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伴出身贫苦,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早些年,家里孩子小、收入少,为让全家人吃饱吃好,老伴动脑筋、不怕烦,坚持"一菜多制"。比如吃冬瓜,将皮削下,瓜果切块与蚕豆瓣子烧汤,瓜皮与红椒、青豆炒菜,好看又好吃;吃  相似文献   

2.
典出明朝     
露马脚朱元璋在选择终身伴侣时,与一位同样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天足",这在当时是一大忌。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龙恩"虽重,宁居后宫的马  相似文献   

3.
科举是《明实录》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实录文本中的科举呈现出多样史相,比如皇帝是科举运行的主角、一些重要科举史事的缺失、科举是历史人物书写不厌其烦的素材。这些史相与史实之间存在着某些距离与关联,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实录实际编修群体的科举出身构成情况使然。实录实际编修群体出身科举者超过84.38%,科举的洗礼促使他们在修史过程中努力凸显"吾皇"的英明伟大,践行了儒家伦理思想、尤其是忠君思想;魂牵梦萦的科举情结则是他们笔下科举荣耀图景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政治态势也影响着史官们对科举的历史书写。要之,《明实录》书写的科举是一幅虚实相交的历史图景,他属于史实、历史文本、史家意识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2,(11)
杨呈凡是东乡县杨桥殿初级中学的退休教师,在职时被同事们称为"老黄牛"。1991年他退休后,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又受到农民欢迎。杨呈凡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过医。"文革"期间下放"干校"劳动,跟猪、牛打交道,又钻研过兽医技术。但他从不满足,仍不断地学习钻研。他自费1000多元购买中西医书籍,结合  相似文献   

5.
杨桐可以作为植物染料,寒食、清明前后以杨桐叶染饭是江南民俗。海桐是著名的观叶植物,明代将海桐、山矾混同;而在宋代,山矾另有所指。"海桐皮"其实是刺桐皮,与海桐无关。臭梧桐花期长、花序大,为著名园林花木。胡桐,即胡杨,出自西域,胡桐树脂有药用等价值。"拆桐"是后人断取柳永词而生造出来的,"拆桐花"就是泡桐花。  相似文献   

6.
相貌与出身     
《北方人》2008,(5)
相貌和出身是每个人无法选择的,一点没脾气,就靠运气了。我的相貌实在没走好运,任何看我不顺眼的人都可以拿我相貌开涮;我的出身好像被照顾了一下,连说我"痞"也要在前面加上"名门"两个字。可是我到是觉得老天最照顾我的就是没给我相貌;最损的就是给了我这"家庭背景"。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一文中,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现在是过社会主义的关,有些人就难过。比如,湖北有那么一个雇农出身的党员,他家是三代要饭,解放后翻身了,发家了,当了区一级干部。这回他非常不满意社会主义,非常不赞成合作化,要搞‘自由’,反对统购统销。现在开了他的展览会,进行阶级教育,他痛哭流涕,表示愿意改正错误。”毛主席这一段话就是针对我一九五七年犯错误讲的。我一字一句默念着毛主席的深刻教诲,心里象翻江倒海,起伏难平。往事桩桩,展现在我  相似文献   

8.
《明史·选举志二》关于崇祯四年武举史实的记载存在讹误,除了明史专家郭培贵教授指出的"武举殿试自此始"不确,其依然存在两处错误:其一,方逢年和倪元璐二人并未奏请武举殿试传胪、悉如文例;其二,崇祯帝并未赐王来聘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相似文献   

9.
出身贫寒的王培全7年里收养了72个不同民族的孤儿,而且没有接受过任何社会资助。在7年里,他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如今,王培全是快乐的,72个孩子都叫他"王爸爸"。然而,内心的酸楚也时刻困扰着王培全:"直到现在,我的‘培心雨林'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认可。"王培全在困惑中艰难地前行着,没有一丝悔意。  相似文献   

10.
申铭书 《社区》2012,(13):54-55
近几年,相亲持续高热,"相亲交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可这些"八卦"中,经常爆出一些"重磅炸弹",比如"20岁的90后找了60后的大叔""某某漂亮女孩非大款不嫁"等,挑战着我们的择偶观。2012年,对北京市民择偶观的一项调查显示,两性在择偶标准方面略有差异,女性更看重"个人能力",而男  相似文献   

