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心理学中人格评估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目前国内外人格评估法--问卷法、投射法、作业法,并列举其中的几种常用的人格测量: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梅彼类型量表(MBTI)、罗夏墨迹测验(RIT)、主题统觉测验(TAT)及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分析它们的理论基础、适宜范围和对象、优缺点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等,对于了解和应用人格评估法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自立人格与西方的独立性人格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自立人格与西方的独立性人格的区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中的独立性分量表、镶嵌图形测验以及内控/他控/机控量表的三次调查发现:(1)自立人格与16PF所测量的独立性人格以及场依存-场独立性均没有关系;(2)自立人格与内控呈正相关趋势,与他控、机控呈负相关趋势;自立人格与机控的负相关程度大于他控的。可以认为,自立人格与独立性人格是不同的人格构念,二者差异的关键在于自立人格涉及人际因素,并暗含相互依赖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学贫困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高校贫困新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 (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应付方式问卷对153名大学贫困新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大学贫困新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抑郁倾向中的一些因素与非贫困大学新生有显著差异并与应付方式的选择应用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症状与抑郁倾向与多种人格因素和消极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素质。创造性素质 ,主要指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人格品质。本研究利用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 (16 PF)对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的创造性人格进行测试 ,分析表明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因素是复杂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培养的 ,关键是要通过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允许和鼓励人的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笔者在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的实践中,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发现了中等人格特质的两种类型。 根据卡特尔《人格的科学分析》(1965年)和中译修订本简介16种人格因素的符号、名称和意义规定:标准分定为1—10分,1—3分为低分,4—7分为中等,8—10分为高分。高分者有着与其规定的人格因素名称相符的显著特征;低分者有与其规定的人格因素名称相悖的显著特征;对于这两种情况,16PF测验都给出了比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学一年级新生中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及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某综合性大学新生共1 498人进行卡氏16种人格测试问卷(16PF)和数字搜索能力测验(FST)测试,大学新生按照是否是独生子女分为研究组(独生子女组)和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应用多功能心理测量仪(DXC~IV)收集数据.结果表明:与非独生子女组相比,独生子女组16PF兴奋性得分明显偏高(P<0.01),而有恒性、忧虑性和自主性得分偏低(P<0.05);FST得分明显偏高(P<0.01).认为独生子女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优势,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辅导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卡特尔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人格结构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是广泛使用的一个测查工具.但很少有研究考察此问卷的两个划界线及其题目的质量.文章采用两参数Logistic模型分析测验数据,以信息量来评价两条划界线处的测量精度和各个题目的质量.结果发现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在两个划界线处的信息量都小于16,在此问卷的56个计分题目中,有10题性能良好,16题有待修改,30题性能较差.在较宽的特质区域内,作为分类标准的第25、26两题,都比第8、16两题的信息量要大.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中质量良好的题目较少,两个划界线和第8、16题的测量误差较大,如果仅凭此问卷对被试作出决策,会造成较多的误判.  相似文献   

9.
理工科大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运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理工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olland将人们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环境模式分别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PI)和自我导向搜索测验量表(SDS)。我国学者对其理论和测验进行了引进、修订,并编制了霍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体校少年运动员是我国举国体育制度下的特殊儿童群体,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采用SK-克雷佩林心理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验(G-TAT)等测量工具对上海市某体校三个年级145名少年运动员(其中寄宿37名)和145名普通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少年运动员已经形成独特的人格特征,在年龄和寄宿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以层面理论方法检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构效度;研究方法:以558名大学新生为被试,以85个项目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为研究工具,以层面理论和SSA分析技术作为问卷意义表达及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最小空间分析三维结构异化系数为0.18,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数据相关矩阵在几何空间中的极化结构清晰,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理论的三个维度结构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卡特尔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人格结构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理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防御方式问卷(DSQ)等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其防御机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校优秀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卡特尔十六人格测验》为工具对105名高校辅导员中的34名优秀辅导员进行了测查,经过统计分析了解到目前高校优秀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心理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信息问卷、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网络信任问卷、人际关系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48名大学生进行预测、462名大学生进行实测,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不同网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在性别、科别、年级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良好,现实人际信任度不高。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现实人际信任方面网龄和年级差异显著。(3)不同网龄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四个分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不同层次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应激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总体幸福感量袁、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问卷分别测查本连硕、普通本科和二级学院医学生的相应心理状态。结果表明,本连硕医学生的生活事件较普通本科和二级学院医学生的明显增多,社会支持水平也显著增高;三个层次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问卷、幼儿园教师职业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与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问卷.对海南省119名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最差,职业人格最好:专业能力中一般专业能力较好,而高级专业能力较差,尤其是环境创设、评价内容与结果应用,专业发展能力不合格比率高;教育观念中最差的是儿童观;职业人格中适应性相对较差;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各项专业素养均低于5年以上的教师。要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议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扩大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培训对象的范围,并合理设置其培训计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人格现状,并探究社会干预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一:选取50名留守儿童和52名非留守儿童,实施艾森克人格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神经质维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它三个维度精神质、内外倾、掩饰性差异均不显著。根据结果,编制了"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人格前测,第一组52名参加社会干预;第二组67名不参加。12个月后,对实验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43名非留守儿童施测。结果显示,实验留守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维度显著改善,显著低于对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的人格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