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5,(7):106-106
王某,女,36岁,某企业职工。1994年9月,王某的丈夫陈某与某企业签订了“引进技术人员”协议。该协议规定,企业负责办理陈某夫妇的调动并安排工作。随即陈某调入该企业,但企业一直未为其安排工作。1995年10月,企业又将王某调入本单位,双方于1996年5月30日签订了10年期限的劳动合同。1997年2月该企业精简机构,王某作为富余人员下岗待业。下岗期间月生活费200元,王某已领取了3月、4月份的生活费。1997年4月30日,王某因对企业让其下岗不服提请仲裁,要求企业按所签劳动合同恢复工作,补发其3至5月份工资,赔偿其经济损失。企业以王某已申诉为由停发其5月份的生活费。  相似文献   

2.
赵会元 《人才瞭望》2005,(12):104-104
案情简介:申请人,王某。被申请人:某事业单位。申请人王某于2001年12月退伍.2002年7月2日经市退伍安置办公室安置到某事业单位,该单位以“单位专业较强,没有合适的岗位“为由,拒绝接收王某。后经某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多次协调,才于2003年2月17日同意接收。上班后,单位按内部管理办法核定王某月工资400元。见习期一年.王某不服,在多次与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决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3.
王玉信 《人才瞭望》2005,(9):105-105
案情简介:2000年4月份陈某在河南省西峡县公安局上班(系临时工),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4年1月19日被使用单位清退,陈某不服于2004年2月26日申请西峡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2004年3月9目仲裁委以原、被告未建立劳动关系,不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之内,决定不予受理。陈某对此不服又于2004年3月1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1.要求被告支付工作期间养老保险金8538元。2.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5880元。额外经济补偿金2940元及500元押金。  相似文献   

4.
案情:原告陈某于2008年2月15日进入被告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冲床工作。2010年3月28日陈某发生工伤。同年7月15日原告回单位上班。2010年8月10日原告的伤情被鉴定为工伤十级伤残。2010年10月22日原告(甲方)和被告(乙方)就工伤赔偿事宜在当地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进行调解并签订调解协议。协议约定:“一、乙方在伤残治疗期间的医药费、鉴定费3000元甲方已支付。二、工伤期间误工费、护理费3200元,由甲方支付。三、根据伤残程度,甲方补助给乙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8600元,由甲方支付。四、双方继续保留劳动关系,乙方应服从车间的车间主任安排,遵守公司的行政条例,如乙方不听安排、不遵守行政条例甲方可以辞退乙方,不再补助乙方的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如乙方自动离职甲方不再支付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上述三款项计人民币(大写)壹万肆仟捌佰元(14800元)。甲方已付医疗费、鉴定费3000元,尚应付乙方11800元,本协议签订之后支付。”协议签订后,被告按约向原告支付了调解款项,原告继续回单位工作。后因陈某在工作期间殴打同事,2011年8月1日,公司以陈某违反劳动法和行政管理条例的规定,决定予以辞退处理,并依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未向陈某支付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陈某因此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5.
2002年2月23日,王某进某市设计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上班,其体工作由该公司业务经理张某安排,但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月3日,张某通知王其到某市为公司送投标资料。次日,王某到某市与张某等人会合后,就与公司工作人员在一起。3月6日,一行4人乘车返回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王某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某公司为其支付了全都医疗费用和3个月的工资1800元。  相似文献   

6.
陈朝杰  郑英海 《人才瞭望》2004,(10):116-116
王某等16人系某企业职工,1995年7月1日,企业与他们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2001年1月30日,企业以“违犯劳动纪律、无故不上班等情况”为由,行文终止了与王某等16人的劳动合同,并将该文件报送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但没有将文件送达给职工本人。2003年3月17日,王某等16人以企业终止他们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夏雨 《人才瞭望》2004,(10):115-115
案情简介:申请人王某,女,32岁,某大学外语系教师,自1993年8N到该校任教以来,未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其间于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外出进修。2003年6月,王某向学校递交书面辞职申请,并一直上课至2003年9月。学校以课程表已下发为由,要求申请人将本学期课程上完后方同意辞职。申请人就此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申请人:王某 女 34岁 某中学教师 被申请人:某中学申请人王某系某中学高中教师,于1997年8月与被申请人某中学签订一份聘用合同,其约定服务年限为8年同时附加一份定向培养合同书:该中学委托北京大学培养王某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期间工资停发。王某毕业回校后,除学校决定或上级提拔外,在5年内不得申请调离。否则必须向学校偿还全部委培费。2000年7月申请人王某毕业回到该中学工作,2003年5月,王某申请调动到当地另一事业单位,要求单位其办理调动手续,经被申诉单位办公会研究决定,同意王某在按合同缴清有关费用的前提下调出被申诉单位。…  相似文献   

