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与Turbo码相比,多元LDPC码有更好的waterfall和error floor性能。该文将多元LDPC码应用于译码转发协作系统中,提出基于中断概率的多用户协作方案。各用户通过判断自己与信源节点间的信道是否发生中断,决定是否作为中继。若没有发生中断,用户先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译码,再采用多元LDPC码重新编码后发送至目的节点。仿真结果表明,当误比特率(BER)为10 4时,相比于随机协作方案,该方案在高斯信道下可获得0.3 dB的性能改善,在瑞利衰落信道下可获得0.4 dB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提出了多个输入和输出天线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中的非相干空时频分组编码方法。成对错误概率分析表明,将子载波分组与正交空时频编码结合,提出的码能获得最大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且只有较低的编解码复杂性。采用提出的编码方法,系统发射端的编码和接收端的解码都不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减小了信道估计所带来的系统复杂性。给出了码的设计准则和仿真结果,验证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提出码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L条支路最大比合并分集接收的相关瑞利衰落信道容量,推导恒定发射功率自适应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的频谱效率,并将它们与独立同分布瑞利衰落信道理论容量进行比较。数值结果阐明相关性和天线设置对瑞利衰落信道容量和自适应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瑞利衰落信道和同步多用户环境下,分别针对逐符号检测和按序列检测两种信号检测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差分跳频通信系统的误符号性能,同时做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和按序列检测方法的结合,使系统的多用户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把二维DCT变换引入传统的LS信道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DCT2/IDCT2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对具有瑞利衰落信道的典型OFDM系统仿真,该算法性能比传统的LS算法有明显提高,尤其在低信噪比时该方法对系统性能提升更为突出,并研究了该算法性能受插值方法和多普勒频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于数字HDTV地面广播的一种分辨率(MR)64QAM(正交幅度调制)方案。推导出在瑞利衰落和加性噪音干扰下MR-64QAM的误比特性能,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相吻合。为改善瑞利衰落下MR-64AQM的误码性能,必须采用级连编码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一种Turbo乘积码结合分级16QAM调制方式,该码可以在高效率的前提下提供强大的纠错能力,而分级调制可以在同一信道内支持多种业务。同时,给出了收端的分级解调和迭代译码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案的纠错性能限,并通过仿真证明其信噪比门限对于实际系统来说是非常容易满足的。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将Turbo码运用于多级调制的码设计和多步译码方法。根据信息理论,将每级Turbo码设计出不同码率,使低层码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而高层码具有较高的传输信息能力,从而提高系统传输率。对Turbo码多级调制的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误码率计算公式,并对Turbo码调制方案进行了仿真,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多音干扰的分析主要是针对跳频通信系统开展的,并且通常假设干扰是不变的。该文对TD-SCDMA系统在时变多音干扰下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考虑实际系统中干扰源的移动性,将干扰信道建模为时变瑞利衰落信道。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误码率公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移越大,系统干扰效果越差,该结果对干扰和抗干扰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快速收敛盲均衡算法。设计中采用观测信号的四阶统计量构造代价函数,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利用实时递归学习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动态调节。该算法具有镇定性,其收敛性能不会受到失真信道的影响,适用于均衡衰落性严重的信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对具有频率选择性衰落的非线性信道,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对抗码间串扰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将高效网格编码调制(TCM)应用于室内慢衰落信道下的直接序列扩频多址(DS/SSMA)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分析TCMDS/SSMA系统性能的方法。理论分析和模拟表明,在系统用户数、用户信源比特速率和伪码周期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消除并行路径和增大最短错误分支长度等适当编码方法,采用低码率TCM的DS/SSMA系统较与Ungerboeck型TCM相结合的DS/SSMA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推导出了高斯信道估计下,垂直分层空时码系统最大似然接收机成对差错概率的精确及高信噪比近似计算公式;并以高信噪比近似计算公式为基础,研究了信道估计误差对垂直分层空时码最大似然接收机分集增益及信噪比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信道估计的方差等于信噪比倒数时,信道估计误差不改变垂直分层空时码最大似然接收机所获得的分集增益,而信道估计误差造成信噪比损失为3dB。计算机蒙特卡洛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空时频分组码,通过分析其成对错误概率的Chernoff边界,揭示了多径时延特征影响空时频分组码性能的根本原因,给出了在快衰落信道中空时频分组码设计方法。并在ITU-R M.1225建议的车载信道模型下,利用仿真评估了空时分组码、空频分组码和空时频分组码在快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快衰落信道中,空频分组码性能优于空时分组码;多径时延特征是设计适合快衰落信道中具有最大分集增益空时频分组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多天线高斯信道最佳容量的基础上,推导出在Nakagami和Weibull衰落下,采用分集技术的最佳信道容量的数学表达式。数值模拟表明信道容量与衰落程度和分集的性能有关。对于相同的平均信噪比,两种衰落信道容量随衰落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衰落程度对Weibull衰落信道容量的影响较大。对于相同的衰落程度,在平均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选择性分集比未采用选择性分集得到信道的最佳容量大。并得到了采用切换合并分集技术Weibull衰落信道下的最佳切换门限。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般的相关检测天线选择系统,分析了Rayleigh衰落信道接收端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发送天线选择(AS)系统的误符号率(SER)性能,给出了数值积分形式的理论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理想或有误差的信道信息下,理论结果与实际的仿真结果都保持了一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SNR)区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程度比增加天线数目更能提高天线选择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无线信道中,衰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分集技术是对抗衰落的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利用信道编码,通过在两个码字间进行简单变换,将每个符号的信息分散到两个码字中,同时也将衰落的影响分散到两个码字中,从而获得分集增益。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使信道编码,特别是采用概率译码算法的编码(如LDPC编码),纠随机差错的能力更强,能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获得时间分集增益,带来系统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多址干扰是CDMA系统中较为突出的干扰,利用多个用户信息的干扰对消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这种干扰,而干扰对消技术的实现需要信道的衰落估计。该文介绍了信道估计技术及多用户检测技术,并通过数值分析说明用户数及信道估计偏差对多址干扰对消技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多址干扰下,MIMOWCDMA系统发射端采用空时分组码和卷积码、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天线分集和软判决译码方案的误码性能。使用Q(x)的另一种数学表达式和信干噪比的矩生成函数,推导了Nakagami-m衰落信道上存在多址干扰以及发射端发射不等功率下,卷积编码系统的成对差错概率和误码性能联合限。讨论了在各种编码方案下空间路径分集接收机的误码性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组合空间分集和卷积编码能显著改善MIMOWCDMA系统的误码性能。分析结果适用于MIMOWCDMA系统的上下行链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