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史编纂学是一个长期受到教育史研究者忽视的领域.教育史学科自创建以来,在教育史编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编纂意识缺乏、编纂类型存在"教科书化"的倾向、编纂体裁单一、编纂类例采得到足够重视、编纂程序有待改进、语言表述有待提高六个方面.教育史编纂学应借鉴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史编纂的类型,即教育史著作的分类;第二.教育史编纂的体裁,即教育史著作不同的编写形式;第三,教育史编纂的类例,即在编纂过程中对成果处理的原则与方法;第四,教育史编纂的程序,主要研究编纂程序的基本模式、基本原则和方法等;第五,教育史论著的语言表述,主要研究教育史论著语言表述的要求、标准或原则.  相似文献   

2.
近代是急剧变革的历史时代,受社会转型的影响,近代历史编纂学所包含的编纂原则和演进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时代内涵,揭示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和价值,探讨它在中国历史编纂长河中的地位,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为建构中国历史编纂学体系提供重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语料库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词典编纂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认可.文章主要探讨了语料库在词典编纂的选词、释义、例证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语料库词典编纂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指出将语料库技术引入词典编纂领域将大大推动语料库词典学向纵深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词典编纂历史、传统和现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历史溯源与分类描写的方法,本文对日本语文词典,包括学习词典的编纂历史与现状进行描写,认为在学习词典编纂领域,日本词典编纂源于我国,同时又采撷当代英语学习词典编纂范式之长,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世界词典编纂场景中确立了自身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5.
白寿彝作为20世纪中国史学领域里极有影响力的学者,带领国内众多著名史学家,经历20个年头,编写成体裁新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把自己的学术事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其通史编纂理论体系的内容由历史观、国史分期、民族观、中国的疆域、历史文献、历史文学、编纂体例、体裁、中国史与世界史等构成。研究大通史的编纂理论体系对深刻领会白寿彝的学术思想、认识白寿彝的学术贡献都是非常必要的。白寿彝有关中国通史的编纂理论奠定了新世纪通史编纂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的识读课本在我国辞书编纂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一时期的识读课本为后世字典编纂提供了基本的文字来源;“正字”的编纂思想为历代编纂字典者所继承与发扬;文字汇编原则对字典编纂体例的显著影响;解释字词的方法奠定了辞书训释体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道教史学编纂肇自魏晋,其发展大势,则自隋唐两宋始。此一时期,除教士外,教外士宦亦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史著大幅增加。同时,道教史家打破了魏晋单一的由私家完成的编纂模式,御制、奉敕编次、私家撰修等编纂方式的出现,使史学编纂呈现多元化特征。弘扬道教;维护统治秩序;参与、记录儒释道间的融合与冲突以及促进道教史学的建设,构成其编纂旨趣和目的。隋唐两宋,道教史学编纂渐趋成熟,这种成熟也是中国道教史学迈向繁荣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规范立法活动的重要的宪法性法律,其编纂和颁布为立法法治奠定了基础,为将国家立法活动纳入法的轨道提供了先决条件。立法法编纂的背景及其历史动因在于提升立法法规范地位、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并适应全球化趋势。立法法编纂的成功与缺失同样明显,《立法法》颁布本身即为立法法编纂的最大成功;立法法制度与司法的协调性欠缺、立法法与宪法和相关组织法等法律渊源的协调性欠缺为其主要缺失。立法法编纂技术以及成文法自身的滞后性局限是《立法法》存在质量问题而受到批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破例问题是中国史学进程紧密关联的重要问题,对中国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史记》立例而又破例,开创了传统历史编纂学破例现象的先河,解读《史记》破例背后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历史编纂思想,必须要从《史记》的撰书宗旨和当时的历史情境出发,用开放的眼光来解读司马迁在史书编纂方面的创造力。在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长河中,强调史书体例纯粹性、抨击史家史法乖迁是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但是史学家在评论史书体例破例与否,一定要从历史编纂的实际出发,从历史编纂的指导思想出发,唯有此,对史书编纂破例与否的讨论才“名”、“实”相符.才曼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文汉诂》是严复为英语初学者编纂的一本语法书。从此书中,可以分析出此书的编纂特色:"以己之昭昭,启人之昏昏"为指导思想,体例上整体性和系统性兼备,内容上以汉语为参照,融汇古今中西,形成多元化阐释语法模式。这些编纂特色对当今的语法书的编纂和外语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材编纂法属于"显示完美式教材编纂法",力求显示教材已将相应领域的问题都圆满解决,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有意加以显示,甚至有意加以掩藏,故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甚或对创新有抑制作用。应采用"显示问题式教材编纂法",力求将相应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显示出来,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意念,明了创新的着力点,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词典编纂历史、传统和现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旨在根据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上的关系,为发达国家词典理论研究与词典编纂实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图。通过历史溯源与分类描写的方法,本文对英国通用型语文词典的编纂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描写,认为英国英语学习词典编纂处于世界领军地位。同时指出,对不同编纂传统下同一类型词典间的分类描写,有助于确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在世界词典编纂场景中的位置和作用,为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优化提供必需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3.
元朝历史编纂学既继承了两宋、辽、金历史编纂中的优秀成果,又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多民族融合国家对历史编纂的认知。最能反映元朝历史编纂学成就的莫过于对前朝正史的修撰和典志体史书的编纂,这两部分是元朝历史编纂学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成就所在。有元一代,产生了一批在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史学家,他们的历史编纂思想和经验是元朝历史编纂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陈廷敬是清康熙朝重臣,他领衔主持纂修的康熙《一统志》,在中国国家方志编纂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主持编纂过程中,他提出了国家总志纂修总体框架编纂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贯彻在当时《一统志》的编纂过程中,而且也成为整个清代各级方志编纂的主导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国家方志的编纂,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词典编纂历史、传统和现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旨在根据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上的关系,为发达国家词典理论研究与词典编纂实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图。通过历史溯源与分类描写的方法,对法国语文词典,包括学习词典的编纂历史与现状进行描写,认为法语学习词典的编纂汲取了现代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法国语文词典的编纂在词典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辞书编纂与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辞书编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和辞书编纂怎样满足社会需求两部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综述辞书编纂理论现代化、编纂手段现代化以及编纂产品现代化,并指出其有待提高的三个方面:一要立足本土进行理论创新,二要充分利用语料库设计编纂精品学习型辞书,三要使电子辞书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实录》记载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的历史,是中国最后一部实录体史书。其编纂的过程,同历代实录一样,存在实录不"实"的问题。《清实录》编纂中的曲笔主要有粉饰性曲笔和受权力所迫的曲笔。实录的编纂制度和史官自身缺乏直书精神是造成史官曲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词典编纂历史、传统和现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历史溯源与分类描写的方法,本文对美国通用型语文词典的编纂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考察.从发展阶段看,美国语文词典编纂经历了奉英国编纂出版的英语词典为权威——自主研编本土化的美语词典——大学词典地位的确立以及对英语词典编纂世界的影响——外向型美语学习词典的初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宋朝在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与时代相融合的历史编纂格局和特征.近年来,学术界对宋朝历史编纂学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史馆制度、官修正史、史书体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反思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总结.今后的研究应该将宋朝历史编纂学的总体特征和编纂特色,以及宋朝历史编纂学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