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考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物质有限还是无限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的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四大论战之一——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论文首先追溯了查汝强与许良英观点分歧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论战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思想交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破冰之旅。在这一思想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自然辩证法以科学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投入到实践标准讨论中去,同时清理了“文革”期间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一系列错误的和被歪曲的理论,成为打破禁锢、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自然辩证法在这场论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和思想变革。在此背景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不单单是一部经典著作思想的传播,而是思想的传播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变迁密切联系在一起。从三十年代到政治化时代,经历了思想传播到政治注释;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开始突破对《自然辩证法》的僵化、教条认识,这无疑也是对思想解放的推动;进入八十年代,展开了对《自然辩证法》的真正学术研究,这种学术研究也是思想解放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突破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的结论,同时也展示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传播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6.
文化问题漫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热”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八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我想,思想解放和文化讨论热潮定会被记上光辉的一页。八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文化问题的讨论热潮?是偶发的现象,还是人为掀起的?全国报刊刊发了上千篇论文,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潮,犹如狂飙巨澜,撼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和知识界,席卷神州大地;在现代革命史上,科学和民主仍为思想解放的旗帜。但现在应如何认识、评价、继承五四的科学精神,我们还需作一番历史及现实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有关全球经济的论战中,“增长有益”通常被视为真理。大多数人认为,增长促使财富增加,对贫穷发展中国家而言,财富自然是多多益善。不过,如果进一步加以考察和探究,人们或许会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思潮中的"科学大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卡尔事件”后,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后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科学大论战”。这场论战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科学元探夸大了科学实践的社会维度,也反映出了两种文化的新对抗。解决这场论战的关键在于调整好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内容与社会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与<新民丛报>围绕着革命与改良展开的论战,是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场引导民众从改良主义迷雾中醒悟过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论战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此外还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发展.五四时期<新青年>与封建顽固派报刊围绕着新旧思潮展开的激战,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解放战争时期<新华日报>与<中央日报>、<大公报>围绕着和平与内战展开的较量,让广大人民群众看清了谁在挑动内战、谁在维护和平.有力的配合了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并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思想大解放带来的三次大飞跃,阐述了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还对面向新世纪解放思想应从多个层面去进行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岚《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第一次依据两个重要文化现象———《神州集》的出版与美国唐学会成立将唐诗西传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对文本误读与唐诗还原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述在多种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展开,作者在深刻理解英美诗歌情韵的基础上对唐诗西传史作了周详的描述。著作融贯中西文化,体现出深思明辨与学术首创性,是全面系统研究唐代诗歌传播的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13.
要明确台湾对中国的意义,就必须具有更广阔的视域。台湾地处西太平洋航道的中枢,是扼守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从清代后期海防大讨论后,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就成为了清延及重臣们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也一直延续至今。在对台湾在海洋世界中地位的认识中,尤以日本和美国为典型。通过对此问题的叙述,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维护国家主权,要成为新世纪的强国,中国就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重大影响,也引发了广泛的争鸣,针对论争作出梳理,就两派主要代表人物钱中文先生和董学文教授等人的总结性论文深入分析,据当下语境得出文学的特性是审美,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并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解放区农民翻身有两种类型——被动式翻身和主动式翻身。解放区文学文本呈现了翻身农民复杂的思想冲突及其心态嬗变过程。马加的《夫妻识字》、孔厥的《受苦人》等作品体现出一种迥异的、可贵的精神翻身与人性解放意识。从农民如何获得彻底解放的问题意识出发,联系当代现实,反思解放区农民翻身解放的局限性可知,农民在政治翻身和经济翻身之后,继而在精神文化、思想意识上翻身才是一种走向终极意义上的解放,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封建道德、地主威权等“他者”依附性阴影,建构现代主体的独立人格,达到“人的自身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