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 ,廉政思想及廉政制度的提出和建立 ,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国古代的史治中 ,特别强调“以廉以本”的思想。廉政是我国古代官僚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2.
“兴会”是我国古代诗学中表示灵感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兴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反映了古人对文学创作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兴会”理论蕴涵着极有价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中灵感现象的本质与特征 ,进而认识和把握文学创作的心理规律 ,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运动变化的天道观——天地运动变化之道是阴阳两种力量的交感互动。那么,这一阴阳运动变化之道遵循的是什么样的法则呢?或者说,这一运动变化表现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呢?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这一法则就是“中”,这一趋势就是“致中和”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历史上,朝鲜半岛政权长期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事大”政策;同时,中国封建王朝对朝鲜予以“字小”,由此双方保持了长期稳定的相互关系.“事大”“字小”问题与“殖民史观”是有本质区别的,对该问题辩证地看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朝关系,做到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加强中朝(韩)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对东北亚政治局势的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态等历史文化条件的差异,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与西方近代行政管理思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前者是一种“小生产、大管理”模式,而后者则为“大生产、小管理”模式。本文对这两种管理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指出了其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中国古代、西方近代、行政管理思想、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中和”思维的精义是“执两”、“用中”、“行权”,三者相互为用,即把握矛盾着的两个极端(“两”),肯定事物与概念相对安定的质(“中”),以达到“和”的目的。为此,必须实行“权”,即所谓“反经合道”。儒家强调“执中”,形成了系统的“经”的理论;兵家强调“行权”,形成了系统的“权”的理论。二者的结合,就是老子的“以正治国,以专用兵”论。中国古代的“中和”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古代国家管理中发挥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国家管理,说到底,就是对国家生活中一些重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中国古代的国家统治者用“中和”思维处理中央统权与分权的关系,国家变革与稳定的关系,管理中用严与用宽的关系,对军队御与不御的关系,对边远地区怀柔与威服的关系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进行国家管理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天人关系或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家有一特殊观点 ,即“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人生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在众多的哲人当中 ,庄子的天人关系思想是独具特色的 ,在《庄子》中充分地体现出了他的“合人于天”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哲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格物致知”法,可以概括为观物取象、万物交感、类比推理和静观玄览四种形式。其中前两种是认知的初级形式,后两种是比较成熟、完善的形式。古代哲人崇尚“中道”而形成的“中庸”性格,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为儒家所独有,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效应。取“中”是另一类型的辩证法。战国后期,以道、儒为主的先秦诸子学说走向趋中调和,最后到汉初董仲舒那里得到了统一,构成以后两千多年来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日语及日本文学中有固有词汇“ことわり”(kotowari),一直以来用汉字“理”加以训释,但作为哲学思想史之概念的“理”以及相关概念“道理”“义理”等,都是从汉语中引进的。先是引进汉语的“理”并套用“理”,然后或以“气”冲理,或以“事”排“理”,都是用日本固有的感性主义来排斥抽象的“理”、否定普遍的“理”,或以此批判“佛理”与儒学“理学”来宣扬日本国学。江户时代的文论家在和歌、汉诗、俳谐等各个领域都全面否定说理,更把“理”称为“理窟”,即道理的陷阱,主张对“理窟”加以规避。日本传统思想文化与文学中不讲“理”的唯情主义、事实主义、个别主义倾向,与日本人的“非合理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关。从中日范畴关联的角度对日本古代文论的“理”及“理窟”论做出考辨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传统文化与文学“不讲理”这一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重本抑末”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本抑末,或者说重农抑商,在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久为人们所熟知,而且一直成为分析古代人物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们为防止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和巩固封建统治所经常采用的一剂药方。在这个药方中,尽管“重本”各有不同的重法,“抑末”也有花样翻新的抑末措施,但是,几乎直到今天,人们在为这一思想作出评价时,简直可以说是异口同声,给它来了个“全盘否定”。有的人甚至更其干脆彻底,他们  相似文献   

11.
