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句丽民族是汉唐时期活跃在东亚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其社会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游人”群体,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包括狩猎业、畜牧业、渔猎业及采集业.“人”与“游人”共同承担国家的租税,两者缴纳租税的内容与数量不同,“人”每人每年纳谷五石、布五匹,“游人”十人每三年纳细布一匹.租税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征收,根据土地多寡划分为三个等级.高句丽租税的制定充分结合了其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的体现,反映了高句丽人灵活的经济思想.通过对高句丽“游人”的解读对分析高句丽社会群体构成、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经济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镇江古长江口原始“鸟岩雕”是1976年初偶然发现的,以后又不断有所发现.对此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给予极大关注.这里先将我们的发现探索情况报告如下.一、“鸟岩雕”及其他镇江鸟岩雕,处在镇江市东北郊长江主航道南风景名胜之岛“焦山”北麓漫滩上.1、鸠鸟形岩雕(封三图版):最先发现的是“其状如鸡”的东面形象,以后又发现并逐渐确认出“鸠”、“雀”等形象.岩雕基座平面约占地15平方米.东、南、西北三面皆“应形象物”,凿成各种“鸟形”,变化奇谲,可作360°观赏.  相似文献   

3.
“三岩”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央政权和西藏地方政权均未深入控制的地区,这个边缘之地存在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帕措。帕措制度至今仍然影响着乡民的行为模式。“三岩人”迁入林芝,经历“三岩”和“工布”区域文化以及地方非正式制度与现代国家正式制度之间的碰撞。地方政府在各类纠纷的解决中考虑到移民群体的风俗习惯,通过移民群体的“权利文化网络”,渗透和影响移民,从而达到稳定、重建移民社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三岩”片区地处西藏“三江流域”的高山峡谷区域,域内坡陡沟深,宜农耕地较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公共服务能力较弱,是典型的“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区域。21世纪初,西藏依托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了“三岩”片区的生态移民工作,既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生态压力,又使生态移民在新家园中过上了幸福生活,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但是,生态移民对迁入地生计模式转变的不适应、对社区文化认同度较低,以及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文从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引领、提高心理认同度、重视文化教育、重视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增收、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提出“三岩”片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对全面推进西藏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找一条新的道路。把原有的自然经济改变为“贸工牧”、“产供销”和“种养加”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畜牧产业经济,这是以畜牧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新疆畜牧产业经济是以畜牧业生产作为基础,以畜牧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经济体系。这个产业经济体系不仅是今后新疆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汉文化对基诺族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文化对基诺族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韩忠太,彭多毅基诺族是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一个古老民族。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基诺族仍然滞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阶段。在经济上,基诺族主要从事以“刀耕火种”为主的山地农业,辅之以狩猎和采集,没有形成独立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劳...  相似文献   

7.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往的教科书上都讲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近百年来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证实,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所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有些部落,原来依靠采集为生向农业发展;而有些以渔猎为主的则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指出:“游牧部落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地区的康保、沽源、张北和尚义等坝上四县,目前还是以农为主、半农半牧区。近年来,在农业上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同时,集体牲畜也普遍作价归了户。牲畜作价归户对社员家庭饲养业及整个畜牧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措施是否有利于坝上“林(草)牧农结合,以牧为主”经济建设方针的贯彻落实?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强调发挥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来发展畜牧业?怎样才能调动这两个积极性?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坝上四县之一的沽源县作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畜牧渔猎经济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由狩猎到畜牧业  在中国远古时期 ,由于农业不甚发达 ,先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渔猎和采集植物 ,所以 ,有人把这一时代称之为“肉食时代。”① 随着社会的进化 ,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逐渐摆脱了饮血茹毛的生活 ,野兽被家畜所代替。农业和畜牧的发明 ,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巨大飞跃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是 ,对于农业和畜牧业谁先产生的问题 ,至今人们的看法还未完全统一。东半球的农业 ,按照摩尔根的观点 ,是在畜牧业发明之后。当时人们种植谷物 ,是为了饲养家畜 ,马克思据此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在我区实行“以牧为主”方针是一个“历史的倒退”,即农业从“先进”的种植业,倒退到“落后”的畜牧业。 对于这种认为种植业先进、畜牧业落后,农业从“以粮为纲”转为“以牧为主”就是倒退的论调,内蒙古各族人民并不陌生。解放前,包括蒋家王朝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不就是以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只会放牲口而不会种地”为根据,硬说他们是“茹毛饮血”、“野蛮”、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认为文学起源于“道”。而学术界对“道”的含义多失其解。本文认为 ,刘勰所说的“道”含义先后不同 ,首段指自然之道 ,二段和三段前半指神道 ,三段后半指社会政治之道。刘勰的文学起源理论是 :文学起源于圣人上秉天意、下合自然创作的《六经》 ,而《六经》同时又阐发了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人伦道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固原,不但在军事上是一个历代边防重镇,而且,也是一个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不乏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民族,畜牧产品是他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史载,固原一带“地广人稀,水草茂盛”,给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受少数民族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历史上本区域内的畜牧业曾经是十分发达的。自汉代在此一带设置畜牧业管理机构起,直到明代,世代相沿,经久不衰。固原成为向历代统治政权提供军用马匹的重要基地之一。认真的回顾、考察历史上固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以史为鉴,对于改善当前固原畜牧业结构比例,调整固原农业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为中央提出的“三西”建设中,固原农业的发展方向“以牧为主,兴牧促农”的方针,提供一些历史依据。本文意在简单地勾勒出固原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轮廓,总结经验教训及历史赋予我们的启示,就正于诸识者。  相似文献   

