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问卷调查、个案观察和访谈,来分析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形式和外在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探讨思考了民族意识发展的特征。结果表明:第一,认同感是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形式,民族成员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服装、历史具有很强的认同感;第二,群体性是民族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民族成员大多数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民族群体,而让自己“落单”。  相似文献   

2.
李烨鑫 《民族学刊》2022,13(10):7-13, 129
学界对“共同体”的研究从关注具有某种群体性特征的有形共同体逐步过渡到关注精神层面的无形共同体。无形共同体更为看重的是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而认同感是联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桥梁。我国早已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设施,它具有公共性,可以营造公共领域,形成培育共同体意识的舆论环境;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可以彰显中国公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体性;它具有共享性,可以增强人们对共同体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存量治理设施,并对这些设施进行适当调适,使其形成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文字上移"趋势下,农村教师留不住以及如何留住教师安心教学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本文作者通过对西北地区G县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访谈和对P中学的实地观察、体验,发现学校在与学区、教育局等上级部门及教师的互动中,根据农村和农村学校的实际,创新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不仅为教师营造了自由的治学空间,也为学校发展赢得了更好的机会。这一经验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如何建构族群认同感的问题倍受关注。本研究采用日记与文件分析法、访谈法与非参与观察法,剖析影响藏族学生族群认同感建构的国家政策情境、社区情境与学校情境。研究发现,学生族群认同感建构存在两种张力:一是国家和学校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而指定的族群认同感,二是学生通过藏族文化符号再现而声称的族群认同感。国家和学校期望学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框架下建构族群认同感,以便实现其政治与经济目的。  相似文献   

5.
今天居住在泰国北部的傣泐人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尽管傣泐人在当地已经居住了数百年,但至今仍然保留着对祖籍地与民族支系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通过人们记忆的节日、祖先崇拜和相关的宗教祭祀表达出来并代代相传,形成了对泰国北部地区、祖籍地认同并存的格局。本文通过对泰国北部一个傣泐人村子的田野考察研究,剖析了当代泰国北部的傣泐人文化认同的微观结构及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共生互补的经济文化联系和根本趋同的政治利益为纽带,通过悠久的频繁交往,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亲密的文化、血统关系和深厚情谊,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其他55个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西藏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刘樾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12-213
彝族建筑艺术实际是非物质文化和工艺艺术文化的综合体,它可以为文化的体验提供一个综合的场所,它依托于凉山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综合文化呈现的载体.彝族民居的研究最早是集中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其后从现代建筑科学的角度对彝族建筑发展、彝族传统民居形式传承和彝族现代居住环境观点有诸多探讨;近年来对彝族建筑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建筑设计本身,更注重建筑与文化的多方牵引作用,如陆铭宁的《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就是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探讨.但是目前还鲜有从文化体验角度出发,对彝族建筑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本文通过对南阳市镇平县砚台村蒙古族民族认同感的实地调查,全面分析了当地蒙古族外在和内在的特色,为增强南阳蒙古族民族认同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现状,通过历史、血缘及政治的阐释,深层次剖析了南阳蒙古族心理认同感增强的原因,指出了应正视民族心理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宗祠,又称祠堂、家庙,是建立在宗族聚居地以家族(或姓氏)为单位进行祖宗祭祀的场所。宗祠是一个乡村、一个宗族、一个姓氏集团内最为庄严的建筑物,是宗亲活动的场所,是历代祖先精神的归宿,是在一个地域文化里施行教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刻写着一个姓氏历史的精神丰碑,因此研究宗祠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本文从宗祠的概念及功能出发,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探究了宗祠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族对"民家"、"民家人"之称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感。云南白族被认为是桑植"民家人"的始祖,对其形成原因,本文主要根据明王朝在全国推行以卫所为主体的军事制度来探究,不难发现桑植白族是"爨僰军"作为归附军戍守卫所留下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是民族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民族认同,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本民族,促进各民族平等友好交往.本文在阐明相关概念基础上,阐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来培养蒙古族中小生民族认同感.学校教育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在培养民族认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古代陶瓷史,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形成的地域性,其中包括在特定地域下陶瓷的发明与创造、烧成技术的发展、不同风格的形成,论述由陶瓷的地域性产生的本土文脉与民族文化、国家身份认同感的关系,通过历史环境与现代环境的对比研究,提出当今延续本土文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强权政治、文化霸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尊重不同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文化多样性从理念到实践,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作为转换形式,以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多样性素质,进一步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及内容,增强对世界各种文明的认同感和提高在不同文化交往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旅游展示空间的目的就是在宣扬当地特色信息文化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我国各大旅游展示空间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以相同的旅游展示营销模式不断复制应用.作为参观消费者,已厌倦了在不同旅游空间感受连续复制的展示文化.因而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展示空间该如何确立独特的展示主题,营造不同的高体验展示空间,采取什么手段来唤起参观者的注意并引起共鸣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独特消费需求,形成粉丝群,产生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成为本论文研究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设计量表对75名云南昆明、丽江高尔夫女球童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进行了测量,表明旅游业中民族职业女性具有高度积极的民族认同和职业认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和工作环境的支持有利于提升职业女性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对民族身份高度认同和工作环境的支持进一步提升职业认同感,并为民族职业女性带来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约翰逊时期的美以关系为例,通过分析认为,美以特殊关系的"硬"基础是通过合作更多地谋求各自国家的利益,"软"基础是民主的价值观念和宗教文化上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台湾经历20世纪的经济起飞与社区营造,在制订劳动每周工时的保障下,周休二日政策推进岛内与离岛旅行的风潮.其中在1994年在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资源挹注下,以地方县市为单位作为乡镇级文化暨产业特色的规划运动,直接催动了乡镇特色旅游的诞生.从大型巴士型的观光,逐渐转变为体验精致旅游.而就在21世纪进入第2个十年之际,响应全球乐活(LOHAS)风潮、食品安全、食物履历的思维,结合美食品尝与产地文化体验的食材旅行应运出现.本文即以在高雄美浓一地策划的食材旅行为例所进行的民族志分析,透视当引导者和在地者皆有社会-文化人类学思维与研究背景的参与之下,极短时间的食材旅行其实已包含体验了文化多项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记忆场所以胶东西河阳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探索古村落活力,通过行动调研与深度访谈等方法,梳理西河阳古村落记忆场所,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其记忆要素,提出活化策略,为记忆场所理论在古村落建设发展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旅游展示空间的目的就是在宣扬当地特色信息文化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我国各大旅游展示空间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以相同的旅游展示营销模式不断复制应用。作为参观消费者,已厌倦了在不同旅游空间感受连续复制的展示文化。因而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展示空间该如何确立独特的展示主题,营造不同的高体验展示空间,采取什么手段来唤起参观者的注意并引起共鸣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独特消费需求,形成粉丝群,产生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成为本论文研究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足球文化与民族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忠  陈杰 《世界民族》2002,(5):70-75
本文通过揭示人们对足球运动的喜爱 ,进一步追踪了足球文化的起源以及形成的深刻原因 ,深入分析人们对这种文化认同感的产生 ,展示了足球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及对民族融合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包括文化的认同、事实上的民族交流及对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