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力图说明,北宋王朝与西北边陲吐蕃部族间的"贡赐贸易",鲜明地反映出当时中原地区汉族统治者所受的"重义轻利"的传统儒家"义利观"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对北宋统治阶层而言,蕃部贡马之利,远不及"和为贵"、"柔远人"之义来得重要,放弃一定的物质利益以换取边陲部民"聿求内附"、"心白向汉"的局面,是宋廷在"贡赐贸易"中采取"厚往薄来"方针的目的所在.而这样的方针确实为北宋王朝带来了更长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大都以西南土官为重点,对于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研究只限于简单的阐述.明代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自身的特征,它与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何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学术界讨论的并不多.本文认为明代甘青地区之所以实施以流为主的“土流参治”制度,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民族文化类型不同;二是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这些地区的治理程度明显不同;三是明初西北、西南地区所面临的边疆问题不同.  相似文献   

3.
试论“改土归流”政策形成、推行的几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在明清两代,中央王朝为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制定并渐次推行的旨在加强中央的直接统治、协调中央王朝和地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关系而旁及其它(诸如巩固边防、增加赋税收入等) 的“改土归流”政策。由于它产生过程、推行时间长(上可溯于宋代,下则迄于民国年间),实施的地域广(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甘肃、湖南),因此,这项特殊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就不尽相同。而长期以来,对这一政策的评价之褒贬不一、争论不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2000年以来对古今有关学者<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度分析研究的论文,将之大致归为三类:(1)对古代学者<文心雕龙>研究的再研究;(2)对现当代学者<文心雕龙>研究的再研究;(3)近五年对<文心雕龙>研究的综述性论文.并对这三类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以期展现世纪之初"龙"学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儒学教育长盛不衰,成为中央政权的官方学术,为历代王朝"大一统"国家形成和稳固夯实了思想根基,为君臣百姓树立"家国"意识提供了遵循,为今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借鉴之义。清王朝为延伸帝国权力,在宁夏地区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起了由府、州、县官方儒学和书院、蒙学组成的民间儒学教育机制,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儒生,增强了王朝统治的向心力。几千年儒学教育的渗透对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民心性,促进了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相似文献   

6.
唐王朝在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居于极东北边地的黑水靺鞨人和西北的室韦人中设立羁縻府州,他们以原始部落的形式与唐廷发生着朝贡关系,并且随着中央王朝民族政策、统治力量的变化,其朝贡频率也随之变化。总体来看,室韦诸部在羁縻府州的形式下与唐王朝保持着频繁的往来朝贡关系,满足了自己特定的经济、政治目的。同时,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统治也随之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7.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之前的青藏高原分布着众多的“小邦之王”,其后逐渐被吐蕃征服,演变成为地方实体政权,到吐蕃王朝中后期仅存吐谷浑、工布、娘布三个.本文检索汉唐文献,发现吐蕃小王制深受汉唐之间西北诸族小王制的影响,据此可以看出吐蕃与西北民族在制度文明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辽以武立国,契丹军事体制在辽朝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契丹民族的崛起,辽初统治者一方面利用原有的部族军事传统夺取军马大权,另一方面,又充分借鉴中原王朝军事体制的形式,进而对部族军政制度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造了适合于维护契丹封建集权需要的新的中央军事体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契丹王朝的发展壮大.契丹民族的军事制度尤其是中央军事制度对后世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蒙古的"挞马赤军"就起源于辽朝中央禁卫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要讲的西北地区,系指北宋政和元年所划分的政区永兴军路、秦风路和河东路西北部及西夏全境.这个地区在祖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秦陇自周秦以降至唐中叶是中原统一王朝的政治重心所在.河西、河湟及银川平原之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自古即为各游牧部族驰逐往来的场所,也是中原王朝屯田畜牧和军马供给的重要基地.特别是汉唐以来该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亦即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同时它又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与西南民族联合的接合部.所以该地区一向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必争.  相似文献   

10.
略论历史上川西北地区的藏汉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枕青藏高原东南麓,俯瞰川西平原,历来是氐羌、藏等各族人民生活、繁衍、开发的地区。由于中央王朝在这里建置较早,汉族人民或由驻军屯戍,或从事垦殖商贸,也先后进入四川西北。唐代以后,随着吐蕃势力的发展,藏族遍及川西北地区而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唐王朝设立松、当、静、拓、恭、  相似文献   

11.
“萨满”一词的词源和词义问题,是萨满教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有歧义。本文在批判地借鉴各种说法的基础上,对“萨满”词源和词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周竞红 《民族研究》2006,8(4):11-19
学界对中国国民党边疆民族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些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也常常涉及这一问题,但是专门以国民党前身组织和其执掌全国政权之前的边疆民族观为考察对象,并梳理其边疆民族观演变过程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这一问题。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及其政党边疆民族观的走向,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国家的转型,特别是其最终抛弃汉族主义,提出民族团结、平等思想,坚持大中华民族新主义,对唤醒各民族意识和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转型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萨里是阿拉伯历史上著名的、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站在伊斯兰教正统派的立场上,对伊斯兰教问世后500年来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当时众多的教派和学派,以及他们不同的理论及观点,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澄清,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安萨里再次统一了伊斯兰思想界的认识,维护了正统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历史上致力于探索民族问题的优秀先行者.他不但较系统地传播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而且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探索民族问题,并将其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瞿秋白为我党早期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利用作者实地的抽样调查和统计,辅以访谈资料,对新疆库车县的维汉民族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作者从认同问题、整合程度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据此对当地民族关系问题作了五点总结。  相似文献   

16.
唐宋穆斯林史实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唐宋有关穆斯林史的几段有歧见的史料加以分析,内容涉及唐代的蕃坊、辽与大食的关系、蕃坊中蕃客的宗教信仰、蕃商社会的法律等问题,作者在引证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半球的稳定场问题为模型,由轴对称问题出发,利用完整球的结果,考虑了勒让德多项式的性质。给出了半球延拓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co-ethnics in school and adolescents’ problem behaviour in school (e.g. skipping class and arguing with teachers) and whether friendship patterns are underlying this relationship. We use data from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Longitudinal Survey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on ±16,000 students in England,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Sweden and find that children display less problem behaviour when the proportion of co-ethnics in school is higher. This relationship is media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iends that students have: the proportion of co-ethnics in school positively relates to students’ proportion of in-school friends and co-ethnic friends in class, which are in turn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problem behaviour in school. The strength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paths depend on students’ ethnicity and country of residenc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9.
北宋前期,以“蕃法”处理周边民族地区的矛盾和纠纷,同时间用“汉法”,形成“蕃汉各为一法”的法律基本格局,但在真宗天圣时期,由于蕃汉民族间交往的日益增加,宋廷“汉法”治蕃部的法律意向已随之产生并日益明朗化,此后“蕃法”逐渐开始向“汉法”过渡。北宋后期,由于政府积极边疆战略的实施和对边区部族治理的深入,这种过渡或转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首先在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成功实现了转变,客观地反映了宋代民族法律文化的历史性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清代道光年以来,闽东福宁府畲族村出现屡禁不止的流丐侵扰问题.为此,最为常见的防范措施是,村民吁请县衙"出示严禁",经过县衙批准,畲族村民设立"禁丐碑".与此同时,畲族乡村成立自卫组织,以巡查田园、保护村庄.该组织既得到了县衙的认可,也受到县衙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