13.
西宁地区之农业经济发展甚早。据考古发掘,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西宁地区已出现“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而约于公元前二千左右,相当于齐家文化的新石器晚期,西宁湟水流域的农业,巳出现了较前更高的水平。(《考古》1957年第七期) 另据考古报告可知,在公元前一千年后的“卡约文化”时期,今西宁市附近之西川、北川、东川、已出现有相当规模的村庄。清水村遗址,南北广约半公里,东西长一公里半,青铜工具已广泛使用;农业、畜牧业及手工业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自秦以降,汉唐为西宁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外,明清两朝,西宁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新疆有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然而牧业经济并不发达,牧民生活也并不富裕。全区24个贫困县中,有10个是牧业县;北疆有7个贫困县,全部是牧业县;南疆有4个牧业县,其中3个是贫困县。至于贫困乡、贫困村,除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外,大部分集中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从1949年到现在,全区1038万头牲畜已经发展到3247万头,增长了两倍。畜牧业的增长并没有使牧民的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牲畜增长的速度并  相似文献   

15.
<正> 省委关于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为了充分发挥我省畜牧业优势,‘七五’期间,要重点搞好环湖地区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这一建议的提出,反映了我省畜牧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振兴牧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措施。现就“基地”建设问题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聚居的游牧区 ,草原畜牧业在新疆历史最为悠久 ,历经数千年 ,经久不衰 ,是畜牧业的主体形式。但随着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草原畜牧业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经过 2 0多年的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新疆近约 80 %的牧民实现定居、半定居。实践证明 ,游牧到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游牧民族定居和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草原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加快和完善游牧民族定居 ,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种谷》第三:“《吕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俱,其熟也欲相扶。是故三以为族乃多粟,吾苗有行故速长,弱不相害故速大。”原文乃韵文,孤、俱、扶为韵,族、粟为韵,行、长为韵,害、大为韵。文中之吾字当讀为芽,古字同音假借,《管子·海王》篇有“诸君吾子”,吾子犹言牙子,今山东方言犹谓小男小女曰小孩牙子。《海王》篇谓“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注说是。吾子与大男大女并举,明其是小男小女也。原文层次明晰,“三以为族乃多粟”,族字讀如尔疋释木“木族生为灌”之族,言下种亦言苗之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于广西岩壁画和福建岩石刻进行调查研究,往往是分别进行的。现在应当把两者合在一起,作综合研究。因为两者有着“基本相类”的情况。只有对两者作全面地历史地分析,才能把两者间的根本关系寻找出来。一、花山岩壁画和汰内岩石刻的发现一九五六年,在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岩壁上,发现一批用赭红颜色涂绘的岩壁画,这批画把古代当地人民社会生活的某些场面,生动活泼地反映了出来。(见图三)左江岩壁画不限于宁明县“花山”一处,学术界所以采用“花  相似文献   

19.
徐洁 《阴山学刊》2003,16(6):25-27
用“另类写作”来概括卫慧的写作,其理由:一是她的写作并不拒斥商业文化的参与;二是她写作 中的恣情纵意、任由自我;三是她大胆的“半自传”和不回避是非争端;四是她特异的语言追求。因此,卫慧的 “另类写作”也可以称为个人化话语。  相似文献   

20.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又问:“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这个酒店的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请客时他是不会给自己丢面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