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随着新媒介公共环境的变化,公众权利意识成长和诉求递增,统计数据日渐成为公众利益表达的一种方式,公众对政府统计的关注度和期望度与日俱增,政府统计公信力问题日渐凸显。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剖析当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存在问题及成因,探寻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众城管     
公众城管是城市管理和执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主要指在城市管理中,尊重和善于用公民社会等公众参与的权利和能量来优化城市管理的一种新思路。但在当前,我们大部分政府部门仍习惯于做出决策后再向公众进行“宣传”,把公众作为“教化”对象,造成市民对城管部门的一些工作不理  相似文献   

3.
白木  周洁 《领导广角》2002,(1):63-64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朝鲜半岛南北和解呼声的增高和金大中总统本人的不断努力.“阳光政集”逐渐成为海内外公众所熟悉的名词.而且人们也十分注意阳光政策的实际效果。“阳光政策”不仅是执政的新千年民主党(简称“民主党”)的一项根本性政策,也是金大中政府执政3年多来取得的“一大政绩”: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8,(13):8-9
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调查中.77.5%的人选择了“官员财产情况”,71.3%的人选择“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接下来分别是,“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事项”(60.3%)、“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50.2%)、“各级部门行政法规、文件”(45.8%)。有54.8%的人选择了“与自身利益最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窦仲  祝业 《决策探索》2010,(9):21-22
温总理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近日,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账册”出现在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网站上,19份“账单”中,除武汉外,均“自责”信息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尚存差距。  相似文献   

6.
调控民意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策略。随着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日益广泛化、复杂化,公共危机的常态化,使得政府作为“消防队”的角色难以更有效地实现对危机的管理。因此政府必须学会调控民意,调动公众参加危机治理。做到撒播公众信任的种子,避免民意绝收;调整公众舆论的走向,避免民情失衡;注重公众利益的维护,避免民怨泛滥;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避免民力分散。从而更好地化险为夷,化“危”为“机”, 实现危机向机遇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7.
一周声音     
不要指望“直通中南海”能解决所有问题.绝大多数民意诉求还是要转交地方政府和具体职能部门来解决。所以,我们更要关注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如何与公众互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直通中南海”栏目。千龙网9月14日对此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确立以及建设服务性政府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国内众多学者和实践者纷纷意识到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的重要意义,而公众作为政府提供服务的顾客.其满意状况至关重要。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是一种以顾客为基础。用来评价并改善组织绩效的一种测量体系。它使得公共部门能够与私人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相比较.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本文在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在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的背景、测量模型及结果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其优点与不足.进而对构建我国公共部门的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提出几点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德君 《决策》2010,(1):12-12
人类21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走过。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一个个十年、在一天天日出月落的交替中,积累和完成的。 政府管理有悠久的历史,但本质上,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命题。它是“现代性”的一个标识。至少它从形式上表明,一个社会是由“公众”参与管理的。20世纪公共管理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由管制到管理、再由管理到治理的过程。而21世纪“政府再造运动”、“政府企业化”、“政府绩效评估”等业项的兴起,表明在新的历史时空中,公共管理又面临着新的革故鼎新的议程。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了,政府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开始在中国公用数据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上建网站,可以将各部门的名称、职能向公众公开,及时宣传各项政策、法规,公开各项活动了。一时间反响热烈,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1.
汤啸天 《领导文萃》2008,(13):36-37
在信访活动中,正常信访大多数是因为政府行政瑕疵引起的.非正常上访的出现往往和公民信访权利的滥用有关。就公民遭遇侵权而言,侵权主体可以是其他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也可以是政府。公权力侵犯私权利行为的发生.既是对私权利的蔑视.也是对国家法制尊严的挑战。如果政府以“维持秩序”的名义压制公民的维权行为。双方的对立必然加剧。  相似文献   

