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耳”来看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和隐喻长久以来都只被人们看作是两种修辞方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才被上升到认知方式的高度,并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二者在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概念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引起了国内外认知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耳"的语料出发,研究"耳"的相关语料所体现出来的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证明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即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存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转喻相比隐喻在人类的认知上更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思维是隐喻性的,人们常常借助隐喻认知世界。因此,概念隐喻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概念隐喻系统中,居于最上层的事件结构隐喻的映射包含了下一层的概念隐喻的映射。本文从事件结构隐喻的层次,分析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经济是人"的映射模式,凸显经济领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也表明了事件结构隐喻能够系统有效地解释经济事件的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隐喻认知观认为,隐喻本身是一种语言现象的客体事实,同时又是某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的存在特质。作为一种概念体系,隐喻意义的建构是人类语言发展、交流的根本,但隐喻意义的理解和认知并非瞬间、片刻的随意假想和猜测,而是从人类认知语境的视角出发,完成内心所创造的一种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折射反映过程。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来看,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首先是对隐喻参数的识别,然后再明确说话人、听话人双方都互明的认知语境,最后才能达成隐喻意义的建构,完成隐喻意义的推导。  相似文献   

4.
N+N复合词在英汉语言中是一个常见的构词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从单纯的语义学角度转向了认知语义学。文章根据Benczes提出的基于概念隐喻或概念转喻或基于两者而创建的N+N英语复合词,对英汉的N+N复合词作了对比,说明了汉语N+N复合词中的修饰成分或凸显成分同样存在着隐喻或转喻,也说明了人们的认知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点。  相似文献   

5.
对Wisniewiski的二元处理概念合成理论进行了介绍并运用,分析了"N1+N2"偏正式结构的认知机制,阐释了关系联结和特征映射处理机制是作用于该结构概念重新整合的重要机制。同时,进一步地从概念合成的角度阐释了汉语"N1+N2"偏正结构的相关歧义理解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隐喻现象是人类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本文从"水"的隐喻角度入手,通过中西"水"的隐喻的相关语料,来探讨"水"隐喻认知的个性,并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普遍存在的基本而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而隐喻又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喻具有文化认知的本质。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从"重视一词多义"和"通过隐喻构建文化语境"两方面探讨了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方式,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是将具体、熟悉的始源域映射到陌生的目标域,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来理解陌生、抽象事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常是以己来度他物,本文根据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究了"手"英汉概念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要投射到认知及情感域;表示味觉效果的形容词"酸","甜","苦"和"辣"主要投射到人物/情感/其他感官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中英味觉范畴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其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有力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的意义,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文广告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验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内部的领属关系又可分为典型的领属关系与非典型的领属关系。文章重点探讨了非典型领属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如领属结构中存在隐喻,指称义的虚化等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喜福会》隐喻意象的分析,根据隐喻主题建构功能,提出在小说叙述结构中贯穿了由一个中心隐喻和大量衍生的次要隐喻支撑的"失散"———"回归"主题。这一主题是身处东西文化夹缝中美国华人群体文化处境的一种隐喻,同时也表征了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它代表了美国华裔从与母语母国的疏离和由此引发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散",到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逐渐被唤醒和"回归"的历程,也象征了普通人的人生轨迹,使本文具有了广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有+VP”1和“有+VP”2二者存在区别:“有1”是动词,VP1只能是少部分单双音节动词,担任“有1”的宾语,“有2”承担三种语法功能,VP2不受音节或性质的限制,结构类型丰富。“有+VP”2结构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有”的隐退与“了”的出现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了”的专职身份使得“有+VP”2格式在主流语言中隐退。“有+VP”2复出受方言、外来语、传媒、语言机制、自身优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阿怒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以房屋"中柱"为演绎场所的"可汝"歌舞,在阿怒人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拟通过对"可汝"歌舞体系中的建房"可汝调"的人类学分析,从被营造的场景中,层层剥离建房"可汝调"繁杂仪式表象下的民俗性外衣,从而探寻其深层蕴涵的神圣性本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出现在格式中的能产生歧义的名词小类和两个名词在格式中不同的深层语义关系,对"N1+的+N2"组合的几类歧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类是N1、N2都是表示人物或身份范畴的名词;一类是N1是表示人物或动物的名词,N2是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名词;还有一类是N1为表示地区、单位的名词,N2为表示人或物的名词。从语义关系角度指出这种歧义类别产生的条件及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所"字词组的结构类型,总结得出"所"字词组应包括"所+动"、"主(之)+所+谓(动)"、"宾(之)+所+动"、"状(之)+所+动"四种结构样式。四种结构中,"所"字皆用于动词或动词词组前;皆具有将与之结合的词或词组变成自己逻辑定语的功能,或具有将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变成自己结构定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结构皆相当于一个名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习语在英语中指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意义的相加.一般来说,习语不允许发生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变体,但事实上习语变体的可能性比预料的要大得多.英语中有许多结构不同的习语,选择“动词+定冠词+名词”结构的习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分析这类习语变体的程度、引起变体的原因以及定冠词“the”在这类习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认为指示代词“这”来源于“者”,王力对此提出质疑;经考察,“这”来源于“者”是有可能的。分析了“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近指代词的可能性。汉语史上曾经出现过“VP者·S”这种语法结构,后来“VP者·S”内部重新分析,“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作定语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19.
“在”由处所动词发展出时间副词的用法,句法上,经历了从[V+VP]到[Adv.+VP]的重新分析;语义上,经历了表“存在”→表“在……状态之中”→表“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的虚化。文章通过大量例证,对“在”跨方所一时态范畴演化过程作详尽的论述,同时讨论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过程。提出时间副词“正在”是“正”和“在”叠加使用的结果,“在”突出当前一段时间动作行为的存在状况,是时段概念;而“正在”的语法性质与“正”更接近,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位置,是时点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构式义的角度分析了N1+V1得+N2+V2句式的两种类型:结果句和致使句,并认为构式义在给句子分类时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构式义和句中动词义相互作用,构式义与动词义一致时,生成合格的句子,当构式义与动词义不一致时,构式义通过压制使动词意义发生变化,从而使动词进入句式。同时分析了能进入N1+V1得+N2+V2句式中的动词类型,解释了此类动词进入句式的原因。本文还探讨了构式语法在汉语短语和词这两级单位中的应用,并认为构式语法在构式义突显时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