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人提出的"唐诗四分法"中盛唐一段就是指开元、天宝年间,杜甫也长期被当作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杜甫的绝大多数作品并不是写于开元、天宝年间,这种时间上的错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如他的诗歌趣味与盛唐诗人相比有无差异性?经历战乱的盛唐诗人中为何只有他能后来居上而获得"诗史""诗圣"的头衔?他在开天诗坛的地位与评价究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从杜甫现存的乱前诗歌入手。  相似文献   

2.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是由其不朽的诗篇来奠定的。人们研究陶渊明大都侧重于对他诗歌的论述,而对其为数不多的几篇辞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陶渊明的辞赋不仅是他全部作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有其它作品不能替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米沃什是波兰的伟大诗人,其人其作在中国诗歌界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时代语境的变迁,中国读者对米沃什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诗人的形象也在不断转化。米沃什最初被中国读者界定为"政治诗人",人们主要翻译和挖掘他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思想,注重他作为弱小民族诗人所具有的反抗精神;但随着翻译的深入开展,人们从米沃什的作品中读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认为他是一个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诗人,他自始至终都在追求自我内心的真实和写作的自由;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米沃什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被中国读者所津津乐道,诗人形象的多元化逐渐浮出水面,中国读者最终还原了他真实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4.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名字在我国古典现实主义诗人的辉煌星座里和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辛疾弃等相互照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是人民最熟悉最热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和事迹,长期以来为人民所传诵,在民间产生了不少关于他的带着美丽的想像的故事和传说。李白的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宝贵的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它丰富的现实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成就而具有不朽的价值。研究和批判地接受这些遗产,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八年九月,日本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槙村浩因被法西斯政府迫害而病逝。一团炽烈的生命之火过早地熄灭了!这时候他仅二十六岁。但是他那战斗的、短促的一生和格调高昂、焕发着才华的诗歌却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给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增添了耀眼的光辉;他那些歌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诗歌更使我们中国人民感到异常珍贵。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日本的重要诗人,我们还不甚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到现在为止,也只翻译过来三首。本文想就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月派"诗人邵洵美,他的作品和名字很少被提及,其实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他是一位诗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和招摇的文学纨绔子。  相似文献   

7.
晚清滇南诗人朱庭珍,其诗话著作《筱园诗话》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庶几可与叶燮的《原诗》并列"。但作为七岁即刊稿于京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却无人研究,其实终其一生,他一直是以优秀诗人的身份闻名的。朱庭珍曾结莲湖诗社于昆明,被推为社长,是当时滇南诗坛执牛耳的人物。现存《穆清堂诗钞》(三卷)、《穆清堂诗钞续集》(五卷),共收筱园诗一千二百余首。这些作品展示了他质朴、平淡、饱含真情的诗风,是其诗学理论的实践之作。  相似文献   

8.
李宛平 《南都学坛》2006,26(6):68-70
司空图是晚唐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著述《诗品》及《与李生论诗书》等文论是研究中国唐代诗歌及诗歌理论的经典之作。他提出的不拘一格的作品风格论,重视诗人本身思想修养的创作主体论和辨味外之味的诗歌解读理论是其理论三大组成部分。他的诗歌理论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实践具有积极的研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芳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诗人,一般被认为界乎新旧诗人之间。探究其价值,应在形式之外,他是一位以生命热血书写诗歌的现代人,是一位“愤怒”诗人,其才情来自飘零的身世,论者认为这种“飘零感”正是20世纪20年代文学家比较共通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高启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号称“诗淫”的天才诗人,身处元末明初,其诗歌创作与文学观念具有易代时期独有而鲜明的特色。他针对诗歌是政治的附庸和工具的传统文艺观,提出并坚持文学主要的是诗人聊以自适和自得的特殊精神活动,是诗人用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语言符号,他把诗歌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来追求,并通过诗歌创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精神上的满足,使他的诗歌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谢朓诗歌的思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字玄晖,南齐诗人.他的山水诗写景精工而富有意境,篇章完整且语言流畅,工丽自然又音韵和谐.谢朓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但是,正如蔡邕常只被认为“是典重文章的作手”,陶渊明是“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而忽视他们的《述行赋》和“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一样,谢朓历来只有他的山水名篇名句受到注意,而他那些反映“令图”和表现忧谗畏祸的诗篇诗句往往被疏忽了.本文拟就谢朓诗歌的思想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少君被称为“自然诗人”,他把自然作为最高的价值,其诗中的自然是地方性经验的凝结,他的自然观来源于地方性经验的熏陶与培育。地方性经验在李少君的诗歌中表现为一种自然诗性气质,同时表现为一种个性化的风格形态。李少君诗歌的地方性经验不仅可以为当下乡土诗的类型化写作提供有益的镜鉴,还可以藉此反思一些深层次的诗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充闾诗词创作源于他诗意化的人生,因此其作品均为生活化诗歌。无论从其诗作的生成过程,还是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水平来看,王充闾都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老,是迥异于当代中国诗坛上创造语言神话的先锋诗人的传统型诗人.  相似文献   

