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戴永红 《云梦学刊》2005,26(2):122-124
广告语言属于文学性语言,在广告语言的创作中,需要调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增加魅力,吸引受众。消极修辞以其平易质朴的特点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积极修辞更是以其审美惊奇感和审美惊奇感给受众以极大的冲击力。积极修辞有多种修辞手法,都可以在广告语言中得到合理运用,在很多广告语言中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仿词等。  相似文献   

2.
浅析英语广告中修辞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作为英语广告文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了双关、排比、拟人、押韵等手法。研究修辞特征不仅能帮助国人更好的欣赏英语广告,也能对中国企业的英语广告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英语广告修辞学方面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讨论范围仅限于报刊杂志中的商业广告,分析了广告的定义、目标、广告语言对修辞的要求、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并选取了一篇广告就其修辞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手机短信逐渐成为现代人彼此交流的主要方式,其与一般面对面的口头交际和正式媒体上的书面交际不同,是一种在语言上有鲜明特点的应用文体。大量运用修辞以达到发信者所需的交际效果,便是手机短信这一应用文体的特色之一。丰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短信语言更具文采和生气,文章从修辞这一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4.
英语歧义现象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歧义四种类型谈起,着重讨论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即运用语言各个平面上的同形或同音异义现象,就会在文学、广告文体及其他交际场合中起到讽刺、幽默等多种修辞作用,使听读者获得审美情感,达到更佳的奇妙的语言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一种关于笑的艺术。多数的幽默通过语言形式得以表现。幽默的产生与语音、词汇、语义、语体等语言的基本要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幽默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其语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取得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诗剧的诗体语言要达到凝练、生动、精确而富有魅力,就必须注重修辞艺术的应用。对于现代诗剧来说,语言的含蓄美即来源于修辞的应用。具有含蓄美功效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折绕(婉曲)、象征、复义(含混语)、隐喻等。这些辞格在中国现代诗剧中的运用,使诗剧的语言表现出幽婉、凝重的特质,从而使现代诗剧避免了情绪的直接倾泻。借助语言修辞而达到思想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彰显中国现代诗剧语言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蒙古语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比喻手法(即汉语的比喻辞格)是蒙古语众多修辞手法中的主要一种。说它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使用频率高,二是使用范围不限。 使用频率高的依据是:笔者对蒙古杰出的小说家策·洛岱丹巴《清澈的塔米尔河》小说中的主要三种修辞手法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比喻手法的使用频率明显地高于其它两种修辞手法。使用范围的不限体现在不受任何语体限制方面,据观察在各种语体中使用比喻都能与之适切。然而除比喻之外的多数修辞手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语体限制,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么,为什么唯独比喻的使用频率高而且使用范围无限呢?这是由于比喻手法的修辞效果比其它修辞手法的修辞效果丰富多彩,也就是说比喻手法常常能够修出很多修辞手法所无  相似文献   

8.
张文喜 《学术研究》2004,1(5):50-55
修辞 ,在古典意义上 ,一般是指公共话语和文学话语的微妙特点 ,修辞活动的目的就是去规劝或说服听 (读 )者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将真理与意见之间对峙起来 ,就是试图用逻辑规则去揭开和穿透修辞外壳 ,把世界模糊化到纯粹现成东西的齐一性中。以海德格尔、德里达为代表的当代哲学和其他传统哲学的关系 ,可以说是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关系 ,当代哲学意义上的修辞已不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修辞” ,而是将所有的言语行为都视为可能是修辞性的。海德格尔将语言本体论化 ,实际上是在攻击用逻辑、语法压制修辞的整个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9.
各种修辞手法使英语变得生动形象,修辞知识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在此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课文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为例,赏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探讨修辞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翻译中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会欣  李德煜 《东岳论丛》2002,23(2):138-140
高新技术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今文学修辞手法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文体交错使科学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科技翻译中如何使科学与美并存也成为人们探讨的新课题。研究修辞方法处理技巧 ,诸如转义、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幽默、双关、夸张、排比、押韵 ,在翻译美学中意义深远。科技翻译应针对千变万化的修辞手段 ,既忠实于原文 ,又不可拘泥形式 ,融合文体特点 ,展现科技翻译中的美  相似文献   

11.
语用需求的发展促成了语言的发展.修辞语用对于语言发展的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言语加工的动态语用过程中.它的某些言语成分还会沉淀下来成为语言中词义系统的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使已有词产生修辞义,形成一词多义.修辞语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修辞学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交融已成国际修辞学,包括中国修辞学在内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在多学科交融之中发展中国的修辞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修辞学研究的基点问题和拓宽与拓深问题尤其重要.就修辞学研究的基点而言,应以语言、语言运用为立足点,以表达为立足点.就修辞学研究的拓宽与拓深而言,应着力研究修辞行为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准确是证据语言的最高境界。在司法实践中,证据语言不准确常常会导致冤假错案。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证据语言的准确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是法律界人士和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解决证据语言的修辞原则和修辞手段问题,是语言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略论社会真实事件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修辞研究、鉴赏性修辞研究、修辞方式研究和社会真实事件修辞研究是修辞学最主要的研究形态。社会真实事件修辞研究最能直接服务社会,却少人问津。该研究形态具有研究对象的社会性、言语事件的真实性、研究题材的现实性等必有属性。社情民意,受众,语言传播策略,语言传播效果,常态舆论和流言、谣言、谣谚等特殊舆论现象是其具体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论西方修辞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修辞学的人文性是以对人的本质体认为前提而建构起来的理论精神.修辞学的人文传统与古典哲学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一传统对修辞学诸层面均有渗透和影响.在学科发展史上,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在对人的语言性的更深刻的认识背景上所提出的认知修辞伦理等相关论题,都可以视为古典修辞学人文精神的一种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16.
新诗短语变异修辞有"强连性",突出表现为跨义类组合、句法联系缺失、语义表层对立等几个主要特点,各种修辞手段的具体运用、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呈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言的特色.新诗短语变异的种种事实表明,新诗短语变异立足句法,着眼语义,运用灵活多样且与修辞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7.
韩非依存于法术思想而产生的修辞理论,充满了实用、功利的色彩。他认为,言说应合于“法”,应以功效判别其好坏优劣,应根据接受对象的心理、喜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言说内容和方法。他特别重视事物的本质,反对雕饰,反对言辞的修饰。但他在文章中又非常注意措词造句,并运用了多种艺术化的修辞方法,使其字里行间又不乏文采。在法术思想的观照之下,韩非的修辞理论与修辞实践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修辞在广告中被大量运用。修辞的运用使广告的语言更生动,更富感染力。英语广告中常用的修辞包括词义上的修辞、音韵上的修辞和结构上的修辞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西修辞学在体系运作及策略使用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哲学层面的内省和改造赋予修辞学关乎人类认知能力及心智发展的思维共性,使修辞得以由言辞润饰的功能范畴逐步过渡为隐喻性的心理机制。因此,哲学观照下修辞语篇的分析不仅有利于社会交互和权利实践中话语生成模式的深层解构,同时也有助于人类修辞动机和意图的真实性还原,进而为西方话语霸权硬核的瓦解和中西修辞学的对接融合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