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结合福建省1990—2013年数据实证检验了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及技术创新在福建省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对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中介变量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福建省经济发展;出口则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这两个中介变量起作用;但进口主要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中介效应,出口则主要是物质资本积累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机理是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推动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有效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提高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无效的,也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通过综述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将知识溢出的人力资本流动纳入内生增长理论中,认为若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集聚到一个区域时,产品的种类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而当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完全分散时,产品种类的增长速度将降低到最低,知识传播的距离递减效应将减缓创新的步伐。知识溢出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方面,获得溢出效应的企业可以减少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从而加快知识的扩散,使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由公共知识的“搭便车”行为所造成的企业恶性竞争又必然导致产业内知识积累的停滞。因此,需要相关的政策来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别以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成立年限为调节变量,探究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路径的差异情况。研究表明:(1)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效应;(2)当以企业产权性质为调节变量时,在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路径中,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且国有企业尚未发挥人力资本的创新驱动作用。结构资本路径中,非国有企业的创新驱动作用小于国有企业;(3)当以企业成立年限为调节变量时,人力资本只在企业发展较成熟阶段才对创新绩效发挥显著驱动作用。结构资本仅在企业初创期对创新绩效有显著作用,而关系资本开始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是在企业初创期之后。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素,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引进、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因素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区域差异,空间异质性因素为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空间一致性因素为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因此,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逻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外有国际贸易新格局的挑战,内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利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优势来助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当下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基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从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着手探讨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我国质量型经济的发展,尤其对经济增长效率及可持续性的贡献突出;(2) o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作用存在时滞效应,即odi逆向技术溢出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3)东道国经济水平高、企业分支机构数量少、企业从事贸易销售型业务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但在稳定性方面,odi作用效果不理想;(4) odi规模扩张能提升母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强度,阻碍技术差距的扩大,并经由这些变量的中介效应来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7.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地级市、人口普查、工业企业及企业专利数据,从“城市—企业”视角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揭示了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多种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呈正向关系,基于Heckman和2SLS结合的实证结果显示城市人力资本提升1%,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约0.77%;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区域分布的城市,其人力资本会对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水平产生异质性影响;城市人力资本行业内溢出效应、行业间溢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都具有正向作用,其中行业内溢出效应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背景下,迫切需要重塑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为此,本研究围绕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创新与要素升级影响的讨论,探索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并从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性双维度加以考察。以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验证的结果表明:创新尚未成为有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结构呈现异质性、非线性特征;劳动力要素结构转换的成本上升效应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本地市场效应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作用存在差异,人力资本效应通过与创新因素的耦合发挥显著影响。因此,新时期区域发展动力转换的政策体系设计,应根据区域发展阶段特征、要素禀赋动态变化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资源环境约束的增长核算框架下,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和生态消耗三大经济增长源泉的贡献度,按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资本、能源、劳动,而全要素生产率、CO2排放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负。这也表明,我国现行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亟待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转换经济增长动力。通过对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因素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制度因素则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要加大教育投入和R&D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水平,以技术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另外,要通过优化环境管制政策,健全环境标准,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资本积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进而得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地区失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溢出和企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技术溢出和企业集聚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以解释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在提出的全面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区域的生产率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对生产率提高产生直接影响,而企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和创新网络产生的市场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生产率提高产生间接影响,两种影响最终使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创新水平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理论推演、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创新传导路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创新中介效应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引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间接效应的差异;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主要是通过创新的遮掩效应反映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欠发达地区以模仿创新为主,主要是通过创新的中介效应反映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由此提出政策建议:区域联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二者交互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基于1981-2010年度的中国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对内外部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积累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尤其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出口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源性驱动势头十分明显;劳动力投入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最后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规律性认识,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一直没有确定的结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随着选取的指标、数据、行业等因素的不同而得到了各种不同的结论。文章应用DTI(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网站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网提供的数据,在充分分析数据特征的前提下,应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小企业创新的力度较大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中国为了提高整体技术创新的水平,应该重点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加以扶持。  相似文献   

15.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所引起的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投资均能促使经济增长内生化.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隐含着极为重要的公共支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可以通过促进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知识积累程度和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显著增加地区经济韧性,且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调节效应显示,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受人力资本的正向调节;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只有当人力资本达到一定数值时才能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增强作用具有溢出效应,技术创新不仅能提升本地区的经济韧性,也对临近地区的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建议促进经济韧性发展,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着手,激发经济活力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创业板上市的20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0-2013年财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企业自有资金水平、企业规模、人力资本等3个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正向相关关系;(2)盈利能力对研发投入强度产生反向相关关系;(3)技术创新能力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效果不明显。根据本文研究的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合理增加企业规模;(2)规范市场披露机制,优化企业研发信息;(3)加大高素质人才的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文章采用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Malmquist-DEA生产率指数对中国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1993—2011年中国29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能源效率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和创新水平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这表明能源效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在于人力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和创新三个方面,其中创新是能源效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空间结构高级形态——城市群的框架内,基于 2000—2012 年市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心城市发展对外围城市经济增长的溢出或极化效应,结果发现:(1)针对十大城市群 136 个城市的分析证实,中心城市发展对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正向溢出效应;(2)针对不同城市群的分类分析发现,中心城市对外围地区的影响会出现 U形关系,如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北京的发展在 2007 年之前抑制了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而 2007 年之后转为正向溢出效应;(3)城市群内部结构的异质性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的双中心结构对外围城市的共同影响较单个城市更为显著。此外,研究结果还证实以受教育水平衡量的人力资本对以熟练劳动力为主的低端制造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低,政府规模对市场投资相对不足的中西部地区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与规模经济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学习曲线、技术创新的关系,揭示了技术创新是规模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学习曲线和规模经济同时存在并引起平均成本的下降。指出在市场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扩大规模会使其失去市场应变的灵活性,而应以分散风险为目的,同时进入其他事业,通过转包,战略联盟等联系获得范围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