11.
岳麓书院的山长多为官学出身,或有任官经历。山长的出身也就决定了岳麓书院有着不同于其他书院的官方背景。山长多为湖南籍,这体现了岳麓书院的地域性特色。岳麓书院山长的出身对其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肖芸 《新天地》2011,(2):36
"愤老"是一个新名词比如,儿子穿着新潮,回家后仍陶醉于自己在街上的回头率时,"愤老"看后就会很生气:"这毛衣怎么这么短?里面长了这么一大截?"儿子说:"你不懂!""愤老"嘲笑道:"什么我不懂?这就是皇帝的新装!下次这样不准出门儿!"  相似文献   

13.
杨柳 《今日南国》2008,(6):14-16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有一种树叫胡杨,树高15~30米,能忍受荒漠中的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对于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有这样一个传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我没有那么坚强!”在浦原软件园4楼的办公室里,身着白色T恤的史玉柱笑道。在他面前。摆着他喜爱的紫砂壶和9元钱一包的KENT香烟。  相似文献   

14.
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之后,从其掌握词汇的发展情况来看,大体情况是:入学时基础为1500词汇左右。两年中在精读课中增加的词汇为2600;英美概况中1200;泛读为1000;听力训练与口语课中为500。这些数字是从教材来统计的,总数约5300,但是并不等于学生已全部掌握,再说掌握的程度也不相同。比如在精读课中所学的词汇,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文革"农村小说对"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探索,是通过对如下几种女性命运进行观照而完成的:一种是出身于没落地主、富农家庭,在婚姻、"贞节"、生育等方面饱受封建伦理道德摧残的人格萎缩型女性;一种是经受过旧社会的煎熬,但在新社会终于获得了新生的妇女;还有一种是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她们"家庭出身好,文化程度高,又有丰富的斗争实践经验",因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当然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虫儿",比如,"车虫""房虫""导游虫"等。对"虫"的看法,因人而异。"虫儿"与"贩子"不同,"贩子"大多没有技术含量,比如"票贩子",任何人都干得来。"虫儿"则不同,他们往往掌握着某一门技术,精通某个行业,更像是"非政府武装"。善于钻政策的空子,拿个回扣吃个差价,做的买卖谈不上合法,但一般也不触犯刑律。反正,有市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能挣到钱;能挣到钱,"虫儿"们就如鱼得水地活着。在"虫"里边,以我个人的观点,数量较多的当数"车虫儿"。  相似文献   

17.
正留着长发,皮肤白皙,娴静温婉的模样让人很难想象她是科研出身,更难将她与企业老总的身份联系起来。然而,正是这个名叫陈默的"80后"女青年,不仅一手创办了江苏舒茨测控设备有限公司,还先后获得了2010年常熟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和"2011年常熟市海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称号,近日还被常熟市评为"常熟之友"。潜心五年瞄准尖端本科期间,陈默在由上海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8.
检讨书     
各位厚爱《新世纪周刊》的读者:长这么大,检讨没有少写,但这是我第一次给读者写检讨。在上一期杂志(封面报道为《张爱玲电影六十年》)中,出现了不少技术性的错误,比如第10页的《2007年十大污染城市》标题下,内容事实上是十个风光秀美、人们喜爱的城市,又比如第120页对于石康先生的访问,提要文字和报道内容严重不符。问题还不止这些。在内文中,还有个别的文字错误,譬如把"改编"写作"改变"等。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3):56-56
科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对奇异种族的探索,近日有科学家宣称,地球上其实生活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种族,比如图皮人、长着尾巴的人、以及两个脚趾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不平等一般理解为人们在拥有和使用物质资源上的不平等,本文则从"消费文化"的维度分析消费不平等,即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在消费文化中所处地位的不平等,并强调这种不平等更多地来自社会的建构,后果可能强化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隔离。基于12所高校大学生的影视剧欣赏和手机消费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从文化品味、物质文化和消费倾向三个维度,推翻了一些不平等的消费文化设定。研究发现:1)是否喜欢看韩剧同高等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不同成长出身的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程度上差异不显著,背景较优越的大学生总体上更依赖物质;3)同成长出身较弱势的大学生相比,背景较优越的大学生总体上更倾向"面子消费"。政策制定者应当反思不平等的消费文化地位被建构的机制和因素,推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