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坊间盛传,"打工皇帝"唐骏与其老板陈发树的职场"婚姻"将走到尽头.无论此消息是真是假,当下,唐骏已成新华都的"负资产",实际地位一落干丈,甚至权力被架空,人未走,茶已凉,他只负责港澳资讯和慈善基金会的营业,其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的职务名存实亡. 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在度过一个如胶似漆、卿卿我我的蜜月之后,企业进入成长期,或者企业遇到大的麻烦时候,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潜藏的感情危机开始凸现.他们之间很难说谁对谁错、孰是孰非,这是一种没有第三者的背叛,而问题的关键,是要关注他们这桩婚姻涉及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以及资本和人才的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宪文 《经营管理者》2013,(26):175-175
<正>对于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往往双方的认知是大相径庭的。职业经理人看重的是事业发展空间、对其价值的认可、来自企业包括老板的支持、经济利益,而此列举顺序也是其内心在这几方面的重要程度排序。老板却往往认为其就是为了钱,很多老板在寻找职业经理人时都会很潇洒的说,要什么(收入、福利等)让他尽管开口,而往往轻视要赋予职业经理人哪些权利,给予哪些支持等,他们骨子里认为职  相似文献   

3.
黎冲森 《经理人》2011,(1):98-99
职业经理人与民营老板或创始人争夺企业控制权甚至所有权的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居多。“这不仅是因为整个团队对创始人或老板的感情是最深的,尽管职业经理人可以团结其中一部分人,但往往难以形成压倒性优势。”  相似文献   

4.
徐哲 《决策与信息》2011,(5):247-247
家族企业是中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类型,一方面家族企业急需聘用职业经理人,以解决、管理中的一些难题;另一方面企业花高薪聘请到的职 业经理人却难以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最后只能走人。本文对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徐昆 《经理人》2002,(5):114-115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一些国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催生了一批中国职业经理人。十几年漫长的经历和磨练使得过去的员工成为了今天的部门经理,过去的部门经理成为了今天的总监或总经理。从此中国开始出现了经理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国的企业也呼唤有职业道德和懂经济运行规则的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无疑在今后企业的管理团队中职业经理人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经理人的成长需要环境和培训机制。外企和合资企业相对比较重视培训但也不完全满足需求。国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此还相对重视不够,这里关键在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团队对公司人才的培养是否有紧迫感。除了本企业有限的培训和工作实践外,外部提供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还远远不能满足经理人成长的需求。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成长还要经历痛苦的观念转变和漫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4,(9):94-94
正感动有一天我买了包20元的烟,给老板50,找我40,我装兜里就走了,没走多远老板喊我:"你烟没拿!"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你多找了我10块钱。"老板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小伙子,把烟拿来,我给你换一包。"抽着老板新换给我的烟,那纯正的味道再次感动了我:"老板,把刚才那张50的拿来,我给你换一张。"  相似文献   

7.
黎冲森 《经理人》2011,(1):92-95,16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保持合作心态民企老板或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对企业控制权甚至所有权的争夺战从未停止过。2010年最突出的,非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莫属。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7年度CEO痛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种原因,CEO们的任期越来越短,而且绝大多数是被企业主动换掉的。这种职业危机意识的加重,的确令CEO们痛苦——就算CEO再尽责,如果老板不满意,也一样可能被炒掉。但因为如此,CEO就能不要老板心态吗?  相似文献   

9.
黄云生  于榕 《经理人》2006,(3):24-25
富有个人魅力的经理人能吸引员工的认同及追随,也具有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资本无论你是否承认,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都确确实实地存在,即便是最优秀的企业、最开明的老板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陈海宇 《决策》2015,(Z1):95
当前,新常态下各地招商引资形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招商方法效果式微,旧有招商思路亟待调整。过去,土地政策放宽和税收优惠,常常是成功实现招商引资目标的两大利器。新常态下,中央将下大力气清理整顿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由于严限指标,用地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传统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已经成为"过去时",将给招商引资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和难度。因此,应自觉转脑筋、换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而不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常态并不排斥招商引资。中央强调挤出水分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家也在由以前的国有企业"领导"和民营企业"老板"向职业经理人转变,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暴露出职能不明确和成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明确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  相似文献   

