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6条规定:“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8条第1款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规定是国家对经济合同参加者履行合同的一种强行性规范,是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履行合同的基本准则,也是人民法院和合同仲裁机关衡量和判定合同当事  相似文献   

2.
合同效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经济合同法》第6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民法通则》第85条)这是我国法律关于合同效力问题的基本规定。合同效力无论在立法、执法、司法范畴,还是在合同实务、合同法学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多年来,我国民法经济法学者对此虽然有所研究,但仍有待于深入。基于此种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那么法律、法规规定了哪些特殊合同须经登记才能生效呢?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因而在订立这类合同时带有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合同法》的颁布 ,正式区分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不同概念。但受传统合同法理论的影响 ,对二者之间的效力 ,学者们仍存有歧异 ,大多数学者坚持了区分原则 ,也有少数学者坚持两者的效力同一性的观点。本文在坚持区分原则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合同成立后至合同生效期间的效力 ,并涉及有关合同生效与成立的认定。一、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界定  合同是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 ,从历史的角度看 ,关于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界定源于罗马法中关于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在罗马法中 ,除特殊的要物行为和要式行为外 ,法律行为在原则上只要有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在房屋买卖案件中,因双方当事人未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常常被认为该房屋买卖行为无效。这种看法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房屋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据此可以看出,合同生效有两种形式:一是依法必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  相似文献   

6.
合同条款是合同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理论已付诸实践,形成法律规范或惯例,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作者试对这一问题略作分析,以期引起学者们的进一步探讨。一、合同条款──三大涵义的统一体什么是合同条款?国内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三种:第一,“合同条款指合同中的一项条款”。第二,“条款是合同内容的客观表现形式”。第三,“经济合同的各项条款,就是经济合同的内容,它确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条…  相似文献   

7.
一、过错违约形式的划分及其意义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32条第1款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这说明在过错责任原则下,违约方只对其有过错的行为负责。从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对过错程度的区分,主要集中在故意和过失的划分上。承认过错程度对违反合同责任的影响,应该说是过错原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过错程度与违约责任大小之间具有一种对应关系。 首先,区分故意和过失,对于违约责任的事先免除有意义。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均承认,故意违约是一种较过失违约为严重的违反合同行为,法律都规定了较重的责任。《德国民法典》第276条规定:“债务人因故意行为而应负的责任不得事前免除”。这就是说,对于过失违约,法律一般是允许当事人事先免除责任的,而对于故意则不然。  相似文献   

8.
王荣珍 《社会科学家》2005,4(6):103-106
先合同责任是在合同缔结过程中及合同成立后生效前,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和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责任。其与违约责任相衔接,对合同缔结、合同成立后生效前、履行阶段合同当事人合法利益给予了全面保护。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其未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而是仅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应在缔约过失责任之上确立先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9.
一、计划合同责任的含义在我国,以经济合同是否受国家计划约束为标准,可把经济合同分为计划合同与非计划合同。计划合同是指依据对当事人双方或多方具有直接强制约束力的指令性计划订立的合同。非计划合同是通过当事人自愿协商所达成的协议。计划合同与非计划合同相比,其订立、选择合同当事人、决定合同内容、变更或解除合同及责任方面,均具有自身特点。由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0.
章正璋 《学术界》2013,(1):140-149,285,286
合同成立与生效范式是指在理论上、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明确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对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分别予以考量的一种合同规制模式。该范式的产生基础有两个:一是契约自由原则的确立,二是法律行为概念和思想体系的形成。该范式为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所采纳,但是我国现行法关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一些规定存在着体系上、逻辑上的不协调现象。合同是否成立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合同是否有效属于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问题,合同成立与生效范式应该基于这个基本事实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1.
格式合同是现代市场经济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又称标准合同、定式合同等;英美法上称之为标准条款或标准合同;德国法上的对应词是一般条款或者一般交易条款;法国法称之为附和合同;在日本则称其为普通条款.我国<合同法>用了"格式条款"一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使用了"格式合同"一词.格式合同是指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以事先拟定的格式条款作为合同的全部或主要内容,而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相似文献   

12.
一1981年颁布的《经济合同法》第3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这是违约金作为一个固定的法律术语,在正式的法律文本中的最早亮相。由于缺乏法制和经济建设的经验,我国的立法方针基本上奉行一种“有什么需要,就立什么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农业承包合同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一种新型合同.对它的法律性质,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尚不尽一致,一般地说,有经济合同说,租赁合同说(实质上也属于经济合同说),兼具经济合同与劳动合同性质的混合合同说.等等.我们认为,就农业承包合同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但是,本文中所谓的农业承包合同,仅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本组织内的成员之间成立的关于经营管理农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先合同义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惠芳 《阴山学刊》2004,17(1):119-123
先合同义务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其理论基础。它始于要约生效,终于合同生效,是对缔约信赖利益的保护。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其适用于合同无效、被撤消、变更、解除,合同成立后生效前以及合同生效。《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仅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而未明确先合同义务,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合同效力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合同要求当事人、经办人和代理人的资格要合法;经济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当事人必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形式和主要条款必须完备。  相似文献   

16.
对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认识,目前仍存在着分歧。“合同一经签订即生效”,“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些不同提法的存在,就是明证。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含义如何,二者关系怎样,是合同法律效力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把它们搞清楚,对我国合同成立及其适用,都至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合同的签订与实施,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成本。这是反映施工项目投入与产出、评价项目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与项目全部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先合同义务是合同生效前缔约双方当事人基于诚信原则所负的附随义务。先合同义务因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是一种法定义务。在合同生效之前,当事人因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致使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或被变更、撤销的,均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9.
师寸丽  武瑞玲 《河北学刊》2007,27(3):168-171
电信合同的缔结往往是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实现。格式条款并非一经拟定就可直接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其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的前提是格式条款的有效订入。格式条款的订入是规范及解释电信格式条款的前提,也是合同产生效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1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一种协议。合同缔结的过程,就是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利益调整、最终取得一致的过程。合同一经成立,即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可以说,从合同成立的那一刻起,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即正式确立。因而,合同成立问题是整个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关键环节,对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学理和实践中,合同成立是通过要约承诺实现的。要约和承诺这两个要件的齐备,即标志着合同的成立。所以,要约承诺制度对于合同成立乃至整个合同法律关系至关重要,应该在法律上加以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