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家宝可以是一件古董,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也可以是一则家训……你家有没有传家宝呢?讲讲你心中的传家宝的故事吧!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说到传家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价值连城”四个字。如果仅想到这个,你就很可能画地为牢、坐井观天啦!  相似文献   

2.
提起《列子·汤问》的“愚公移山”节,可谓家喻户晓。说它是寓言,未始不可;但它拥有300来字(不计近人加的标点符号)篇幅,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首尾俱全,已粗具短篇小说规模。可是,对其渊源,罕有道及。现在,不揣浅陋,试作探索。 一 “愚公移山”决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列子》系晋人杂纂成书,有人谥为“伪作”,未免过火。覆按本书,十之六七能在先秦典籍内找到“娘家”。剩下的部分亦很难说是晋人向壁虚造。秦火焚绝了不少古籍,历史的尘土又掩埋了很多古书。《列子》“作者”并非文抄公,  相似文献   

3.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公明仪的演奏家,擅长弹琴,琴弹得出神入化,非常动听。 公明仪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逢好天气心情就特别舒畅,常常把琴带到郊外去演奏。有一次他带着琴出外郊游,兴致勃勃地来到一条长堤上,摆好琴准备弹奏一番,可堤上什么人也没有,弹给谁听呢?公明仪不禁有些扫兴。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拂动垂柳,垂柳旁有一头黄牛在低头吃草,悠闲地摆着尾巴。河里流水淙淙,远处隐约传来牧童悠扬的笛声。“真乃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呀!”公明仪沉浸在此情此景中,一时兴起,便对  相似文献   

4.
“靡靡之音”是句成语,意指那些不健康的歌曲。关于“靡靡之音”还有着有趣的出处和来源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师渭的音乐家,他在轩辕黄帝时当了个收集整理乐曲的官,以后又担任了殷朝时期修改整理皇家歌舞的总负责。师渭非常精  相似文献   

5.
论巴金“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伟 《齐鲁学刊》2001,(6):39-42
巴金以《家》为代表的“家庭故事”小说与其早期直接反映其“安那其”主义的“团体故事”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同构性。对巴金小说“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的解析,为解决长期以来巴金作为反封建民主战士和虔诚的“安那其”主义信仰者的矛盾情结提供了较之以往更为恰当的视点和参照。  相似文献   

6.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要养成边读边思考、读后动笔写一写的习惯,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有更多收获,更大进步。本栏目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投稿邮箱见目录页,邮件请注明“读写练”。本栏目不提供答案,希望同学们自主完成。  相似文献   

7.
李选珍 《家庭科技》2008,(10):20-20
几年前,南京女孩房焱开了间名为飘香怡云的糕点店。开张后店里的生意一直平平。一天,店里来了一对中年夫妇,要求订做一个象棋蛋糕,送给在象棋大赛中获得冠军的儿子。当天晚上,房焱特地到文化用品商店买来一副象棋,一个人在店里琢磨。经过一晚上的努力,终于做出了令那对夫妇满意的象棋蛋糕。这笔偶然的生意启发了房焱,她想:现在什么都讲个性,如果给每一个顾客度身定做独一无二的蛋糕,说不定会给店里的生意带来起色呢。此后,每当顾客来店里订蛋糕时,房焱就耐心地问:“告诉我,你要送给什么人,他和你是什么关系,他有什么爱好……”虽然顾客经常会被她弄得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8.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洞宾的黄粱梦逐渐形成。后黄粱梦故事转入民间,形成了民间的黄粱梦《睡公卢英》。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与民间构成了黄粱梦故事演变的两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洞宾的黄粱梦逐渐形成。后黄粱梦故事转入民间,形成了民间的黄粱梦《睡公卢英》。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与民间构成了黄粱梦故事演变的两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狸猫换太子"故事自元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或以为源于佛典。事实上,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古文周书》中,就曾记载了一则情节类似的故事,这才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本源。从它产生的源头、笔法及文体特征等方面看,它也是我国早期带有民间讲唱性质的志怪小说。  相似文献   

