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洁 《江汉论坛》2007,1(8):127-132
一、研究的必要性 《法华经》是约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初期大乘佛教经典著述高峰时期出现的佛典,它所宣扬的一佛乘思想,对于确立新的佛陀观和自行化他的菩萨乘信仰,为众生指明成佛的道路,使大乘佛教最终发展成熟和完善,成为联合小乘及各个教派的统一的宗教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龙树《中论》的中观思想,说明中观正见是龙树在总结小乘佛学成果的基础上,在对当时外道异端邪说和小乘部派佛教偏见破斥的过程中形成的大乘佛教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后来发展的理论根基,并阐述了龙树中观哲学对其后大乘佛教发展和对藏传佛教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传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汉地佛教,之所以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地普遍选择大乘佛教,盖因大乘佛教注重利他济世、强调慈悲普度的精神,较诸小乘佛教注重自利、强调自我解脱更能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注重利生济世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和强调心性、注重现实人生的禅宗思想,确实是汉传佛教的思想特质之所在.汉传佛教(特别是禅宗)受中土主流意识形态之儒家思想影响之大,在融会、吸收儒家思想方面之成功,甚至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都堪称典范.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人间佛教”,继承和发扬了禅宗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太虚大师对于佛教的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把传统佛教的注重“佛本”变成注重“人本”.  相似文献   

4.
汉地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与此相应的伦理观念背景,小乘佛教在汉地无法形成气候.但是,笔者认为,小乘佛学,尤其是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摩"即"毗昙"之学对中国佛学、佛教的影响至为深远,有必要对小乘佛学对中土大乘佛学的潜隐的作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东晋道安的般若思想与"毗昙"的关系作初步考察,指出毗昙对道安的般若思想的影响,以此为个案,作为理解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印度佛教经历小乘之后,大乘兴起,并成为佛教的主流。随着大乘佛教的的产生,般若学逐渐成为佛教的主导思想。“般若”,被认为能断惑证真,度化众生,而称为“佛母”,是佛教所谓的高级智慧——一种指导观察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判别是非善恶的基本方法,也是佛教所证悟的最高理想境界。从认识论和思维科学的角度来说,般若是一种特殊的体证方法和体验境界。  相似文献   

6.
佛陀生于公元前565年,圆寂于公元前486年,终年八十岁。公元前530年,他三十五岁,正式创立佛教。他本人在印度恒河流域传教四十五年,是为原始佛教。佛陀圆寂二百年后,佛教僧团分派二十部,是为部派佛教。约三世纪,龙树、提婆创立中观学派。约四至五世纪,无着、世亲创立瑜伽行派。七至十三世纪,密教盛行。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密教是大乘佛教。这就是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傣族笃信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从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四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到芒市传教;后1598年有缅甸和尚进入陇川传教。德宏小乘佛教主要分为四个教派。左低,公元1757年从缅甸传入,在德宏信奉此教派的人最少。多列,公元1817年从缅甸传入。摆庄,也是从缅甸传入,时间是公元1662年传入的。这三支教派的经文全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体现了北传佛教的一般性特征,即以大乘佛教教义与经典的弘传为主,注重对佛法大义的领悟与发挥.但由于所面临的文化际遇及所处文化势位的差异,二者选择了不同的演进路向,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形态与组织结构特征.就整体思维特征而言,汉、藏两系佛教分别对印度佛教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及继承发展模式.简言之,汉传佛教重佛之“心”,由“心”而立“法”;藏传佛教重佛之“法”,由“法”而明“心”.由此,汉传佛教形成了重圆顿、重简捷、重灵活性的修持理念与教化风格,而藏传佛教则形成了重传承、重次第、重体系的教法特色.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理论精髓对于中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平山 《西域研究》2008,(2):104-115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龟兹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文化中心,克孜尔中心柱窟图像构成是小乘僧人一佛一菩萨(弥勒)崇拜的反映.本文探讨了说一切有部对弥勒菩萨的态度.从与说一切有部相关的典籍中检索出有关弥勒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最后发现这个部派其实反对弥勒崇拜,这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理论的两个方面--克孜尔石窟的教派属性,以及弥勒菩萨的图像志.  相似文献   