异端消费是古代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异端消费思想主要包括以《管子》为代表的“侈靡”消费观、以陆辑为代表的“崇奢黜俭”消费观和以郭子章为代表的“奢俭皆非”消费观等。在分析异端消费思想与行为的同时,对其进行历史学和经济学解读.努力探求古代消费与现代消费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观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汲取“天人合一”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变”是古代文学艺术中的重要观念,也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既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本文系统梳理历代关于书法创作中“通变”的理论,指出古代书法创作中的通变关系的内涵、古代书法创作的通变观念对当代书法创作有积极的影响,“法必师古,意从我出”作为书法“通变”的基本方法,应在当代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4.
“云雨”与“合气”的宗教(神话) 原型及其诗歌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雨”.作为中国古代性关系的隐语,从宋玉赋中提出“巫山云雨”后,大量地出现于古代诗词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忽视了“合气”也是一个古代性关系的隐语。而且两者的性质与目的完全不同。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干造成的。“云雨”与“合气”作为不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孙兆泽 《晋阳学刊》2008,(2):125-127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水、火是物质运动或存在的基本形式。水、火的关系怎样呢?对“火-气”思想有何影响呢?这些问题,前人都已做了定论。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联系时,也许会发现更深层次所蕴涵的思想。笔者试图通过史料,说明水、火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火在不同学派的表述,从而论证“火”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也蕴涵着本原思想。  相似文献   

16.
“民”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核心主题,内涵极为丰富。近代以来,在西方人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影响下,我们以“民本”重新审视古代“民”思想,形成了固定的民本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很好地深化了“民”思想主题,从纷繁复杂的古代“民”思想中提炼出了民本、君本两大主题,但同时“民”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也受到了遮蔽,即那些既不符合民本,又不符合君本的“民”思想便被忽略了。因此,要想呈现古代“民”思想的完整风貌,我们需要在“民本”基础上,扩大研究视角,推进“民”思想的再研究。“民学”于此是一个可能性的尝试,它能够从整体性视域将民本、君本以及其他关于“民”的论说连贯为一体,使古代“民”思想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诗学的话语系统中,“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意”的含义和意义的不同理解不仅形成了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诗学本体论,而且形成了两种诗歌阐释模式和意义生产方式。“意义生产”这个提法意味着阐释过程中文本意义不是简单地被发现并被揭示出来的,而是被创造或被建构出来的。阐释本身即具有“生产性”。“以意逆志”“得意忘言”“可意会不可言传”中的“意”都是具有生产性的古代诗学概念。对“意”的深入探讨可以从一个独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义传达与诗学阐释方式的某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宾  朱宏斌  党晓虹 《兰州学刊》2006,(6):55-56,108
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是古代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内涵,有“食为政首”之论,经过长期的思想、文化、制度方面的积累,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和特征,对于解决当前粮食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的结缘由来已久 ,城市影响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反映城市 ,从唐前至晚清 ,叠合了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的城市映像 ,就不断以各种形态呈现在小说中。而在小说的城市描写中 ,前后不同时期的两个首都或同一时期一个首都、一个陪都所构成的“双城”文化现象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宋前的长安和洛阳、两宋的汴州和杭州、明清的北京和南京 ,乃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多的三对“双城”。本文以“双城”为切入点 ,通过小说文本的历史分析 ,一方面为小说史研究尝试运用一种新的视角 ,同时为当代的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形象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20.
“度”和“关节点”是质量互变规律中两个重要范畴。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严格区别。但是,在我国一些哲学著作和论文中,常看到一些同志将“度”和“关节点”等同起来,认为度就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转化的关节点。近年来虽有一些同志对此提出过异议,但正式发表文章为数甚少。我认为这种把“度”和“关节点”等同起来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就教于理论界诸同志。 人们对度和关节点的看法由来已久。早在古代我国和外国的一些思想家就有过种种猜测和议论,提出过某些合理的命题。例如:“乐极生悲”,“否(读若痞,坯卦)极泰(好封)来”(《易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