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有与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宇宙本原和本质问题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傅山对历史上的有无之争作了总结性清理和改造,他提出的天地万物生于有与无的统一、万物即有与无的统一的“反常之论”,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探讨傅山的有无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有无”范畴的发展历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杜亚泉是五四前后国内重要的思想家 ,他以“动”与“静”来总结中西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杜亚泉的“动”、“静”观念 ,并结合考察这对观念在中、西语境下的差别 ,来看这对本是中国哲学中的范畴在杜亚泉那里如何变成了表征中西文化根本特征的概括 ,揭示出其中文背后包含的西方思想的成分。这一“表中里西”的个案 ,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深刻程度。  相似文献   

3.
“心物”,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所表述的主观意识(心)与客观物体(物)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所包含的“心性之学”、“性命之理”具有鲜明的心理学思想特色。汉魏六朝文论家用“心物”来描述文艺的起源、本质以及创作与鉴赏过程中主客体之关系等问题时,是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着眼,因之,“心物”也就成为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的纲领性范畴。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家对运动形式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在物质运动变化的形式上,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进行了缜密的观察和艰苦的探索,并且从哲学的高度逐步升华出“渐”和“骤”这一对范畴,用以说明运动变化的两种形式。所谓“渐”,是指运动变化的细微的量的变化;所谓“骤”,是指运动变化的突然的质的飞跃。由“渐”到“骤”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二程在提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这一对范畴的基础上,进而又从“格物致知”出发,具体阐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指出了区别认识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范畴,这就是“真知”与“常知”、“积累”与“贯通”。目前理论界对二程认识论中这两对范畴探讨甚少,而往往又失之偏颇。本文试就此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二程较早地提出了“真知”这一认识论范畴,并说:“真知与常知异”。(《二程集》第一册,第19页。本文所引二程之语录均出自《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以下只注明册数和页码)所谓“真知”,是指在自身经历、探索中所得到对某一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常知”,则是指间接地通过他人传来的、流于表面的一知  相似文献   

6.
论儒学体系中的“乐”范畴李春青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极为重视对个体精神境界的建构。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有相当部分可以称为“境界文化”。概而言之,道家的境界是“虚”与“静”,佛禅的境界是“空”而“寂”,儒家的境界是‘“诚”与“乐”。在这里我们只来梳理一下儒家思...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李大钊先生在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静的文化。他说:“吾人于东西之文明,发见一绝异之特质,即动的与静的而已矣。东方文明之特质,全为静的;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文明与生活,盖相为因果者,惟其有动的文明,所以有动的生活;惟其有静的生活,所以有静的文明。故东方之生活为静的生活,西方之生活为动的生活。”①这里所说的“东方文明”实即指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本文将讨论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在独特的社会氛围中所培养起来的“静”的生活情趣及走向宁静的心路历程。        …  相似文献   

8.
竞争与谦让——中国古代“争”“让”范畴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与谦让是一对对立的范畴。中国古代通常称为“争”、“让”。我们的先哲通过对“争”的考察 ,达成了“争则乱、乱则穷”的共识。他们的学说在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排斥“争”。同时 ,他们又提倡“让”德 ,力图实现社会的和谐。考察古代先哲关于“争”、“让”范畴的论争 ,分析其利弊得失 ,对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社会 ,如何处理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毛正天 《江淮论坛》2006,(2):138-142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的艺术构思论表述中,“神思”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理论范畴,它继“虚静”而展开,通过“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的创造机制,实现情与象的深层融构,完成艺术构思。其意与西方“艺术想象”相通,但中国古代心理诗学却从“神”的极度微妙内涵命名,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有智能。  相似文献   

10.
浅论体育哲学的范畴——对身心关系的认识●牛亚莉身心关系不仅与体育的关系至为密切,而且也是与哲学、宗教、艺术等有关的一对范畴。身心关系在西方曾以“灵肉关系”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之为“形神关系”。身心关系中的“身”,是指相对于精神而言的人的感性肉...  相似文献   

11.
道体和大全是本体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新理学>这本书中冯友兰认为所谓道体就是动之全体,即动态的宇宙的总称;所谓大全即是静之全体,即静态的宇宙的总称.道体概念中值得注意的是其过程性,其运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始无终的.大全概念又被称为全、宇宙、天等,大全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性.冯友兰关于本体论的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代表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为后来本体论的创设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肯定了宇宙间一切事物郭在运动变化之中。其哲学范畴“静”指事物潜移渐进的变化,“躁”指事物剧烈激进的运动,“静”与、“躁”是运动的两种形式,与现代哲学的“静止”、“运动”有别。“静为躁君”意应为:潜移渐进的变化,胜过剧烈激进的运动。以往学术界认为老子否定运动的永恒性,颠倒了“静、动”这一对矛盾的关系,最终陷入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的范畴。中国传统哲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西方哲学、又不同于印度哲学的独特范畴,作为一种人类理论思维的中国传统哲学,便是通过一系列自己所特有的哲学范畴来表现的。“体”与“用”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对范畴。道学集大成者朱熹,承程颐、张载之端绪,把“体用分二”与“体用不二”统一起来,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中充分展开论证,丰富和发展了“体用”范畴。  相似文献   

14.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极其深刻而又复杂的范畴,特别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这对范畴与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等自然科学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这对范畴作深入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而且对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者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是偶然性起决定作用还是必然性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其根本症结在于:第一,没有把“层次”这一概念引入这一问题的讨论.首先,关于生命起源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15.
“文质”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中一对比较特殊的范畴,多被后世的思想家用来描述社会的发展阶段,并据之来批判社会的弊端,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在汉魏之际的社会转型中,不少人就利用这一理论来批判现实,提出改良社会的主张,他们将“礼情”、“奢俭”、“繁简”、“名实”、“淳朴”与“浇薄”等一系列问题都归为“文”与“质”的范畴,并提出了“以质救文”的口号.“文质”理论在汉魏之际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激进与保守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被长期使用的一对分析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余英时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座中,以"激进与保守"这对范畴来分析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认识论历史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在每一代人的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所处的当代社会较之于以前社会有很大的变化,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中国古代知行观对现代人有何种意义,人们如何更加正确认识和扬弃古代知行观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对“雅”、“俗”这一对范畴的界分及评判标准的历史流变——儒家以“和”、以“古”、以“正”为雅,道家以清、奇、高、逸为雅,两家见解不同,但都坚执雅俗对立的二元思维,都是一种文化贵族心理;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淡化雅俗绝对对立、否定贵雅贱俗的倾向,清代花雅之争也以花部代替雅部告一段落.文章得出的结论是,雅俗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范畴,其对立是相对的,应剥落其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尊重它们作为大众表达情感之手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古代印度、中国和希腊提出的“中道”“中庸”和“适中”思想是东西方文化遗产中的闪亮珍宝。它们是古代哲人观察自然和指导自身行为时提出的宝贵思想结晶,长期为哲人和民众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推动了他们在历史上探索前行。直至今天,这方面的思想对人们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为人们创造美好的未来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孔子"和"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麟 《学术论坛》2002,(2):111-1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孔子 ,其最高思想境界就是“和”。孔子“和”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 ,继承和弘扬孔子“和”的思想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