11.
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推出了大量故事化新闻报道,这些报道采访扎实,巧妙运用场景描写,人物由"写作需要"成为新闻主角,并借鉴了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新新闻主义的特点,但部分报道也存在客观性出现偏差、情感过度表达、真实性存疑等问题。故事化新闻必须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在借鉴新新闻的报道技巧时要谨慎并加以改良,加强有益的探索,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使我们的新闻工作回归新闻本原。  相似文献   

12.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凤凰是如此地光华夺目,红焰遍体!从它的身体里喷出一道道烈焰,火舌和金光璀璨的红羽一起飞舞。它的歌声是那样宏亮、清新而又悲壮,挟着香木的芬芳随风远颺!片刻,凤凰不见了,神圣的祭坛上只剩下一堆炽热的灰烬;但是转瞬之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试图回归中国文学的故事传统来实现文学的革新,如果按照西方现代以来“文学即虚构”的纯文学概念,这股潮流似乎很难纳入文学范畴,实则体现的是非虚构文学观念的独特追求。就表现内容而言,所讲的故事注重在实有其事的基础上融入人的内心体验,破除了文学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思维,重绘了文学的精神版图;就叙述方式而言,讲故事的人是在与他者的共谋中实现叙事功能的,疏离了创作主体超越现实的抽象概括,更加注重趋近现实生活本真状态的呈现;就语言形式而言,故事的口头讲述淡化了文字表述的理性色彩,激发的是人的感官感受,非虚构性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14.
佛经故事与中韩两国的“高僧与美女故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典汉译是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汉译佛经给东方文化及文学带来巨大的影响.佛教的传播借助于佛经的翻译,而佛经中又包含着大量的故事,"高僧与美女"故事,就是佛经中重要的故事类型之一.探讨中韩两国"高僧与美女故事"的佛经渊源,并阐释佛经故事与中韩两国民间故事的关联,这对梳理和探索佛经文学,以及研究佛经对中朝两国民间故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对于"油滑"我们不仅要对它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要全面地中肯地看待它的利弊,更重要的是要返回文本自身,从语言、人物形象、情节、意象这几个方面以及"油滑"所产生的荒诞感加以探讨,挖掘其深意。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献中记录的与孔子相关的"巧女"故事,大致有《孔子与浣女》、《孔子与采桑娘》及《孔子遇路妇》等三种;近年完成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记录了多种与孔子相关的"巧女"故事。这些传说讲述了发生于孔子与智慧女性之间的故事,故事中的女性主人公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为孔子钦佩、赞许。孔子传说中的"巧女"故事,由于传播的时间久、范围广,所以积淀着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文化观念。就其表现的主题看,上层社会思想家通过其宣扬礼教思想;社会中下层则借以肯定或赞扬女性的智慧;进入现代社会后,普通群众讲述的该类故事则在肯定女性智慧和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同时,还有了批评或贬抑孔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胡秀坤 《理论界》2008,(3):158-159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本质这一点,它应该讲故事;从电视艺术自身规律来说,它很适合讲故事。同时,电视也是我们讲故事的手段,这个手段的准确应用,会使电视节目的作用得到有效彰显。  相似文献   

18.
这个男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着她的心 1991年3月15日,湖北省嘉鱼县水泥厂年轻的女工李琴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她相爱多年的未婚夫在下班的路上被飞奔而来的一辆汽车撞倒身亡。年仅28岁的李琴悲痛欲绝,整日神思恍惚。父母为了使女  相似文献   

19.
围绕"感甄说"存在争论的一大原因在于"感甄"故事产生的问题没有解决。"感甄"故事产生于中唐元和年间,但魏明帝的统治为甄后形象的神异化埋下了种子,这为"感甄"故事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感甄"故事本质上是唐人对《洛神赋》的本事演绎,其内容建构多吸收自六朝小说。但"感甄"故事的产生和风靡则是由中唐读者特有的"期待视野"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4,(5)
刘向等《孝子传》及干宝《搜神记》、句道兴《搜神记》,有许多孝子故事,最引人注目的是"孝感"故事,构成一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孝感"母题。所谓"孝感"就是孝亲感天。其思想基础有二,一是孝道,二是天人感应。将孝道和天意结合起来,旨在宣扬天意对孝行的肯定和表彰。"孝感"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类型:感天得食,感天愈疾,感天得金,丧葬感物,感天偿债,感天明冤。其中最著名的是董永和东海孝妇故事,都具有经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