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保障发展虽然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其仍存在严重问题,社保基金缺口大,"低保"比率高,保障不足和过度保障问题严重,贫困发生率与实际救助之间存在矛盾,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效果差。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养老保险统帐分征,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实行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等方式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枯竭,林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生态、社会矛盾。本文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政府行政制度、城市管理职能、产业制度、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构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衰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描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般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自身的特点从工业、农业两个层面设计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园区模式。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生产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是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通过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在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就业状况及其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可以归纳出西北地区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这两个方面与就业的关系,同时,在解决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时,应注重经济、生态、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制约老工业集体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解决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特点,制定如下转型方案:1.加大补勘找煤工作力度,增强危矿保障能力;2.壮大机械装备制造工业;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4.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经济活力;5.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缺失,文化程度低,户籍制度的缺陷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使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及心理三个层面表现出对城市的适应性不良。为此,重庆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平、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促进重庆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等措施,以提高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缺失,文化程度低,户籍制度的缺陷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使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及心理三个层面表现出对城市的适应性不良.为此,重庆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平、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促进重庆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等措施,以提高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持续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现实困惑是辽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从经济角度分析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之因,指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路径是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脱困并发展的必然选择,且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规避"资源富城市兴、资源竭而城市衰"的风险,做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预警研究,避免因资源枯竭而进行被动转型,实现产业的顺利转型,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持续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缺乏战略远见、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下岗失业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再就业培训机构不健全等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及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劳动力市场、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