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0年12月到1924年7月,周恩来在旅欧期间,深入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人运动,“推求比较”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积极参加留法勤工俭学的革命斗争,最终确立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旅欧共青团和旅欧国民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高度关心重视青年人的成长成才问题,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关于青年科学的、系统的思想理论观点和体系。从南开求学时期开始萌芽,到留学日本、旅欧期间初步形成,再到旅欧归国、解放战争结束时期得到发展,在建国以后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周恩来青年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周恩来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青年进步的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将引领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1920年到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赤光》杂志是他与当时在欧的进步青年创办起来的。《赤光》是手工刻写油印的刊物,现在在法国里昂市图书馆尚存有17期。周恩来、王若飞、李富春、邓小平、瞿秋白、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综观其早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也不愧是中国宣传和坚持历史唯物论的先驱。周恩来唯物史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中学时期萌生,留日至五四时期初步形成,旅欧时期臻于成熟。这是同他在革命实践中的艰苦探索、理论上的勤奋学习分不开的。本文拟就周恩来在早期革命活动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旅欧文集》(天津市人民图书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周恩来同志早期革命实践的珍贵历史文献。文集收集了二十年代初周恩来同志旅欧时期撰写并寄回国内  相似文献   

6.
这首七言绝句,系孙炳文烈士的夫人任锐同志,由重庆赴延安途中所作。时在一九三八年。孙炳文烈士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怀着改革社会的志愿,和朱德同志结伴旅欧,寻求革命真理。一九二二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德国,经周恩来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便把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献给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孙炳文同志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党的工作,积极参加了周恩来同志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报告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而兴盛于三十年代,这个论点是为人们所公认了的。报告文学的研究工作者也定周恩来写的《旅欧通信》是我国报告文学早期的力作。不过我认为周恩来对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贡献却非始于《旅欧通信》,他赴欧留学之前,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时写的《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就是毫不逊色于《旅欧通信》的报告文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代初期在法国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在我党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周恩来同志是旅欧支部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这期间从事的革命活动,为我党创建初期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经过了一个比较长期复杂的过程.他在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救国救民、"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南开学校读中学时,奠定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素朴的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基础;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找到并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夕回国,在革命斗争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初步树立了唯物史观;旅欧时期,1921年春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秋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民主思想,是周恩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的瓦主思想,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萌芽,在旅欧期间形成的。周恩来民主思想的特点有三:(-)批判地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二)民主思想与公仆意识;(三)以普通人身份和各方人士民主协商。周恩来瓦立思想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更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总理。他的伟大贡献在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重点。但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周恩来研究取得巨大成绩,并出现新的突出领域。笔者以近十年来周恩来研究突出领域的新成就为综述,以求为进一步推动周恩来研究的发展做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旅欧少年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上,"少共"广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战胜了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组织上,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先进青年转向了共产主义事业,其中,大多数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是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他就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地进行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所述的只是周恩来同志在五四和党的创建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革命活动,但是,仅从这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到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辉形象以及他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所作的不朽的业迹。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人生哲学根源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追求,也得益于中国儒家文化的流风余韵.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文化对周恩来人生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论中国人民的抗战爱国精神刘德军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周恩来,在领导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伟大革命斗争中,亲自执笔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和讲演辞,高度颂扬...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党史资料征编工作者,近年来笔者有幸从陈声煜烈士家中保存的革命遗物中,发现四期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旅欧周刊》。这四期《旅欧周刊》是:1921年5月21日出版的第80号,1921年7月9日出版的第87号,1921年7月16日出版的第88号,1921年8月6日出版的第91号。陈声煜是第十五届旅法勤工俭学生,与周恩来、傅钟、郭隆真、张若茗等系同届同学。上述四期《旅欧周刊》是烈士旅法勤工俭学期间,从法国寄回湖北汉阳城内老家(三槐岭37号,今武汉市汉阳区棉花街81号),供家中亲属阅读的。据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辑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介绍:《旅欧周刊》为旅欧华人团体——旅欧周刊社——编辑出版的四开张华文周报,每星期六出版一期,每期四版一张,在法国巴黎编辑发行,1919年11月15日创刊,主编为周太玄(后改为愚公担任),主要撰稿人有李石曾、王光祈、曾琦、华林、愚公等人。该书编者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全面阐发了其内涵,即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求同是存异的要求,和平共处是求同存异的旨归,并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求同存异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列宁妥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周恩来富于调和的天性.周恩来提出了“把外交学中国化”的任务.从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到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提出、内涵的全面阐发和具体化,充分显示着周恩来为“把外交学中国化”而做出的努力及其贡献.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人格精神、经济建设思想、民族思想、外交策略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的研究重点。进入新世纪,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广大学者对周恩来及其思想进行了不懈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相区别之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周恩来选集》下卷收辑了周恩来同志在革命胜利后的主要文稿和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根本精神。周恩来同志在分析、研究、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问题时,都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经济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中经济理论方面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入研究周恩来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就周恩来经济思想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概括,认为注重实际,尊重科学;周到细致,讲求联系;把握关键,总揽全局是周恩来观察、思考和处理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亦是周恩来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具体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则是周恩来经济思想的基本方法,对于准确、贴切、客观地认识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及其发展过程,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