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外江苏之友"苏州相城行受到热烈欢迎,得到高度评价。 苏州相城区这片土地,地处长三角洲经济圈腹地,是苏州城市"五区组团"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在苏州一个新的平台上大发展的期盼,正着力打造"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人居城"——这也是该区发展令人瞩目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承办的主题为"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的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在苏州如期召开。 "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这个美术话题的提出契合当代潮流与江南特色。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国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初具规模,旅游专业机构出现,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大。苏州作为自然及人文资源皆丰富的古城,旅游业更显繁荣。旅游影响了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促进了苏州市政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苏州传统手工业部分地得以维持,并开阔了苏州居民的视野、促进了苏州"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6月17日是中国首个"全国低碳日",苏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碳中和平台正式启动,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内先进的碳中和平台。同时,在启动仪式上,苏州一家节能公司完成了省内第一笔"碳中和"交易,花费2.5万元购买云南芒里的水电项目,抵消、中和了其在"第七届中国(苏州)节能环保展览会"排出的229吨二氧化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让"低碳"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将全面迈入低碳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5.
水之乡,桥之都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苏州最美的自当属水,有水当然不能少了桥,苏州的桥很多也很特别。沿苏州古运河乘船而下,一路观赏着两岸那些别致的古桥,水域宽阔处有大气的石拱桥,水道狭窄处有精巧的小石桥,连接两岸人家的如走廊般的小木桥,以红灯笼装饰,像极了一条画舫横亘于运河之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挂牌运行,苏州物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中,主要的挑战与制约是:上海自贸区的"虹吸效应",物流业龙头企业短缺,物流企业"需求链管理"理念不明确、服务水平和层次不高、服务模式创新不够等。基于此,苏州物流业新发展的主要思路应包括:对接融入上海自贸区和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制度创新成果齐举;申请或参与申请设立苏州自贸试验区和尝试组建"苏州综合保税区"并进;推进物流业高端化发展;大力培育物流业龙头企业;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花朝节在苏州历史悠久,苏州花朝节在时间、场所、习俗等方面的"规范"约在唐宋年间基本定型,并逐渐成熟于明清时期,这些细节设置都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苏州地区特有的花文化在自然以及人文的背景下亦为花朝节作为一种民间仪式提供了可考的范式参照。由此,苏州花朝节文化体系的重建可以从5个方面给予考虑:重建花神庙,保护地方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花朝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节俗活动,为古城旅游业增添新意;打造育花基地,研制花茶等系列花产品;鼓励花俗研究,弘扬生态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新近推出的《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以"文化世族"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区域比较和跨学科沟通,从国家与地方之间多维互动的角度出发,系统剖析了苏州文化世族的内涵特色、家族运行和社会功能等,发掘了维持家族长期发展的家庭精神,同时在长时段的视野下研究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变化,体现了江南家族史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王海蛟 《中华魂》2012,(16):16-18
陈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不失文人雅趣,既喜欢练习书法,又好听苏州评弹。他被评弹界亲切地称为"老听客"、"评弹艺术的伟大知音"。苏州评弹发源于苏州地区,有说、噱、弹、唱等艺术手段,刻画人物细腻生动,唱腔委婉动听,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艺术。出生和成长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的陈云对此情有独钟。谈起对苏州评弹的特殊感情,陈云曾经回忆到,"我十岁前就听书,在我们家乡,先是跟我舅舅去听,  相似文献   

10.
"玛卡梅"是阿拔斯时期出现于阿拉伯文学史上的一种崭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以贴近社会底层民众、散发浓郁生活气息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生活于阿位伯社会底层的民众。无独有偶,在我国江浙一带民间流行的"苏州评弹"也以同样的特点风行于中国南方水乡。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这两种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形式来揭示作为人类思想的结晶——文学的共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从初唐至中唐,是早期文人词创作的阶段。与之相应,词体兴起于初盛唐,中晚唐时期进一步发展成熟。从词的产生、发展过程看,民间创作固有不可忽视的开创之功,但早期文人的创作对于这一新兴诗体在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也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然而在词学界,早期文人词的贡献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未得到适当的关注,早期文人词研究近乎处于一个缺失的状态。对此,笔者认为主要有最初朝廷不重视、社会观念轻视、唐诗宋词成就卓著、诗词分界不明、敦煌曲子词被发现等五个方面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词学视野中的“明词”之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明词总体性否定的判评,二是对明词衰亡的多元分析探讨,三是对词亡于明的消解与纠偏之论。其中,在第二个维面,人们主要从词曲相混、自度曲律、委靡软俗、意格不高等方面对明词之弊予以论说;在第三个维面,况周颐、赵尊岳从较为辩证的角度论说明词不足与值得肯定之处,显示出超越于时代的卓越识见。传统词学对“明词”的批评,从一个独特视点展开与深化了对古典词史演变发展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词源“诗余”论的承传,大致有三条: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的承传,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的承传,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的承传。上述传承,从不同视点上展开了词导源于诗体之论,共同构出古典词源“诗余”论的主体论说空间。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词学领域里,常州词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早在清初,就出现了以邹祗谟为首的毗陵词人群,人员较多,词作颇丰,是开启清词中兴局面的一个重要地域性词人群体。他们为后来兴起的常州词派提供了丰沃的词学环境。另外,在词学理论上,清初毗陵词人已开启了尊体、寄托、重学的先导,对常州词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王鹏运是晚清词坛上非常重要的词学大家,也是一名兴一派风云的领导人物。作为临桂词派的创始人和中坚力量,王鹏运与该词派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词作风格、词学文献、词学思想方面均导夫先路,在临桂词派的形成与发展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由此成为该词派的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源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词为"诗余"之论,二是词为"倚声"之论,三是词为"诗余"与"倚声"相结合之论。在第一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在第二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侧重从音调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二是侧重从体制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上述几个维面,共构出了我国古典词源论的主体空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典词学用事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肯定与主张词作用事之论的承衍,二是词作用事要求之论的承衍。其中,第二个维面又包括两条分支线索:一是要求词作用事自然妥贴圆融之论的承衍;二是要求词作用事灵活、事为意用之论的承衍。这几条线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学用事论的空间,将古典词学用事论的内涵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词的评点是明清之际才真正发展起来的,这从一个方面促进了词学复兴局面的形成。朱彝尊是清初最重要的词人和词学批评家之一,他的创作展示了清词发展的新思路,而其理论针对明代以来的衰敝之风,提倡南宋,也给时人指出了新的方向。朱彝尊来到词学复兴的中心之一扬州,开始在词坛崭露头角,其重要标志就是开始了词学评点。他所评点的十五家词,作者阵容涵括三代人,体现出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反映,以及对未来走向的关注。他的评点思想有一个逐渐明确、逐渐清晰的过程,特别是离开扬州以后,开始有意识地宣扬南宋醇雅清空之风,可以和其他理论文字互相印证。同时,他的评点往往针对具体作品而发,因而能够在具体批评中阐发自己的理论,进而给出可行的操作路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相似文献   

20.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955家,词作4万余首,堪称雍乾词作整理汇编的集大成者。然而,由于清代词集文献复杂,遗漏自是在所难免。笔者在翻检清人词集时,为之辑补四家词作47首,以补其阙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