12.
军事     
《领导文萃》2014,(12):137-137
解放军成立地方领导小组反腐维权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正在各级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便更有效监控涉军违法行为并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这一措施的出台恰逢中共领导层大力整顿军队、提振士气,并在不动摇公众对军队信心的情况下根除腐败。“各级要始终坚持把涉军维权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对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涉法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吴建南  阎波 《管理评论》2006,18(4):46-53,58
政府组织绩效评价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是评价机制。即如何才能对绩效进行尽可能客观的价值判断。本文从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入手,围绕“谁是最佳的评价者”针对区县政府绩效的评价主体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评价主体应该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构建了最佳评价者的选择模型。分析表明,公众作为区县以下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接受者,和当地政府的利益相关性强,信息渠道不畅、评价成本高昂,存在评价偏好;政府组织存在自我认同倾向,尽管信息便利但人为增加的评价成本难以控制;人大组织较公众更为理性,但由于评价独立性较差而难以准确评价;学术研究组织相对前几种评价主体而言,准确性占优,效用性强于公众,成本低于公众和政府,可以算是相对而言的“最佳”评价主体。据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影响政府绩效评价客观性的诸多因素以及不同的评价机制.为提升现实绩效评价的客观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8,(14):30-33
从顺民到“刁民”:权利意识的苏醒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到了“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首先是一种法治意识。在我国.“公民”是近代以后才从西方传人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没有独立人格.个人权利观念匮乏。由于“文革”的破坏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滞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淡薄.期待“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让“官”支配自己命运的顺民思想依旧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日前批转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全国至少已有16个省份正式出台了本省份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其中,多地明确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的时间表,并明确建立“落实居住证制度”。但因部分涉及公共服务的规定“语焉不详”,亦引发了公众对于权利落实的忧虑。  相似文献   

16.
社会     
《领导文萃》2009,(20):8-9
互联网成中国最开放的公众平台 在网上.自由活动人士不多,但网络中存在一股活跃的反权贵文化。他们是数以百万计的“愤青”.在类似铁血论坛等网站上发表看法,在反CNN这样的网站上发表揭露西方媒体偏见的文章。一个听起来有些可怕的网络愤青行为是“人肉搜索”,很多互联网用户一起搜寻关于某个行为不端者的现实信息。尽管审查制度严格.互联网仍是中国最开放的公众表达思想的平台。腐败官员日益发现自己会因为大大小小的渎职行为遭到“人肉搜索”,私人企业会发现.污染环境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已经无法通过贿赂媒体掩盖真相。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2008年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那么.政府信息公开务例落实的情况如何?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能否满足公众的需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政治信任的根本是制度信任,由定期选举制度、公职任期制度、问责制度、审计制度、监察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行政诉讼制度等共同构筑了塑造公众政治信任的制度体系。在公众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凭借这些制度的功能释放,可以保障公众的尊严、权利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环境行为是深化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石能源消费排放引发的公共健康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将“公众参与”作为博弈模型的主要策略参数,“政府”与企业设为公共健康影响主要主体。运用演化博弈构建了公共健康影响主体交互机制博弈模型,基于复制动态方程原理与问卷调查数值仿真方法,详尽分析了公共健康主体各相关要素交互演化路径的变化快慢。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有{监管,不转型},{监管,转型}两个演化稳定策略。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以及公众自身健康关心度对企业能源转型和政府监管演化路径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与“政府”和企业自身特征相关;公共健康损失赔偿大小是政府监管与企业实行能源转型的重要因素;政府监管知识掌握程度、能源政策执行力、企业能源转型成本大小及额外收益极大影响公共健康主体演化路径;学习型“政府”的监管更能有效加快企业能源转型。同时发现,只有各主体参数共同改变,其中公众参与环境行为群体达90%以上时,公共健康损失才会显著下降;单一主体不能有效作用于公共健康水平;目前,{政府不监管,实行能源转型}这一最理想演化博弈策略在我国国情下还未出现。本文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行为、助推企业能源转型与提升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的顾客(即公众)作为关注的热点,将“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满意”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终极标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关系到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关涉政府权威。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对政府工作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本文首先介绍了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理论及发展,特别介绍了美国评价政府公众满意度的ASCI模型,并对我国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的要素及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