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关于学校共青团2016年重点推进的工作,是高校共青团为融入人才培养建立的新体系。在深入分析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行的背景和优势后,阐释高校共青团融入人才培养新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的路径,使第二课堂成绩制度的推行真正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新体系、新堡垒。  相似文献   

2.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 安徽某新建本科高校为例,针对原来第二课堂存在的不足,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体四级六重”的内容体系和保障、实施、平台等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度融入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一项举措。对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区域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掘区域内的优秀民族文化和"非遗"资源,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和联动,促进第二课堂课程内涵化、特色化建设,探寻第二课堂特色课程建设新路径,为优秀民族文化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第二课堂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作用愈加突出.为了更全面了解国内高校第二课堂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梳理了1983-2020年间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第二课堂”为主题的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作者、机构、关键词分布、聚类状况和突现规律等角度对数据源进行聚类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发现:我国对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第二课堂内涵、理念和育人功能、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第二课堂体系建设与管理三个方面,其中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是该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研究的根本基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以来,各地高校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广东高校共青团通过加强与教育部门联动、开展摸底调查、梳理明确改革任务清单等举措,在破解高校共青团"四缺"问题、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等方面已经取得实效,但在改革攻坚凝聚合力、团员先进性建设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具体问题上仍需精准施策,继续纵深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6.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新理念.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需要深度整合高校育人的资源载体,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再造.高校基层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育人功能,从思想政治引领、"枢纽型"组织塑造,文化"小生境"建构等方面加以改革,提升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发挥基层团支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要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共青团工作实际出发,构建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体系,强化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共青团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加强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共青团组织工作新格局,从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增强共青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备受政府、社会重视,高校正积极营造创新文化、优化创业教育机制,努力成为社会创新之源。团中央重点改革工作"第二课堂成绩单"不仅仅是一张"成绩单",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学校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信号,二者在政策支撑背景、组织过程及内源耦合上具有相似性和相通性。"第二课堂成绩单"可成为全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且直接的工作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释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理念,并以高校二级办学单位院(系)在探索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多元、自主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和管理模式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构的尝试为案例,列举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当前,高校尚存在对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专业教师参与度不高、学生活动和第一课堂衔接不够紧密、学生获得感不强等问题。高校要正确认识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生成长中的独特作用,注重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第二课堂活动议事协调机制,推行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建设;建立第二课堂活动条件保障机制,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1.
高校法学专业课与第二课堂均担负着价值引领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任务.法学专业课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应当以有利于第二课堂为原则进行制度创新.育人内容上,法学专业课教学大纲要确立以素质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法学专业教学计划要设计合理的课程间先修后续关系.育人主体上,以校内学生组织为平台、以校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制度.育人效果评价上,按学时数对专业课教师的"人才培养投入工作量"进行量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培育要有机融入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之中,其意义深远.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培育要立足高校实际,完善高校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制定规范科学的评价机制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锻造"三全育人"治理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努力构建完善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对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内容、构建意义,分析当下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不断完善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第二课堂30多年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它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育人过程集合了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知识育人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设计与经营,需要构建系统的育人机制。其中,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育人目标是育人机制的出发点,保证活动的方向性和整体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育人模式、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持续运行;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则为活动提供物质供应和精神支持,确保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理解"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科学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是党对团组织提出的新期盼,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也是团组织自身改革的新使命。要准确把握后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规律、高校团组织自身建设的职能定位、课外育人工作内容和方式创新等关键要素,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进行工作设计,按照课内与课外相衔接的原则,从制度体系、活动设计和管理评价三个维度,实现全程累进式课外育人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生态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它主张以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为高校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从教育生态理论看,高校第二课堂评价体系面临标准缺乏灵活性、主体缺乏全面性、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方式缺乏协调性等问题,影响着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效果。以教育生态理论指导高校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构建,创新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内容选择、基本原则、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可不断提升高校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思想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中的“三全育人”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体系不健全、全方面育人体系不协调、全过程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完善“三全育人”全过程发展体系,统筹协调“三全育人”全方面育人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积极乐观心态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对照三全育人的要求,部分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还面临缺乏全员参与、全过程衔接不到位、全方位联动不协调、主体队伍建设不完善等困境.对此,本文在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意义及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促进育人全过程有效衔接、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合力、强化心理育人主体队伍建设应对措施,旨在推动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大任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调查显示,目前广州市各中学共青团活动类型较丰富,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整体良好,团学组织格局较成熟。然而,尚存在缺乏系统指导、目标定位不够全面、未匹配教育改革要求、综合性特色品牌活动不足等问题。中学共青团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应站在"大德育"的角度,以活动为依托,构建系统的育人工作体系,以全面实现"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中学共青团"活动育人"体系应体现目标定位的政治性和育人性相统一、实施原则的服务性和自主性相统一、活动构成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相统一等3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