10.
儒学提倡经世 ,鼓励士人积极参与社会 ,投身王道政治。道教则提倡出世 ,成为失意士大夫规避现实的精神慰藉。佛教传入后 ,儒佛和佛道之间相继找到了共同点 ,逐渐融合 ,而且始终体现着同士大夫人生选择相揉合的过程。士大夫首先表现为儒学和大乘佛教的经世 ,“学而优则仕” ,表现出救民于苦难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但严酷的现实无情嘲弄了他们色彩斑斓的救世之梦 ,道教和小乘佛教便如久旱之甘霖 ,滋润了他们悲伤的心灵 ,于是他们寄身山林 ,逍遥自适。当然 ,潇洒不凡的外表难以掩饰其内心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1.
《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包括"简别"和"融会"两个方面,"简别"即对"大乘"与"小乘"以及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三乘之间的差异和优劣的判析;"融会"则是以"一乘"或"佛乘"来统摄大小诸乘,使一切众生皆入佛道,获得究竟涅槃。《华严经论》的一乘思想受到了《十住毗婆沙论》和《涅槃经》等经论的影响,与后来的华严宗的"别教一乘"思想有很大差异。这种独特的一乘思想对理解中国佛教中的一乘思想的嬗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在汉文史料中又有“喇嘛教”、“西藏佛教”和“藏传佛教”等称谓,藏族自称为“桑结却鲁”或“囊伟登巴”,意为佛教、大乘佛法。“喇嘛”这个名称在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实际上“喇嘛”是藏语的读音,意为上师或上人,不仅可用于僧人,而且也可用于恩师、德高望重的其他俗人。所以把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是不符合其教义和教理的。因藏传佛教各教派在身着的袈裟、配戴的器物以及持守的教义、修持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派。这些藏语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称谓,例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等等,却在汉文史料中被称为“红教”、“白教”、“黑教”、“花教”、“黄教”等等,与藏传佛教本身的称呼有了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人,故又名“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有深远的影响,现今,仍然是伊斯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初期,中国内地佛教判教思想兴起,目的是纠正佛经翻译的杂乱与矛盾,建立统一规范的佛经系统,后来发展成运动潮流。判教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功劳。魏晋南北朝"毗昙""般若""涅槃"三大思想体系统摄中国佛教,毗昙学属于小乘佛教体系,是西域龟兹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后来判教中突出了大小乘的纷争。至隋朝大乘佛教已占据统治地位,小乘受到排斥和打击,中国内地小乘佛教从此一蹶不振。龟兹佛教也受到巨大冲击。此后,在中国佛教史中,龟兹佛教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近代龟兹佛教遗产的发现,引发了对龟兹佛教的追忆和重新审视。但判教形成的固化观念,还在约束着龟兹佛教研究的开展。对龟兹佛教和石窟的再认识、再研究,必须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揭示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更深广的内涵和特色,正确认知龟兹佛教的历史价值和地位。这些研究成果,必将对客观阐述中国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产生的宗派之一,因以专弘般若三论──种论》、《百论》和计二门论》而得名。其教义主要表现在“二谛”、“八不”和“中道实相”三大方面。从印度佛教发展史来看,大乘思想的出现,尤其是般若类经典的出现,是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转折点。这种主张“一切皆空”的理论,最初是为破小乘指派中执实执有思想而产生的,后至公元二、三世纪,被龙树、提婆发展为“非有非无,不着两边”的中观学派(中国学者称之为空宗),从而使大乘佛教步入成熟形态。而在中国佛教史上,般苦类经典则是最早译入的佛教经典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16.
史经鹏 《理论界》2012,(6):86-88
中国佛教一直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的代表。鸠摩罗什在姚秦时代传译了大量的大乘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那么,鸠摩罗什本人的大小乘观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呢?通过综合研究鸠摩罗什的生存环境及其在《大乘大义章》中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鸠摩罗什在认识论的立场上将大小乘学说统一起来,并对小乘阿毗昙学说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鸠摩罗什持有一种包容性的大小乘观。  相似文献   

17.
太虚大师 ( 1889- 194 7年 )是中国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提倡并推行的把佛学和做人统一起来的“人生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人间佛教”的佛教革新运动 ,致使与“五·四”时期“新青年”人生观相应的“佛化新青年”人生观应运而生 ,也激励后继者努力使人生佛教思想付诸实现人间净土的践行中。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把中国佛教注重人生、积极入世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以其注重践行、契机契理的风格倡导了融大乘精神与“国民性的道德精神”于一体的佛教人生观 ,其流风遗韵普被僧俗两界  相似文献   

18.
精神解脱与社会参与是人生猪层面中十分重要的两层。把这两层对立起来,或躲在精神蜗壳中修行,或忙于生活表层上周旋,俱非正道。调济两端,使之和谐统一,正是佛教对现代生活的贡献。一佛教由小乘到大乘,解脱的目的和进路,逐渐由个人的解脱发展为众生的解脱,由个人烦恼的断除和生死的了悟,推扩到普度众生,利他济世,帮助众生除去无明,解除痛苦,体证菩提,升华到究极的淫界。这种“慈悲普度”的精神和“地狱未尽,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主张,为中国佛教所推重。大乘佛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把个人解脱推扩到众生解脱…  相似文献   

19.
《佛祖统纪》成书于中国佛教宗派业已形成之后,其中对佛陀形象的刻画主体上仍沿袭了汉译佛传的思路,但是其塑造方式更具中国特色,并且使得大乘佛教刻画佛陀的思路最终形成体系。对此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佛陀形象研究的系列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借此考察佛教在中国宗派时期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绘画分南北两派,南传即显宗,北传即密宗。两派的侧重点、壁画风格迥然不同。密宗壁画比显宗壁画更加晦涩怪异、深奥难懂。佛本无形,佛教绘画创作中各种化身的创造,来源于始作俑者对人和动物的切身感受。佛教绘画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