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工作很轻微,很渺小,但是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太大了。我们的作用也真是不可忽视。我们要利用这样的微小工作去影响可爱的孩子们,静静地慢慢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他们。  相似文献   

3.
给孩子留下理财知识比万贯家财更重要,因为知识能够创造出无尽的财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懂科学、会管理、善理财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为此,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和诱导,使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和科学理财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理财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改变家庭理财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家庭有责任把有关金钱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金钱——货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它与普通商品的区别就在于货币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要让孩子了解银行的产生和当今发达的金融服务。早在16世纪即1580年意大利就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赵静 《管理科学文摘》2011,(17):189-19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状况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不断变迁,也由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历程。本文对新时期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试图从六个方面探索解决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教育上就出现了某些空白,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认为自己长年在外,对孩子照顾不够,心存愧疚,一方面是爱子心切,所以偶尔回来一次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主要是物质方面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却视而不见或不忍心责备;而爷爷奶奶们则:一是隔代亲,二是感觉孩子这么小父母就不在身边很可怜,还有农村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并且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至于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  相似文献   

6.
关心是世间美好而温馨的情感体现,现代生活呼唤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然而当今时代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家长们对孩子宠爱有嘉,百般呵护,对孩子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致使学校里的学生大多存在"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倾向,对他们与父母的关心感到理所当然,却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而不顾他们.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呢?反思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生活的压力,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起码的安全和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很少关注,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静 《科学咨询》2015,(1):40-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生活的压力,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起码的安全和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很少关注,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偏失;教师忽略了育人功能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对于复杂社会和世界认识不足使他们忽视他人、集体和社会。针对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我认为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从表面上看农村的孩子虽然跟城市的孩子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是,从近几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了部分学生缺少父爱或母爱,他们多数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照看,隔辈老人溺爱孩子,使孩子们养成了坏习惯:娇惯脆弱,怕艰苦,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承受不了失败挫折,容易造成偏激;即使家长不外出务工,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不当,对孩子生活不关心,与孩子不沟通,使孩子形成孤僻内向性格,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对学习失去信心,使孩子养成了自由懒散的坏习惯。如:吃苦精神差,表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孩子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生活不能自理;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不愿动手、动脑,不自主学习,日积月累,他们被困难吓倒,对学习无兴趣,也不愿学习。同时他们的约束能力也差,易受诱惑,不愿接受管教,纪律松散,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甚至旷课、逃课,使知识出现断层,又不及时弥补,还有的学会了打架、喝酒、抽烟、赌博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素质教育、家庭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进而而对家庭教育中不同的教育主体,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影响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13.
留守学生的家长由于长期外出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的关注少。而监护人一般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往往年龄偏大,身体不好,还要承担家务劳动或田间农活,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况且其中文盲也较多。由于他们既缺乏教育的精力和体力,更缺乏教育的能力,导致留守学生学习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留守学生的家长由于长期外出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的关注少。而监护人一般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往往年龄偏大,身体不好,还要承担家务劳动或田间农活,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况且其中文盲也较多。由于他们既缺乏教育的精力和体力,更缺乏教育的能力,导致留守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餐桌上的来往更是突出,也由于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的跟随也随之多起来,这样,对孩子的餐桌礼仪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餐桌上的来往更是突出,也由于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的跟随也随之多起来,这样,对孩子的餐桌礼仪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而现实中,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  相似文献   

18.
曾菁 《科学咨询》2007,(4):34-34
现在的家庭中孩子少,物质生活条件好,独生子女成为全家关注的重心,再加上对孩子的溺爱,形成了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知给予,心中无他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如果孩子从小对人对事淡漠无情,长大后就不可能与人合作共事,也不可能对家庭、对事业、对国家有责任感。良好的情感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磋砣,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因此必须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从幼儿向小学过渡的儿童,这个幼小衔接的过程很是不容易,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对孩子要和风细雨,对孩子心灵倍加呵护,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你的雨露下成长起来。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既然错误已经出现了,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以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而不是让学生一味的沉浸在对错误的自责中。教师的宽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感激之情,帮助学生学会反省,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许多官员,对环境是相当喜爱的--这点与人们偏见中的形象不同--他们的激情,甚至只有父母对孩子的怜惜可以相比拟.孩子多么丑,在父母的眼里,都是最漂亮的;而我们的环境无论如何污染,在官员的眼里,都还是完美的.这不是深沉的爱,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