12.
正家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家族企业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不同的家族企业中,因权力结构、文化差异、企业主(老板)本人观念的不同,对职业经理人的期望值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即使辛苦寻觅的职业经理人在各专业方面的表现都符合企业需求,在企业主看来代理风险依然存在,毕竟职业经理人是在外招揽的,不象家族成员那样对企业有高度的使命感,故此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与授权  相似文献   

13.
David Miao 《经理人》2005,(12):104-105
很多有着令人仰慕职位的经理人,也在为老板长期 不予加薪而耿耿于怀 “瓶颈”是经理人经常用到的一个 词。在一个公司服务多年,却频 频遭遇业绩瓶颈、职位瓶颈、薪 资瓶颈……在外人看来,很多职业经理人 有着优秀的业绩,有让人仰慕的职位,殊不 知,他们也在为老板长期不予加薪而耿耿 于怀。 如何开口向老板要求加薪?直接提出  相似文献   

14.
罗建法 《经理人》2004,(3):62-67
自从职业经理人阶层形成以来,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就一直纠缠不清,创维的“陆黄之争”,赵强出走名人,华帝的最大功臣姚吉庆出局华帝创立威莱,王志东被新浪“礼送出境”,吴仕宏黯然离开TCL,一直到去年末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虽然在华业绩出众,依然挂职而去,如此众多的事件中,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一起,联袂演出了一出出精彩的话剧,搅得周天寒彻。  相似文献   

15.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的利他主义行为。基于CEO更换附近的大清洗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存在利他主义,体现为离任CEO在离任前通过多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为继任CEO制造"秘密储备"。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CEO更换体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利他主义,家族成员内部权力交接时,离任CEO的利他主义行为最为明显,其次是职业经理人传家族成员。而家族成员传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传职业经理人时,主要体现为继任CEO在更换当年的大清洗行为。本文的结论对家族企业CEO更换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也有助于资本市场投资者理解和认识家族企业CEO更换附近的大清洗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职业经理人完成工作的行为、过程为依据,分别以对职业经理人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对企业文化塑造的贡献、战略规划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套专门对职业经理人业绩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建立起对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的综合模型,从而对企业如何激励和发展职业经理人队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路漫漫兮:职业经理人 陆强华出走创维事件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某些行业因高级经理人跳槽引发的公司危机已经变成企业最头疼的事情。去年11月4日,创维原中国区营销总经理陆强华率众出走,并通过媒体披露创维内幕,致使创维陷入被动,本刊特编辑了有关这一事件的纪实以及一组有关职业经理人建设的专家言论与文章,为广大关注企业管理的读者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招商无难事?     
有一段真实的故事发人深思. 在一个长三角产业投资论坛上.会间一位县长很不解地问另一位邻县县长:"我们县的资源不差于你们,我们的区位交通不逊于你们,我们的土地不贵于你们,我们的招商经费不少于你们.为什么招商引资远不如你们?"邻县那位县长稍加思索说:"没错,你和我的优势半斤八两,没什么可比的.我讲不出有什么资源条件优于你,但我知道我有一样东西不同于你,那就是你把五分之四的费用和精力用在了接待上,我却把五分之四的费用和精力用在了招商团队的管理和激励上."  相似文献   

19.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5,(6):6-6
“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权力博弈表面上看是协调配合不够、职责错位,实际上是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0.
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时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否应该引进职业经理人?许多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蓬勃发展,然而不久却昙花一现很快走向灭亡。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家族式管理,于是提出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可是那些一味追求现代化管理的企业也未能实现预期目标。问题出在职业经理人的身上还是企业的身上呢?在引进职业经理人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还要看企业所处的时期,只有在合适的时间选择了合适的人,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决定因素决定企业是否应引进职业经理人主要取决于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