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性质、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的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论述了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重要意义,提出了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98-204
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坚持问题导向、民主取向和制度为本,对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民主与法制相统一,并与市场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他对我国传统社会主义所存在的体制性弊端及其封建主义根源有深刻的剖析,主张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深化综合性的改革。他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成为我国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的理论制高点。这些思想构成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党和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的保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强调,党的好传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要形成制度;各种关系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各种矛盾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由国家和政府管;要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它赋予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力,使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理论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社会治理和传统政治文化等方面深入剖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积极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良好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5.
转变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方式,应该说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才有了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本文拟就党如何在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主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延续,在实践上分别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当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中国古代国家经济治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形成并汲取了百家争鸣各家思想,主要包括农本思想、民本思想和政府干预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治理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政治实践中,我们受其启示,就应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治理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坚持更好发挥政府积极作用的治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的特点对国家治理提出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党和政府必须具有相应的政治传播能力。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政治传播能力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政治传播能力的路径主要包括思想理念、组织结构以及制度机制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属性对国家治理主体需要的满足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治理价值,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价值的深层次论证与进一步要求。国家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同步增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治理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家治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目标价值、内容价值、主体价值、方法价值、发展价值,引领价值信仰、夯实认同基础、培育时代新人、汇聚治理合力、推进守正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治理价值充分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其产生、形成、发展、完善及运行具有相应的政治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形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价值立场、政治原则、权力关系、制度框架及政治效能等。在政治价值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政治原则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形式上形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在政治效能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治发展上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并形成不同于西方民主、传统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中国家民主的政治逻辑,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集中展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孙一平 《理论界》2015,(3):9-13
作为处于国家发展关键期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方略不仅没有回避政治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浪潮,而且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理论。在政治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层面,提出评价一国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的8个标准,从政治竞争的机会公平、政治参与的权利公平以及权力运行的规则公平三个层次反映出现代民主观念的一般规律;在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以党内民主、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的结合扩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式;以完善民主集中制、巡视制度与人大监督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以清晰阐述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推进了民主政治的法治化,指导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新制度形态与理论升华,更加切实有效地确保了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制度特质与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避免了西方民主模式的民主异化问题,通过健全的民主制度设计,确保了最广大人民的真实意愿反映在国家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当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了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现代政治方案,提供了依据本国历史国情与发展道路自主探索民主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力推动了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健全与治理效能的提升,为国家治理的长足进步提供了政治动力与制度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态,为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民主政治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政治的继承和发展。他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完全局限在“阶级和阶级对立”之中 ,而主要是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提出了现代化民主政治观念 ,将现代化与民主政治紧密联系起来 ,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方盛举 《晋阳学刊》2015,(2):110-117,132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跨越"现代化陷阱"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依靠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不良政府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公民社会成长、培育公民政治文化等手段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也是《决定》的一个亮点。我们以前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分别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现在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将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衔接起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标志和实现形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和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毛泽东、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和实践中,在政治参与的实质、政治参与的形式、政治参与同政治动员的关系等方面有许多共识,邓小平在上述诸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邓小平对毛泽东政治参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国金  张镭 《东岳论丛》2006,27(3):95-98
宪政的基本要素为民主、法治和人权,社会主义宪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提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宪政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针方略以及“政治文明”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目标,从而在宪政理念与原则、民主政治建设、国家制度与国家统一诸方面,全面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因此,研究江泽民对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民主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出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治发展理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理论具有独到的思想底蕴 ,他为分析和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问题所开启的“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框架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视阈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媛 《学术论坛》2006,1(12):38-4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从制度安排与民主政治主体的生成这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二者缺一不可。起源于古希腊的古代公民教育和发端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现代公民教育差异甚大,但二者基本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需要。公民教育是当今世界各个民主国家培育其政治主体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塑造民主政治活动主体资格、培育公民的民主政治参与能力、提升国家民主政治文明的境界等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公民教育的体系与模式,一要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实际来确立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二要吸取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资源以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三要处理好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稳定"为前提来治理国家是邓小平的一个特色思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酝酿、提出、完善三个时期,其主要内容有政治生活稳定、经济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国际环境稳定等.重温邓小平关于"稳定"的重要思想,对于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