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不久,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出现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缓解我国能源瓶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进步与能源替代、结构调整、生活能源消费及商品进出口结构。这几大因素对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瓶颈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以及污染排放问题的根本出路,税收激励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我国现行税制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小,应完善现行税制,加大税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区域性、时段性能源供应偏紧时有发生。究其根本,主要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的深层次矛盾引发的能源需求过快增长。分析影响能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障碍和能源供应偏紧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能源行业必须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处理好增加能源有效供给与加强需求侧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以保障能源持续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进入重化阶段,能源消耗迅速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此种形势下,大力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论述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缓解我国能源瓶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不久, 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 GDP增长速度, 出现了电力、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本文针对能源紧缺的现状, 重点分析了缓解我国能源瓶颈的五大因素及其在当前降低能源消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安全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证分析显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放大了能源供需矛盾,特别是石油的供应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难以满足我国小康社会对优质能源的要求。需要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能源政策,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证能源供应;开发清洁能源,提高核能比重,保障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不断出现的电荒是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真实反映,如何有效地解决居民生活用电与社会发展用电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开源与节流是不二的选择。我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火力发电对气候及环境的破坏太大,我们要不断地开发其他的发电方式,以逐步替代火电。《可再生能源法》中提及的风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循环利用的能源,是良好的替代能源,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今能源地缘政治的基本特征是:能源供应国获得不对称的权力与影响,能源民族主义日益增强;能源消费国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同源油气资源而追求相对获益,推出所谓的"中国能源威胁论";美国作为最大能源消费国,虽然是国际能源体系中的唯一霸权国,但并没有为国际社会带来稳定能源供应这一公共产品,反而加剧了国际能源体系的动荡不定。正是能源地缘政治中的这些现实状况对国际能源安全构成了真正威胁。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内的石油需求市场、供应、资本的多元化,显示世界能源格局已拉开了新一轮大调整的序幕.世界主要强国纷纷出台了本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严峻,我国必须尽快实施部署"重组、开源、节流、重储、保运、合作"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改革形成的新业态。2016年,国家正式提出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川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不仅具有资源、区位、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当前,川渝两地建设能源互联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电网一体化程度有待加强、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川渝地区应牢牢抓住国家支持能源互联网建设、川渝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的机遇,积极采取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破能源关键技术、全面完善政策体系和建立有效交易机制等措施,联合构建贯穿川渝的能源互联网系统,为我国能源转型升级贡献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依据1980-2011年我国GNP和资金、劳动力、能源投入的数据,基于扩展的C-D函数模型定量描述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构造了不同能源、不同程度供应短缺下所导致的国民经济损失模型。据此模型对我国煤炭、石油及核能、水电等能源分别在能源供应短缺1、3、6个月的情景下国民经济的损失进行了测算,该结果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阐述了清洁能源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从清洁能源的概念入手,指出了发展清洁能源的意义,剖析了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清洁能源发展的评价模型,最后指出清洁能源的发展存在着亟需寻找替代原料、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经济性难以解决、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能源全球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能源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采取"孤立态度"。为全面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能源经济安全以及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代表的能源环境安全,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更加活跃。能源环境安全的现状与困境深化了参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而在能源合作的过程中,能源企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主体在国际合作中应该对自身的环保义务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平台,进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能源企业自身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资源,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本文首先梳理和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情况,从时间、地域、供应结构、消费结构等四个维度分析了能源供需的特点。其次,基于供应能力和需求总量展望了未来能源供需前景及问题。最后,以能源结构调整为视角,阐述了破解我国能源供需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争与合作:中美关系中的能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充足的能源保障意味着经济长期增长获得了稳定的动力来源,能源因此成为显示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硬通货,国家能源政策随之也带有战略含义。在日益相互依赖的当今世界,中国能源供应的外部环境无法摆脱美国因素,美国也无法忽略中国能源需求激增衍生出的外交、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能源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要求两国合作应对,共谋双边关系大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能源治理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并有了一定发展,主要表现在相关机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全球能源对话的逐步展开。全球能源治理的发展源于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的变化,包括能源供应格局的改变、能源资源争夺的持续紧张、国际能源市场的动荡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博弈的加剧等。未来全球能源治理将面临着世界经济的低迷增长、中东油气地位的下降、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的持续大幅增长、现有能源治理机制的功能缺失和某些大国参与治理积极性的缺乏等一系列挑战,这将使全球能源治理形势更加复杂,其前景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能源转型旨在将传统的以化石能源和核能为基础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这一转型的最新表述集中体现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德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能源转型"方案中。该方案确定德国将在2022年前完全淘汰核能,并明确了直至2050年的能源目标。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德国能源转型正在有序推进,而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不同目标之间存在着潜在冲突以及过早"弃核"带来的问题。德国能源转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持续,还试图引领以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主的新一轮竞争,从而助推德国经济,确保德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当今能源供应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两大因素的加速发展,致使全球能源供求出现新的竞争格局,能源效率提升、非常规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构成了当前和今后国际能源转型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需求结构,能源来源多元化多级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全球能源发展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多元多级化发展方向,导致全球能源体系不断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角色突出。然而,中国在能源发展的三大技术路径和方向上既有不足也有优势。对此,应补齐短板,巩固优势,引领发展。中国在国际能源转型进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保障。日本是世界第三大能源进口国,其维持经济发展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小泉纯一郎入主日本内阁以来,其政府着力推进在中东、中亚里海、非洲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能源外交”,制定使日本能源进口多元化,保证日本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的国家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凸显出小泉政府独特的“能源外交”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革命与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排CO2的紧迫形势下,世界出现了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的潮流,强化节能和能源结构低碳化已成为大国能源战略的共同选择.我国当前工业化阶段能源需求较快上升的趋势,也带来严重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局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我国新形势下的能源战略要有创新的思路,要引导和调控需求,大幅度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益,同时加强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等低碳能源,促进能源体系清洁化和低碳化,并且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以多元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因此,为实现我国能源发展高效、安全、清洁、低碳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能源体制和市场机制改革,转变发展观念,顺应世界能源变革潮流,增强低碳发展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