9.
付鹏辉 《人才瞭望》2009,(12):46-46
案情:王某系某中学教师.在2008年10月其产假结束后.因市政建设拆迁造成单位教学岗位减少.被单位暂时安排到门卫工作.王某因不接受单位的安排而在家待岗。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期间.单位每月只发放给王某300元生活费.其余工资被扣除。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5,(4):102-103
王某原为某公司技术人员,公司1998年曾派王某出国培训半年,事先签订了培训协议,约定培训后王某应为公司工作3年,如违约则赔偿公司培训费3万元。1999年王某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王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培训费,王某拒绝赔偿,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王某的行为应被支持吗?  相似文献   

11.
张鹏 《人才瞭望》2003,(11):55-55
【案情简介】上诉人(原审被告):某书店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某王某于1987年商调到某书店工作。1993年12月在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时,王某与某书店签订了1年期劳动合同。次年12月,双方又续订了2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双方于1996年12月底再次续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1999年12月31日止。1999年12月30日,某书店准备与王某续签劳动合同,并由该店经理、支部书记及办公室主任与王某洽谈此事。该书店办公室主任高某将一份乙方名字栏填写为“王某”的《×书店全员劳动合同书》出示给王某,王某即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某书店只…  相似文献   

12.
专家答疑     
劳动合同不能随意变更案例:2003年4月1日,王某受聘于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并与公司签署了一份《高级职员聘用合同》,合同中约定“正式聘用王某为公司的服务总监”,合同期为1年。合同同时约定,王某的税前工资是11537元。4月和5月,王某如数拿到了合同约定的工资。6月份,公司以王某工作业绩下滑为由,并根据劳动合同中,王某的薪酬由公司董事会予以审定,同时按照公司董事会的意见,根据其工作业绩对其薪酬水平予以修改的规定,将王某工资级别由原29级降为27级,发税前工资7880元。7月份,公司又以王某未能做正常的业务工作为由,决定按待岗处理,工资发500…  相似文献   

13.
专家答疑     
劳动合同不能随意变更案例:2003年4月1日,王某受聘于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并与公司签署了一份《高级职员聘用合同》,合同中约定“正式聘用王某为公司的服务总监”,合同期为1年。合同同时约定,王某的税前月工资是11537元。4月和5月,王某如数拿到了合同约定的工资。6月份,公司以王某工作业绩下滑为由,并根据劳动合同中,王某的薪酬由公司董事会予以审定,同时按照公司董事会的意见,根据其工作业绩对其薪酬水平予以修改的规定,将王某工资级别由原29级降为27级,发税前工资7880元。7月份,公司又以王某未能做正常的业务工作为由,决定按待岗处理,工资发5…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王某原在某市邮电局下属公司工作,由于邮电分家,所属公司业务归并到该市某通信公司,王某继续在原岗位工作。2007年1月,该通信公司两次与王某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该合同未加盖用人单位印章,也未给王某保存。2007年12月31日,该通信公司通知王某合同已到期,不再续签。王某多次要求该公司续签劳动合同,该公司以王某于2007年是与该市人才开发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且该通信公司与该市人才开发公司签订有劳务派遣协议为由,拒绝与王某续签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申请人王某,女,32岁,某大学外语系教师,自1993年8月到该校任教以来,未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其间于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外出进修。2003年6月,王某向学校递交书面辞职申请,并一直上课至2003年9月。学校以课程表已下发为由,要求申请人将本学期课程上完后方同意辞职。申请人就此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6.
冯安奎 《人才开发》2003,(10):38-38
最近,从一本介绍“为民书记”郑培民的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1986年8月,时任湘潭市委书记的郑培民受组织委派,到中央党校学习一年。临走前,他到财务室借了5000元作旅差费。报到后,他把余款存到中央党校储蓄所。次年7月,他学成归来,他到财务室按规定报销了有关费用,另外还交给财务人员现金8元7角2分。财务人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郑培民解释  相似文献   

17.
在这里“电脑”被病毒侵蚀朱敬安,杨德君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日益普及,这无疑是一个国家发达的标志,但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将其黑手伸向了这一领域,利用高科技作案,已成为公职人员犯罪的一个新特点。周口地区国营黄泛区农场农业支行第一储蓄所电脑操作员陈中...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7,(4):109-109
一、案由 申请人:王某,男,25岁,某单位员工。 被申请人:某事业单位。申请人2004年4月6日向单位提出辞职,要求自谋职业,并呈报了辞职报告。2004年5月8日单位作出同意王某的辞职决定,因解除聘用合同后,王某要求办理相关手续问题时与原单位产生争议,于2004年6月10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因涉嫌贪污被“双规”后,安徽省阜阳市原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傅洪杰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杀了。当地人说,傅洪杰肯定与其“靠山”王怀忠有牵连,不然,他不会走上绝路。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5,(6):103-104
请问:我于2003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和总公司签订了一个用工协议,协议规定我必须在公司工作5年方能离开,否则必须每年支付1000元的培养费(共5000元),其实我在公司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2003年底,公司调我到下属公司工作,我又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有限期一年,劳动合同中没有提到原协议的问题,但也有一条规定我仍然要在分公司工作5年(这一条超出了合同的期限)。2004年12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现在分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关闭,总公司要求我到其他部门工作,我认为该公司不适合我的发展,就不准备继续签劳动合同,请问,这种情况下我需要支付培养费吗?公司可以此扣留我的档案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