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都存在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一般在获得和支配社会资源时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与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有所不同.它是指由于某些障碍或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不能平等享有教育机会或优质教育资源的人群.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存在有教育弱势群体,教育弱势群体中既有成人也有儿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农村教育中的学生弱势群体.具体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女童和留守儿童.很多儿童集上述各种弱势状况于一身,急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抵制社会科学的“麦当劳化”“麦当劳化”一词的始作俑者马里兰大学乔治·瑞泽尔教授说,麦当劳快餐店的原则正在主导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社会科学研究。以美国社会学为例看看它是怎样麦当劳化的。《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这两个专业杂志提供给社会学家的是主流学术界认可的学术规范,保证了社会学家的著述成为完全合格的标准化产品。每篇作品都有统一的格式,其中必须具备文献检索、理论假设、案例分析、验证假设、结论意见、参考文献等内容,而其品质则由一个经指定的专业编辑群体和评论体制来保障…  相似文献   

3.
牛荦 《办公室业务》2012,(13):77-78
分享公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是每一位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公共图书馆为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部分群体,他们被称作是弱势群体,这部分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望,因此,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则成为了我们当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从弱势群体的相关概念、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社会意义以及具体援助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核心概念——社会事实,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是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关键,社会事实不仅在历史横向上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集体性的特点,根据社会事实的载体是人,则可以分析得出在历史纵向上,社会事实具有可塑性、可变性,遵循一般事物的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某种程度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各级部门做了大量努力,但问题的解决同预期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这对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十分不利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政治问题。做好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不仅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体现党的先进性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农村弱势群体及其生存状况(一)农村弱势群体的概念农村弱势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的深刻变化,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由此而导致的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综观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文献,对弱势群体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但从社会资本缺失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深层原因,以寻求弱势群体社会资本重构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不公日益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的社会不公,是政治领域利益表达不平衡造成的,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弱势群体在政治领域处于失声状态,缺乏有效的机制合法表达其正当的利益诉求;二是强势群体拥有丰富的资源,他们运用不同的策略,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改变目前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普遍性的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多重概念,是从人才全面发展角度而言综合素质的相对弱势群体,它存在的问题的复杂性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校园的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所以区分弱势群体的不同表现,分析弱势群体的特点,对其进行一定心理干预,建立疏导机制对弱势群体学生发展,校园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群体,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女性农民工群体又是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女性农民工的突出等特点表现在就业具有不稳定、报酬低、遭受性别歧视、务工信息渠道窄、权益侵害等方面。本文以保定市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基于体面劳动的视角,分析了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安全阀制度是社会学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指各个社会都应存在着这样一类制度或习俗,它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发挥安全阀的功能。一个社会的结构愈是僵化,或愈是不容许对立的要求和主张表露出来,蓄积的危险的、敌对的情绪便愈多,也就愈需要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弱势女教师群体是指由于生理方面的自然原因甚至传统社会中的观念、歧视,使们往往在体力、智力、机会以及在劳动关系中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群体.那么,女教师应如何应对学生的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核心因素,是公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争取、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界定”弱势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瓶颈和原因, 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势在必行。从政府理念、监督机制、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等视角出发,提出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石勇 《领导文萃》2013,(14):1-1
在过去,改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风险控制的角度考量,"先易后难"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但是,它也被异化,涉及社会各阶层、群体时,"先易后难"的意思变成了"你是弱势群体吗?我先改革你"!不少基层劳动群体,因此为中国改革、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对乡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还是宏观实证调查研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者是认识论规律使然,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透过各种各样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二者是学科传统使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的研究实践中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永恒而又变迁的议题,永恒是指这个问题需要永远留在农村社会学研究者的心中,变迁是指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研究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以职业为核心的公共交往,促使了社会阶层相对固化,而处于固化阶层边缘的弱势群体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制度构建中依然存在着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平衡的矛盾,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通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行政府内部改革,实行社会经济救济和法律救济是构建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这个政治词语有一丝学究气,其实本是从社会科学借用而来。1918—1925年间。西方的社会学移植中国,在瞿秋白、陶孟和等知识分子传播下,从小只读四书五经的青年首次认识到: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也是门大科学。受陶孟和近距离熏陶的毛泽东,于1929年革命艰难时期,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共政治的决策逻辑由此设定,并一直至今。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的深入,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对于社会公正的误读可谓多种多样,以下三种较为常见。误读之一:对弱势群体有利的事情才是公正的事情。合理的解释应当是:真正的社会公正并非只是对哪一个特定群体如弱势群体有利,而是对社会的各个群体都有利。维护  相似文献   

18.
“蚁族”是对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形象概括,并逐渐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又一弱势群体。经过对北京“蚁族”的调查和研究,但是处于不同地区的蚁族会有不同的状况。本文拟就广州市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即“穗蚁”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活条件及工作状况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创建“幸福广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做好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高校贫困生思想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发提出建议,如进行情感渗透教育、自强不息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国家和社会给予的资助增强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相似文献   

20.
马晓燕 《领导科学》2012,(24):18-19
"污名化"现象是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污名化"的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斯·埃利亚斯首先提出的,他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污名化,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污名化"现象进行了系统解释。他在考察了"污名化"产生的多种情境后指出,污名可能源自许多因素,在这些情境中,污名将人从"完整的、平常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