14.
在19世纪的英国著名诗人中,鲜为我国读者所知者,恐仅罗塞蒂一人,这与我国评论界以其为颓废诗人的不公正评价有关,而这种不公正评价又源于对他的作品缺乏研究,以致不得不沿袭苏联学术界过去的偏激观点。不可否认,罗塞蒂的诗歌有一定成份的颓废色彩,但笔者认为,颓废并非其倾向,他也不象我国有的教科书中所说的,是一个色情诗人。事实上,罗塞蒂的诗歌倾向,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迷狂的宗教情绪,表观在艺术上则是一种执着的唯美精神。罗塞蒂诗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是不可否认的。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分析罗塞蒂的代表作《神佑的女郎》,指出其倾向,并对他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把诗歌划分为属人的诗歌和属神的诗歌两类:第一类型诗歌是通过技巧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再模仿,由于这类诗歌是技艺型的诗歌,诗人被划分到第六等级之中;第二类型诗歌则是凭神附的诗歌,诗人凭借着神的临幸创作出优秀的诗篇,这种诗歌是诗人在看到理式世界后浑然忘我创作出来的,相比于第一种类型的诗歌它显然具有优越性,诗人被划分到第一等人中。与哲人的迷狂不同,哲人的迷狂是他人看起来的迷狂而自己的清醒。苏格拉底这种对诗歌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哲学的特性——在讨论之前首先要对某一事物进行定义分类,而且为以后对诗歌的逐次批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而广泛传播,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在近代中国,莎士比亚是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尽管其作品随着中国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文学领域跌宕起伏,但人们对他及其作品的认识仍是步步深入并且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媚俗"的必要——从林夕身上得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在很多港台诗人那里已经成了一种有名无实的东西,成了"雅人"的游戏和摆设,很少能体现出诗的质地与精神.在林夕,从写诗歌到写歌词,其作品难免会有"媚俗"的成份,但在偏向"俗"的同时,他也有意无意地走向了生活、生命的体验,因此他的作品比那些名诗人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更像诗.  相似文献   

18.
李白在政治幻想中常常以为自己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实际上他的仕途是失败的。但当李白把才华运用于诗歌的艺术想象之中时,其创造性是超凡脱俗的,具有历千年而不朽的价值。绝句《下江陵》是李白在遭受政治打击之后创作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诗人感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霍普金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别出心裁,富有音乐感,在格律方面颇有创新。由于他完全悖离了传统的诗歌创作方法,加之他的作品生前一篇也没有正式发表过,这使得他在十九世纪鲜为人知。但是在二十世纪初,他的诗歌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当今众多的批评家一致认为霍普金斯创作了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而又复杂难懂的诗歌。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诗歌,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成为我国诗坛上现实主义的典范,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千百年来,他的诗歌特别是反映当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传颂不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杜甫不仅写出了极丰富的与当时政治社会直接有关的作品,而且还写出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山水诗,其数量之多,超出了当时一般的山水诗人。祖国的山川风貌,尽收诗人笔下。在他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处处触摸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脉搏。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