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频繁的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基于跨期效用的数理模型,分析贸易摩擦对企业投资的直接影响以及信心变量对影响效果的放大效应,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投资产生了两轮不利冲击:第一轮为贸易摩擦通过提高关税、降低市场份额、拉长企业回款周期、加剧汇率波动对企业投资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第二轮为贸易摩擦伤害了企业家信心和银行家信心,导致贷款申请额减少、劳动力投入下降、信贷配给增加,对企业投资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放大了贸易摩擦的负效应。建立包含贸易摩擦、企业家信心、银行家信心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反事实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虚拟冲击抑制信心变量的传导路径进行统计检验,并与常规SVAR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信心变量对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存在放大作用。据此建议稳定企业家信心与提振银行家信心,增加企业投资,以降低贸易摩擦对企业投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现状、产生原因和对策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就贸易摩擦现状而言,两类贸易摩擦的增幅、涉及金额与产品类型、征收反倾销税的比例以及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和领域不同;就贸易摩擦的原因而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限制性条款的影响、中国威胁论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产生两类贸易摩擦的共因,至于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还有其独特的成因;就贸易摩擦对策而言,从宏观政府、中观行业与微观企业角度探讨了两类贸易摩擦的共同对策,并对每类摩擦提出了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迅速增多已经成为中国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以执行乌拉圭回合协议为核心内容的这一轮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经济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其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诉求的反映。中国应当充分了解并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后发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而与原有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后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作为一种人为因素,成为了贸易摩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支持贸易和产业政策的一种重要理论就是战略性贸易的理论。本文将从总结战略性贸易的有关理论支持开始,先回顾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随之而来的美日贸易摩擦,再对比中日的相关情况,最后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摩擦问题得出结论,即:中国现阶段的目的是“追赶”而非“争夺”,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够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抓住机遇,把握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温,对积极扩大开放的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整理美国宣布的“500+2 000”亿美元关税所涉及的具体产业,探究了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对以成都为中心的区域整体经济情况与相应优势产业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成都经济与各项产业可能受到的冲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在于贸易失衡,根本目的在于美国要遏制中国的持续发展,因此贸易摩擦将具有长期性,未来会向中高端产业集中;贸易摩擦对成都的整体经济状况影响有限,对成都部分优势产业短期会造成阵痛,但是长期会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推力。成都应推动企业逐步推进产品品牌建设,提高贸易产品的质量;应加大科技投入,用创新来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应优化贸易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提高货物贸易中的服务附加值,支持重点企业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日益提高和出口竞争力的逐步增强之际,却遭遇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当前的国际贸易摩擦具有数量居高不下、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三个新动向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相关国家经济和战略意图,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国际产业结构不协调是国际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的深层次原因等,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应采取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熟悉和掌握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建立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的国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已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出现了反倾销、实施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三个新动向.究其原因,主要由相关国家的经济和战略意图、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国际产业结构不协调等因素所致.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应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投资发展战略,熟悉和掌握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国的贸易救济体系,建立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面临贸易摩擦之根源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正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与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伴随的,是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和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中国遭遇的频繁的贸易摩擦,是在世界贸易摩擦高发的背景下发生的。世界贸易摩擦频繁产生的根源构成了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外部根源,我们自身的因素则构成了贸易摩擦的内部根源。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虽然目前全球经济有企稳回升迹象但全球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某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更是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在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持续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因此,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对两类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和对策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增多,这种状况对中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威胁.特别是WTO后过渡期的来临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迫切需要我们加紧对贸易摩擦的因应策略的研究.文章从贸易摩擦本身入手,在分析贸易摩擦的内涵与其在WTO后过渡期的新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和探讨了建立和利用有效磋商机制作为中国应对之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使我国经济贸易面临严峻挑战,人民币汇率波动及贸易壁垒将常态化地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文章基于HS分类原则,选取WTO等机构的贸易数据,通过构建BEER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程度;通过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及贸易壁垒双因素对我国出口行业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失衡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税和非关税构成的贸易壁垒与人民币汇率失衡双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对不同出口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失衡与非关税壁垒双因素对大多行业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失衡与关税壁垒双因素对不同行业影响的正负效应及程度大小有异质性.因此,建议通过运行逆周期因子等完善人民币汇率自我修正机制;通过引导出口企业了解使用外汇衍生品等促进外汇衍生品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海外仓"建设及深耕RCEP框架下的东盟十国市场等实施出口行业差异化贸易策略;通过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等加快出口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双循环,实现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外贸依存度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2004年高达70%。由此引发的风险主要有贸易摩擦频发、贸易市场高度集中、能源和战略资源进口加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进口增多等。为此,需要在营造公平贸易环境、推进市场多元化、重视能源安全等诸多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PUA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开放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并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处于稳态时,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最优关系。以此为基础,选取1985—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相关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滞后四期)、金融业R&D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国有金融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率和人力资本积累率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而人力资本积累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呈随时间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并以各种形式和新的特点表现出来。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必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金融危机下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化解贸易危机和贸易摩擦,保持贸易大国的良好形象,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7年以来,中美两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经贸摩擦,对两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杂志从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差距、美国总统大选等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学人对中美经贸关系及经济发展差距的认知和判断。调查发现,经济学人认为虽然中美经贸摩擦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中美两国的经济互补性仍很强,贸易增长空间较大,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合作与竞争并有。经济学人预判,今后20年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8%和2.1%,中国将于2034年追平美国经济总量,将于2043年追平美国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将于2072年追平美国人均GDP,实现赶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放慢步伐,而中国经济在危机的影响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金融危机对中阿经贸合作的影响主要有:金融危机加强了中阿经贸往来;加深了中阿之间的相互认知程度;推动了对经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为中阿贸易合作创造了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应充分利用机遇,加快合作步伐;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从互补型向战略型转变;推动合作机制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摩擦为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震动,亟需学术界在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与预判。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论证,结合历史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本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施政政策、中国的应对能力、美日贸易摩擦经验借鉴、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等5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认为,特朗普宣扬的“美国优先”和重商主义目的,会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中国在产品与要素转移方面的优势,能保证中国受到贸易摩擦带来的中长期影响较小,但导致美方损失较大;《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停滞主要是日本自身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并非美日贸易摩擦导致的;中美军事力量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也不会挑战美国,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研究表明,中国在正确的内外政策下,能够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持续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逐渐被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和贸易产业来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也是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面,临的较难突破的贸易壁垒。但是,面对全球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我国也应该理性地思考和辩证地看待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保护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作用。我国应该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研究,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环境竞争力,积极参与环境和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和绿色保障法律制度,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贸易的生态化。从人类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贸易与环境良性互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城市化经济对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反映城市化经济的人口密度和GDP密度为模型的解释变量,采用静态面板回归、工具变量法回归、两步系统GMM回归等计量方法,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经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经济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的表现更为明显。据此,我们应该着力发展多样化的城市,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