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都曾经被单独地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名称是怎样产生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有许多不同,哪一个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关系怎样?实践唯物主义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完善,还是完全推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宄中,一般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是,它何以成为标志,人们的理解又往往不同。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1.《形态》全面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的原理;2.《形态》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考察与价值规范中展开的。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彰显出"是"与"应是"的辩证统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逻辑路径。准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出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关系,洞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范畴所蕴含的政治哲学向度,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结构和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等三个方面,阐述新哲学形成的标志。我认为,这三个方面应该统一起来进行理解和把握,缺少哪个方面都会陷入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马克思哲学有过理想主义阶段、黑格尔哲学阶段和"费尔巴哈派"阶段.从思想史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世界的一般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认识论,也包括本体论.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主要缺点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仅仅限定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的能动性思想应理解为主体的能动性 ,实践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把物质实践理解为解释问题出发点的实践唯物主义 ,也就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孕育、产生和形成等阶段。每一个具体的阶段应该如何确定?以哪一部著作为标志?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正确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展规律,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科学地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等问题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即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根据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此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篇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示范教材的中心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示范教材力图设计一种即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1哲学教学体系,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从四个方面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宾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传统哲学例子”,而是在“双重解读、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民族形式”,用中国哲学话语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新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标志,其精神实质和历史使命可以表述为“改变世界”,具体概括为三个基本维度,即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呈现为由精神实质和三个基本维度有机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内容包括:“改变世界”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基石与历史使命;实践唯物主义是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马克思的思想整体。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的革命变革。这一革命是何时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哪些著作可以作为实现这一革命的标志?这些问题,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又是关系到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特点的重大问题,必须弄清。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目前哲学界已有四种不同意见:(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有的则由此引申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本体论、主体性哲学。(2)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概括。与此基本相似的表述还有:实践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义语”,“非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其科学性是十分可疑的。”(3)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总体特征”。(四)实践唯物主义的概括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13.
第二国际思想家梅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重大理论关系与问题,二是阐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总体上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上述研究对从现时代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直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简称马克思主义人学。哲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普遍规律,以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宇宙中存在的无非是自然、社会和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包括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的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创立的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也全面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自然、社会、人三种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获得了三种不同的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  相似文献   

16.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仅仅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从而推论出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是一种“解释原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之为一种方法或解释原则,才使历史之唯物主义地作为研究对象得以可能。现在需要对此种论断加以发问与反思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旨趣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克服历史唯心主义或者旧哲学,而在于战胜以资本为基本建制的资本主义,思维原则的变迁仅仅是一个“手段”,不能认为是一种“目的”。这样一来,显而易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是“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的说法是有限度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哲学变革的内涵。这就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从哲学之内的讨论转型到“社会实践”的讨论,实现当下的研究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7.
梅林论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二国际"出色的"马克思主义者,梅林力图通过描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来反驳当时普遍存在的将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的潮流,并以此保卫马克思主义。梅林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并对其进行了哲学史的考察;在他看来,历史唯物主义总体上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并因此与传统哲学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虽然梅林没有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他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各种歪曲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要点解读。梅林的很多理解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身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全面而科学地解决历史必然性的问题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巨大贡献。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普遍关注和探讨推动了这一论题的不断发展 ,但由于对这一理论缺乏全面的历史的研究与分析 ,因此对其基本涵义的科学诠释存在着理解上的间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思想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内涵的分析与阐述 ,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论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新实在论哲学,开创了逻辑分析哲学,对今天盛行于西方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思潮影响极大。罗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等著作里,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陈述了他自己的历史观。罗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其历史观,代表了当代西方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的特征,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而科学地解决历史必然性的问题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普遍关注和探讨推动了这一论题的不断发展,但由于对这一理论缺乏全面的历史的研究与分析,因此对其基本涵义的科学诠释存在着理解上的间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思想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内涵的分析与阐述,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论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