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中型冷藏系统温度浮动大,耗电量高等缺点,提出了基于相变储能技术的冷藏系统,根据现有冷藏系统 的特点,介绍了储能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相变储能装置的结构;采用高效的换能结构实现储能装置的能量交换;设计 了复合保温层结构和密封结构以降低能量损耗;设计了储能装置的温度监控系统以及冷量记录功能;创新性提出储能装 置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该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供冷平稳、节省耗电的要求,且可以作为标准单元串联使用,为相变储能 装置应用于生产和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隧道通风监测系统的高安全可靠性、远距离信息传输、多节点网络监测等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 技术的隧道通风监控系统。设计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介绍了烟雾和温度检测原理;设计了基于 CAN总线的通风系统监测节点;设计了工控机与CAN总线通信接口适配卡;设计了系统主程序、事件检查和处理子程序 的流程图。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监测网络节点多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主研人员:姚伯威杨明元孟礼廷刘福元刘泰丽 KW-1型水泥回转窑微机监控系统能对φ2.5m×45m水泥同转窑的窑头高温及窑尾温度进行检测;对窑体转速、生料输入量和煤粉喷入量进行控制,能实现手动、半自动、全自动操作,软件功能强,设计合理,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系统巾的高温柃测装置设  相似文献   

4.
针对印章检测时其2万次耐磨性测试中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程序控制的印章耐磨性检测方法。并通过采用气动元件执行机构、步进电机驱动装置和触摸屏人机界面等软硬件,设计制造了相应的全自动印章综合寿命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机械结构原理和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及整机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完全满足公安部《印章治安管理办法》中关于印章耐磨性的检测试验要求,并大大提高印章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折射率是重要的光学参量之一。作者通过对一道2011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试题的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种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仪器模型,继而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实验表明这种实验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苹果削皮去核器具效率低、人工操作耗时费力易划伤,进口全自动削皮去核机器价格昂贵体积笨重,且对苹果的削皮去核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了全自动苹果削皮去核一体装置。根据苹果的结构该装置利用水浮正立矫位苹果,通过齿轮传动浮动刀头配合苹果自转适应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苹果,能准确去皮,并通过具有倾角的去核管型刀旋转配合向上进给完成去核。实现了苹果输送、摆正、插果、削皮、去核整个工作过程的自动化。该全自动苹果削皮去核一体机结构紧凑,节省人力,制成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电梯轿厢位置检测时,增量式编码器存在位置零点偏移,大多绝对式编码器又受到量程限制等缺点,提 出了基于低功耗单片机的多圈数字式绝对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多圈绝对位置传感器的硬件结构,介绍了单圈磁绝对式 旋转编码器角度信号采集及多圈计数原理;设计了单片机接口电路,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电源与停电检测电路,多圈计数 以及停电唤醒电路等硬件电路;设计了传感器系统的主要智能化软件;采用低功耗待机技术,设计了外部电源停电情况 下依靠内部电池供电机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精度高、功耗低等特点,且具有多圈宽量程位置检测和停 电位置记忆功能。该系统能够对电梯轿厢绝对位置实现高精度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附塔管线作业存在危险系数高、检修成本高以及检修难度大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附塔管线多功能检测系统。设计了基于机器人的管道爬行器,并介绍了爬行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和原理;检测系统采用高清视频系统和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管道内部宏观全景图像实时二维拼接查看,同时通过串联脉冲涡流检测和电磁超声测厚模块,实现管道截面损失和管道壁厚的自动测量;设计了一体化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实现多功能检测系统的一体化自动化作业。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测量精度可靠,也满足工程应用的自动作业等要求。该管线多功能检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解决附塔管线检测成本高、检测难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实时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语音合成技术。在分析这类系统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语音合成的一般方法,并详细地描述了文中所研制的一种智能语音卡的结构和设计原理。该卡采用高性能语音处理器和单片机,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已应用于工业测控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高速高精度焊头机构,确保全自动LED键合机的整机性能,在完成运动方案和结构参数设计后,研究了运用Pro/Engineer运动仿真模块Mechanism/Pro对整个焊头机构进行运动建模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机构模型创建、驱动控制等,进行了机构运动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焊头机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成功地将设计出的焊头机构应用到整机设备开发,满足了整机功能和性能的要求。该设备已投入实际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Visual Basic 6.0设计了荧光偏振检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首先介绍了荧光偏振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对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包括串口通信模块、检测操作模块、仪器参数设置模块和系统测试模块的设计。在实际测试中,通过上位机软件对检测样品进行荧光偏振检测,可以看出所设计的上位机软件系统能够正确完成各项功能,对检测数据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荧光偏振检测系统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软件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以授权管理基础设施和公钥基础设施为基础,研究了单点访问系统的实现模型。这两种技术在单点访问系统中实现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控制功能。通过中间件的方式来实现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模型,并设计了相关的安全协议,对整个体系结构的安全做了简单分析。该技术可使现有应用做较少的修改就能实现一个安全、透明的单点访问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线束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无人化,提高生产效率,课题组设计了一条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首先,根据加工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实现全自动运行功能;其次,构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并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最后,利用PCHMI工业组态控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形成了以松下FP0HC32ET系列PLC为控制核心,可实现在线监控、故障处理、在线生产和生产工艺存储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可满足线束加工的控制需求,实现了生产线的无人化、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容栅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计算机实时检测和控制技术,阐述了智能化汽车钢圈轮辋外形检测的设计思想、原理框图及技术指标,指出了该系统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香菇剪柄及分拣基本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化加工,效率低下,一致性差,人工工作量大的现状,文章开发了全自动香菇剪柄分拣设备。通过流水实现香菇的统一翻面,采用5对同步带轮带动2条同步带的双同步带传送系统,辅以光电检测单元及电磁顶出机构,实现全自动香菇剪柄及分拣。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达到人工效率的4倍。该设备能很好地替代香菇的人工剪柄及分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冰箱化霜温控开关温度特性全自动测试合,它每次检测数可达100只,工作槽温度场均匀性在±0.1℃以内,控温精度达±02℃.文中对其设计原理、系统流程及控制系统等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设计实践,探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现状,并根据生产需要,设计出一条能大大降低工人劳动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全自动生产线,具体论述了全自动生产线的PLC总体设计(硬件和软件设计)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GSM短消息服务构建学院短信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应用GSM短消息构建学院短信平台的原理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学院的需求,提出了短信平台的结构组成、设备选型和系统配置,设计了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对短信编码格式和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部分程序示例。该系统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学院办公效率,改进服务水平,降低通信费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轴承滚子端面目检损害工人视力以及误检率高的问题,课题组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设计了轴承滚子端面自动检测系统。首先,设计了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滚子端面图像,分析滚子端面缺陷类型的特点,通过对图像的滤波处理、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二值化分割,提取了缺陷特征;然后,分别设定相应的感兴趣检测区域(ROI),定义检测目标的最大像素数作为判别缺陷特征的依据;最后,应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计算机视觉自动检测软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滚子双端面缺陷的自动检测,能满足准确、高效、客观的实时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介质光波导理论,分析和研究了集成光波导结构中局部介质折射率变化引起光传输特性的变化,并将此用于Mach-Zehnder干涉式光波导中,计算得到光传播常数与折射率变化的关系,从而获得了所需的相关规律。此外.还概述和分析了实施该局部介质折射率变化即具有传感功能的有机分子L-B薄膜(Langmuir-Blodgett膜)的分子结构与合成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