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娟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47-50
网络文学写作是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全新写作方式,网络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文学写作与传播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网络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带有明显的即时交流性、科技化、商品化等当代流行文化特质。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介文学不同的特点。网络文学写作改变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在写作主体、写作受体、写作题材及其写作文本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写作是对传统写作理论的颠覆与重构,而网络文学的独特性又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写作 ,正经历数字化时代的全方位渗透 ,网络为写作已注入新质 ,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文本、写作受体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嬗变。网络对传统写作和传统文学发起了全方位的挑战 ,写作的现实语境驱使写作及其体系重建 ,驱使写作学研究树立时代文学观念 ,积极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让文学园地沐浴着时代的春风 ,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短信写作产生于科技化的时代中。一定程度上它消解了传统文化的某种观念形态,建构起一种大众文化形态。文章从短信写作对言语形态、传统礼仪文化、传统文学观念等三个方面的文化冲击论述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及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建立伊始,就把建立一个有别于主流文学传统的黑人女性的文学传统作为它的宗旨。本文旨在探究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中的文化及传统,从而建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们从种族、阶级与性别视角下的文学范式,并通过分析黑人女性文学中的表述方式、共同的文化隐喻,寻找黑人女性写作的文化根源,从而建构黑人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文化氛围改变了文学"文以栽道"的精神内涵,而代之以市场的消费文化,使人们的写作除了扬名外就是追求商业效益.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浮躁心态使得文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向市场方向倾斜,文学进一步边缘化和媚俗化.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人的创作主体性较之传统时代有了很大改善,网络打破了文学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从而对网络写手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网络终结了创作的手稿时代,改变了写手的创作心态,给作者提供了写作与发表空间,它使网络文学形成了开放性的文本结构,使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写作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关于"写文化"的方法自觉,给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迪.文章以三个研究案例的故事,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人类学在文化表现上强调多元的、互动的复杂视点,捕捉族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就解构了以往的权力话语和精英写作的单一性和绝对合法性,预示着文化价值观的更新所带来的再经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篇小说《沙家浜》作为对同名样板戏的改写,借解构“经典”之名,以时尚的“包装”来寻求卖点。其写作出发点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平民主义写作立场。它通过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戏谑化解构,给消费时代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套后现代商业文化色彩的文学快餐,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写作精神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的文化视野中,网络文学以其独有的"渎圣化"书写、平面化叙事策略、游戏主义和娱乐原则颠覆着传统文学在文学话语上的霸权,极大地解放了文学生产力。然而,网络写作过度的自由又造成了文学发展的新一轮禁锢。因此,网络文学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而应当追求"深度和精美",承担起人文关怀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创造社期刊运作是现代文学史中关于文学生产的一个典型案例。它昭示了传统社会解体后一个以出版物为核心的文学生产机制。以出版物为核心的文学生产机制,产生了一代职业作家,培育了一代职业编辑,拥有了一代读者,实现了对文学的重新定义,提供给文学史研究以崭新视角,发展了个体写作与群体意志相结合的写作模式,产生了一代崭新的文化人。它左右了文化生态格局,甚至强有力地参与了社会历史的建构。没有期刊运作就没有创造社的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1.
超文本文学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它的产生,有赖于互连网和超文本技术的充分发展。与传统文学相比,它有着鲜明、独特的特征,如结构上的超链接性、书写上的互动性、写作载体的超文本性、表现方法的超媒体性、传播方式上的互文性等。超文本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它对传统叙事的重新解读,但它的出现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的样式,繁荣了当下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民族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世纪中国各民族文学而言,它无疑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生长、发育和形成的。它不仅从民族地域文化、民族口传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民族风俗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写作资源,而且广泛接受了时代主流文化、汉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与文学的互动虽形态各异,却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民族文学话语形态乃至表述方式的生长机制,并显示出民族文学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凸显出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文化动机。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触网人数的增多,网络写作从无到有,方兴未艾,业已成为现今文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传媒的特殊性,网络写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的迥然不同.目前有众多颇具素质的写家正在积极从事着网文的创作.网络写作不仅是对传统媒体文学的补充,也是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都市女性写作强调女性立场,突出性别视角,特别关注当代都市社会中的各种性别问题和性别现象,这使她们的创作必然具有浓厚的性别意识和开阔的性别视野;也由此,都市女性写作实际上主要表现为一种与传统写作截然不同的性别写作,呈现出与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化判然有别的、颇具反叛色彩的文学主题、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网络文学的特性由其载体互联网的特性决定。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明显区别在于其具有双向互动性。网络文学作品版权不易保护。网络期刊的诞生给传统纸质印刷期刊带来极大的挑战。网络期刊欣欣向荣,传统杂志举步维艰。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促成网络文学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台湾作家张大春在小说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说书体”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和美学特征,并将此融入其后现代写作实验中,在“传统”与“现代”中建立起一种相得益彰的文学话语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这一创作风格的形成,也为探讨汉语言文学在与世界文学对话时,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殖民时期文学中的文化表征受到殖民思想的影响,强化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通过将本土语言文化翻译进入后殖民文学文本,后殖民杂糅写作起着重写后殖民文化身份的作用。这种写作挑战宗主国文化权威,改写传统的东西方文化关系,重新展示第三世界文化精神,真实反映殖民地国家的艰难处境,在强势文化单一声音中混杂了边缘文化多种不同的声音,从而重写了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8.
都市女性写作侧重性别视角,立足女性立场,其作品具有浓郁的都市情调、开放的时代氛围和强烈的性别意识。都市女性写作是一种与传统写作和主流写作明显不同且颇具先锋、另类色彩的性别写作,这种先锋和另类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学法则的解构上,还体现在对新的文学生态、新的文学观念的建构上,特别体现在对性别诗学即女性性别写作理论的积极建构上。都市女性写作的性别特征最主要体现在“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情色写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评《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李炳海赵敏俐博士的《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一书最近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力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读后颇受启迪。将中国文学传统置于古代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观照,对于本书作者来说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横空出世的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生产与文学消费。自然,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也因此有了一个革命性的肇始。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正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变革向文学革命转化,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秩序,而且还将孕育着一场新的文学革命,从而改变文学的版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