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上古时期曾存在过东夷、苗蛮和华夏三大集团,它们从很早起就相互发生关系。正是在三大集团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中国文明得以形成。从大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东夷和苗蛮集团逐渐对华夏集团产生强烈影响。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前两个集团已最早过渡到早期文明时代,比华夏集团大致早500年。从大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华夏集团反过来强烈地作用于前两个集团。到公元前2200年,随着苗蛮集团的衰灭,终于形成东夷与华夏集团东西对峙的局面,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成熟的文明时代——夏代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楚王族的居地、族称、语言、信仰习俗文化、楚王族之芈姓与熊和(今西)的内涵及其三者的关系等方面对楚王族的族属进行了论证。作者指出,楚王族既不是华夏、西羌,亦不是东夷,而是苗族先民、江汉土著荆蛮的首领。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古或"传说文化"划分为四大"板块",这四大板块完全能够涵盖东西南北"四方"的主要原居民及他们的文化内涵与特质.其中北方的狄人集群,情形十分复杂,他们只有相似的文化形态和松散的文化联系,因而录求重要传说人物--颛顼的大致族属便显得十分重要.颛顼的原生地是东方偏北的东延展区,是以鸟为祖灵的东夷传说祖先神.  相似文献   

4.
祝融、蚩尤、三苟为三个意义部分重合的兼容性种族概念:"祝融"为该部落集团及其首领最早称谓,"祝融"别称"蚩尤"则为祝融八姓支族东迁后与土著蚩尤部落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以后称谓,"三苗"为"祝融"与"蚩尤"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支族南迁后别称.  相似文献   

5.
太公初封于齐,国小地狭,后世渐行开拓,至战国时期湣王灭宋后,齐国疆域遂臻于极盛.在此齐国版图最大时期的地域范围内,自夏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皆曾有诸多古国存在.这些古国的居民皆为东夷土著,而有国者族属不同、姓氏各异,炎帝后裔之姜姓及东夷姜姓、赢姓居多,后有周族姬姓,间有舜后妫姓及黄帝之后任姓等先圣后裔.这些古国最终都成为齐国的一部分,而各古国之文化因素则随之逐渐汇集融合,终成日后特色鲜明之齐文化.  相似文献   

6.
尧舜之际是新旧时代的又一分水岭。虞舜的迅速崛起,意味着东夷文明的复兴,虞舜入主中原,导致由炎黄集团和东夷集团组成的部落联盟质变和瓦解,反映了黄河流域古代国家形式的扩大和演进。 华夏族的诞生与虞舜国家的形成是同步的。虞舜将原有的部落联盟加以整合、梳理,把众多分散、隔绝、自主的氏族、部落包容于一个新型的、更为广大的社会网络之中。华夏族不是地缘居民的自然融合,而是依靠战争和政权的力量,把若干血缘集团重新组合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新夷夏东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东方论坛》2004,(1):107-112
海岱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间除有一段时间上的缺环之外 ,不存在所谓的“断层”。岳石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以及更早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前后相继 ,都是东夷族先民创造的文化。从主体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 ,先夏有夏 ,亦有东夷。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同时代文化以及中原龙山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 ,其中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在文化面貌上基本相同 ,应属同一文化谱系 ,而作为其后续文化的岳石文化亦应属于同一族属。中国古史的研究特别是族属的研究应该开展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把握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不能简单对应 ,也不能盲目否定。  相似文献   

8.
皋陶、伯益、虞舜同为东夷集团的主要部族。皋陶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东夷的先进文化,还吸收了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皋陶的裔支从夏至春秋建立过许多小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有的还立国于江南。他们在开发经济,发展华夏文化及楚文化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一个可与夏、商、周相比拟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略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是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交叉、碰撞和融合的主要舞台,旧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先民在此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近几十年来有不少重要的考古发现.近年来,高广仁先生明确提出了淮系文化的新认识.笔者现就新石器时代淮系文化的特征及形成进程阐述近年来的学习体会,以期引起学界对淮系古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东夷海洋文化及其走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 ,东夷文化具有着厚重的海洋文化性质。首先 ,东夷人靠海用海 ,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 ,不仅大量食用 ,而且将贝等海物作为装饰品、货币以及铲、锄等工具。其次 ,东夷人的航海活动开拓了东北亚海上交往越渤海 ,抵辽东、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传统航线。同时 ,靠海用海和屡涉风涛 ,东夷人产生了人面鸟身的海神信仰和鸟与太阳通体崇拜的信仰习俗。然而 ,海洋文化发达的东夷部族与创造了南方海洋文化的百越部族相比 ,更早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随着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东夷海洋文化便在大陆型主体文化的笼罩和辐射之下 ,开始居于从属与边缘地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