;建立新型的环境价值观;处理好“湿地”与“非湿地”的生态链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知识分子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知识境况与知识分子危机 知识分子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贫困、孱弱和尴尬。知识分子发现知识的疯狂增长使自己不再成为掌握知识的人,而日益成为被知识所拿握的人。他已经从博学之士成为一个狭窄领域内的“专”家,并因自己处身于物质增长而精神贫困的商品文化时代而饱尝失落感。 事实上,西方后现代哲人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注意到精神文化的崩溃和知识分子的漂泊无定感。法国思想家让一弗·利奥塔德指出,1968年“五月风暴”成为知识分子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浪潮来临之时 ,传统文化是否能继续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独立性 ,中国是否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 ,这样一类问题正以文化认同危机的形式困扰着中国知识分子。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努力超越现代化意识形态与西方中心主义 ,试图在重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消解全球化语境中日益加深的文化认同危机。实践证明 ,某些以文化的纯洁性为追求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绝对化的“本真性”标准也是不存在的 ,因此 ,不能把民族性的标准无条件地凌驾于其他价值标准之上 ,相反 ,应当提出一种流动主体性、多重自我与复合身份的概念 ,来阐释文化身份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 ,化解而不是加深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西化派”文化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派”是20世纪初叶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哲学派别,他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人。“西化派”对中西文化观念进行了比较,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别是时代的差别,对中国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主张用具有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西方近代文化来取代和改造中国固有的封建文化,具有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不朽功绩。“西化派”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有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3.
“法轮功”邪教组织在一些群众中传播、蔓延的同时 ,竭力向知识分子群体渗透 ,部分知识分子被卷入其中。据统计 ,参与练习“法轮功”的知识分子占有相当比例。不仅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其中 ,而且一些知识分子成为骨干。他们的参与对“法轮功”组织的迅速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给我们党和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经过近一年多的学习、教育和思想转化工作 ,参与练习“法轮功”的知识分子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文化层次高 ,各学科知识密集。这一群体是否稳定 ,对社会的影响很大。“法轮功”向知识分子群体渗透 ,具有这…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上 ,知识分子早年激进而晚年回归传统的“精神还乡”现象屡屡出现。一方面 ,还乡者在晚年所要皈依的只是传统的“理想性文化”,而对现代化的“实用性文化”却并不回绝 ,这就决定了另一方面 ,在理智上图存的坚定信念使还乡者接受了文化时代性 ,但在情感上 ,他们却更为认同文化的民族性 ,亦即作为精神家园的民族文化理想。实质上 ,这种两难心态正是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矛盾在知识分子内心中的投影 ,文化“精神还乡”的实质亦不离于此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范式:单一社会角色的知识分子研究、知识分子的角色集研究、知识分子的场域观研究。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扮演的理论与实践中。诸多混乱与困惑即源于各种范式间的冲突,也导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布迪厄“从场域到场域丛”的视角转换则较好地消解了文化与结构及单一角色与多元角色扮演之间的二元对立,较之以往的研究范式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长期认识不足,并且被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纠缠了多年。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就成为当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1]周恩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不…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1年秋冬之际发起了一场对知识分子(主要涵盖面为原国统区内的文化人)的思想改造运动。新的执政党认为,知识分子有“原罪”:知识分子一般出身于地主及小资产阶级家庭,这种“剥削阶级”的出身不可避免地在他们的思想言行上留下烙印,所以知识分子“要为新中国服务,为人民服务,思想改造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进程其密切的相关度骤然加大增强了。知识分子曾经历的荣辱沉浮和现实的处境地位,知识分子在转型期的角色效应、功能发挥及在未来社会中的职责使命等等,都不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自身话语和纯粹的学术话题。它们业已成为一项项紧迫的现实议案,有待实践性的阐释与解决。知识分子概念、类型与传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非“有一定知识的人”首先出现于近代西方。从思想史角度追溯,西方近代知识分子的出现与18世纪启蒙运动有关;从词源学上考察,19世纪出现的俄语“intelligentsia”是西方“知识分子”(inte…  相似文献   

19.
要全面建设小康,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知识的普及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德鲁克关于知识社会和知识分子地位及作用的论述对我们颇多启发:对知识分子、知识的作用要科学定位;创立有利于知识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反对文化专制,建立多元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堂会 《云梦学刊》2005,26(5):49-51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知识分子群体写作过程中存在低俗化、庸俗化和“伪现实主义”倾向,知识分子受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后处境尴尬。当前知识分子文化写作背弃了批判现实主义和人民性的立场,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