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恩格斯科学无神论是19世纪上半叶产生的科学形态的宗教观,其生成和确立过程交织着恩格斯对以往宗教信仰和各种宗教理论的检视性反思。恩格斯科学无神论阐明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的派生本质即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确立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关系,在科学和无神论的一致性上对宗教神秘主义和“唯灵论”进行批判;厘清共产主义与宗教原则区别,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无神论的论证。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完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进行科学化的表述;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宗教的演化规律,首次对宗教发展进行细致划分,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研究引向深入;在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恩格斯科学无神论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与宗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河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宗教实际工作和宗教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问题。该文从民族地区宗教的实际和发展特点出发,就现阶段我国宗教管理问题上存在的一些新问题,从理论认识和实际工作两个方面作了客观具体、科学的分析,对如何加强民族地区的宗教管理提出了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宗教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地存在着 ,并将继续存在下去 ,就在于宗教自身有着为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及其社会作用。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全面研究和阐明宗教的社会作用问题 ,是宗教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宗教的社会作用是多层面的。其主要方面有宗教的政治作用、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宗教的文化传播作用和宗教的社会交往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其晚年的五封书信中深刻地剖析了教条主义者的错误及其危害,阐明要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唯物史观;坚持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统一,阐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坚持理论的与时俱进,提出并阐释了历史发展的"意志合力论"和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有机统一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坚持和完善唯物史观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确把握宗教问题的四重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正确把握宗教问题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辨证地看待,全面地把握。从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宗教并未在现代化进程中衰弱,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宗教问题的放大效应等四个角度看,必须对当今世界的宗教问题进行理性的透视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让信仰与理性各得其所——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两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既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独立、促进。但在传统的观点中,往往夸大对立冲突的一面,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势不两立的。其实,科学与宗教的和平共处是两者关系的主流:宗教生活不仅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宗教还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同时,宗教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包含着科学的内容,宗教信仰对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居住正义问题是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议题,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式经验分析到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叙事的发展转化。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宅短缺、工人居住环境恶劣及城市空间隔离等居住失义现象,恩格斯认为,居住失义现象的历史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具体包括衍生的城乡关系历史巨变、城市化与相对人口过剩、城市建筑用地的地租规律等三个方面。基于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实现居住正义思想的批判,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失义的超越路径。恩格斯的居住正义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宗教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性地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目前当代中国宗教工作研究在基本概念阐释、宏观历史考察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应时性到学术性的发展趋势,地方文史档案挖掘、跨学科研究模式受到空前重视,但宗教工作诸概念辨析、宗教工作反思、地方宗教工作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悠久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这一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人们既熟悉又陌生,许多人觉得它很神秘。宗教之所以能长期持久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它的有些特殊功能和作用是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不能代替的。研究宗教这一社会现象,要从宗教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要从特定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考察,要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中深入探究,就能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过“本质”一词,其含义有两类:一是把本质当作事物本身、本性、一般、实体、实质、类、共性及特质的同义词来使用;二是把本质当作形式和现象的对立面来使用,认为本质与形式或现象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宗教思想研究中曾14次使用“宗教的本质”这一短语,他们在晚期的几本著作中正面表述了他们的宗教本质说。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中国宗教学者高度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宗教本质说,力图诠释、阐发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整合马克思和恩格思的宗教本质说使我们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本质”这个概念,他们有关宗教本质的论说也遵循着本质主义的思维路径,因此他们对宗教本质的揭示不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我们今天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时候仍恪守本质主义的路径,其结论也不能达到辩证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问题,对于我们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把恩格斯的《起源》作为对之科学解决的标志,这是正确的。但在这之前,还有先一步的研究。马克思在他的晚年笔记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具体思想,尤其是以两种生产为方法论和以社会分工为基本思路,使恩格斯的《起源》深受启迪。本文试图深入揭示马克思晚年笔记与《起源》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逻辑联系,从而有力地说明对私有制、阶级、国家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开始于马克思晚年笔记,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引向更深层次。  相似文献   

12.
100年前,恩格斯在他晚年的精心之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它一直是我们哲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至今它也不失其应有的价值。但是,任何理论观点总是历史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国内长期以来认为科学与宗教是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两个范畴。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的科学与宗教研究开始兴起,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了认为科学与宗教存在良性互动、宗教对科学具有积极影响的学术争鸣。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逐渐不再抽象地研究科学与宗教问题,而是具体考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复杂互动,并且就科学与宗教问题提出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见解。受制于当时国内科学哲学和宗教哲学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史学的进路。但从史学视域反思这一时期的科学与宗教研究,则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多仍然存在着史学观念和史料学方面的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4.
浅析E.弗洛姆人道主义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弗洛姆是现代西方著名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他通过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而建立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贡献。在其伦理学体系中,宗教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弗洛姆从人的精神需要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的根源和定义,划分了宗教的两种类型,揭露了现代社会宗教异化对人造成的危害,并积极探索建立人道主义宗教的具体对策。他的思想既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潘显一、冉昌光两位教授主编的《宗教与文明》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指导,从宗教学、文化学的一般理论;宗教对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宗教与哲学、伦理、科学、艺术、民俗等关系;宗教与民族关系等四大板块,几个不同维度来展开论述,对宗教与文明这两大系列的交汇和交融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使我们在事、史、论三方面的交汇处来透视宗教这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这的确是探幽明于平安,擢新论于玄理。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形态的宗教伦理学,则在塑造民族传统道德和精神气质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即使在高度倡扬科学理性的今天,宗教伦理在人的精神领域仍然占据着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位置;宽容原则和对话原则是处理宗教领域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科学是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认识路线。从宗教与科学的相融、磨擦、分离、对话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 ,二者的关系极其复杂 ,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科学不是万能的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向度。宗教与科学各有其自己的问题域 ,二者是影响人类的两股作用不同的最强大的普遍力量。随着历史的发展 ,二者的关系会呈现新的形式、包含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西方学界存在着三种观点:冲突、分离、正相关。20世纪中叶,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发生了从"冲突"论到"正相关"论的范式转变。在科学与宗教研究的科学史考察进路中,可以看到从罗素到默顿再到霍伊卡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西方学界提出了种种模式用以解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尽管这些解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内涵,但是这些抽象性的解释模式不足以概括说明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整体历史内容与实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既可以充当科学发展的助推剂,又可以充当科学发展的抑制剂,这些不同表现受制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内容,因而具有了不同的历史本质.  相似文献   

20.
辛世俊 《南都学坛》2002,22(2):93-9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研究现阶段我国宗教问题及其规律提供了思维的坐标。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使我们不能客观地分析宗教的根源 ,不能全面地界定宗教的本质 ,不能正确地评价宗教的功能和作用 ;不能科学地预见宗教的消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的主要问题是 :宗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和发展问题 ;如何认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如何对待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问题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的基本规律是 :宗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规律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影响宗教发展的规律 ,依法加强对宗教的管理、保证宗教健康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