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是一国语言的精华,是一种文化的结晶。诗歌翻译是不同民族间深层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即意象,译诗即译意象。本文试图从文化视角,通过移植和改写两种方式来对诗歌意象成功传译的例子进行剖析,意在说明怎样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文化意象,最大限度地减少诗歌翻译中的文化走失。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门径初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最难涉足的领地。诗歌本是诗人灵光乍现和句斟字酌的结果,其中的意象即便是诗人本身也无法再现;其语言又是集本族语之大成而又突破传统、冲破规约的鲜活文字;韵律使得诗歌可以长久地为人所传诵,或吟或咏,源远流长。因此,诗歌翻译中,意象、语言、韵律三者缺一不可,但偏重却又随诗歌本身的特点各不相同。意象是诗的灵魂,语言是诗的血肉,而韵律是诗的舞步。就诗歌翻译的这三大元素展开讨论,就如何保留诗歌中原有的意象,用原作者的语言来译诗,以及恰到好处地表现原诗的韵律阐述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化用来的意象,第二类是从西方现代诗歌中化用来的意象,第三类也是从西方诗歌意象改造过来的,但它们往往有中西两个源头。卞之琳诗的意象朦胧,但不晦涩。诗人将“现代的倩绪”外化为意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现代主义技巧和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的生存是诗性的生存,而意象又是诗歌的生命特征。道家精神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构成,势必由一种生存美学发展为艺术美学,而积淀于中国诗歌的意象上。本文将从“道法自然”与诗歌意象审美选择的自然化倾向,“大道无形”与意象的模糊性,以及“道生万物”与意象的衍生性三个方面,作以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意象的运用,是他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一些主要意象的反复出现,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本文以《冰激凌皇帝》一诗为例,通过分析本诗,探讨了诗中冰激凌的意象意义。这个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主体,并不断地强化了史蒂文斯这首诗中近乎惟一的主题:生存和死亡之间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济慈诗歌意象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慈的诗,素以富含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意象而著称。本文从济慈诗歌意象的主要种类,意象的组合方式以及诗歌的内在结构等方面,深入探讨济慈诗歌意象美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意象”的概念在中外文论史及文艺作品的实际运用中早已有之。但真正使它引起人们关注并研究进而发展成为诗歌创作乃至许多别的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法,则应归功于本世纪初在英美兴起的意象派诗歌运动。意象派诗歌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纲领的诗歌运动。它已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诗歌的源头。意象派是从哪里找到“意象”这一诗歌创作的武器的呢?据意象派诗人宣称:他们得益于中国古典诗的启示。“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寻找推动力。”“中国古典诗歌整个地浸泡在意象中,是意象的典范。”“正…  相似文献   

8.
诗歌有别于其他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是它更带有主观性,能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一种主观情绪。构成一首诗歌的美,就是具有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灵的主观情绪的对象化,它是具象的表现,不是抽象的说明。因此,意象的捕捉和创造是表现诗美最重要的艺术方法之一。到底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呢?人们对意象的理解不是完全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意象就是诗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理所当然地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  相似文献   

10.
中唐诗歌的繁荣得益于中唐贬谪诗人的人才辈出,同时受当时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贬谪诗歌勃然兴起.中文诗歌离不开意象,贬谪诗中的意象处理关系着诗歌解读的成功与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凡优秀的贬谪诗,都凝聚着译者在意象处理中的匠心独运,精思巧构.诗歌通过相关的意象在读者的头脑中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从而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文以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把意象分为自然意象、历史意象、现实意象和审美意象,来探讨意象在诗歌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文化自身所固有的特点,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传统诗歌在其审美趣味和表达方式上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汉诗的最高理想在于营造某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有高旨趣、高境界的诗人,其诗歌总有一种妙不可言的韵味。如此而来,诗人在其作品中如何运用和选择诗歌的意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诗人都是善于捕捉意象的老手,古汉诗中的意象比比皆是,且鲜明、生动、含蓄、蕴藉,又非常贴切。诗人无需慷慨陈辞,大声疾呼,然其种种对宇宙人生的体验已尽在其中。以意象为诗,西方是在近代浪漫主义运动接…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诗歌是英语语言的糖髓,数量浩瀚,形式多样。它不仅拥有与其它语种诗歌相同的特点--形象、生动,同时还具有更强烈、明快的节奏和和谐、优美的韵律.阅读、欣赏英语诗歌不仅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帮助提高语言水平。这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阅读和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了解一点奖诗知识。下边就英诗的意象表达及格律特色略作简述以助初学者一臂之力。一、英诗意象表达与欧宝有人说意象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这种说法当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所达到的意象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诗歌审美品格的激变,是与各种新颖奇美的意象及意象组合的创造相联系的。诗中之“象”已不仅仅是社会生活与自然景物在心波情湖中的映象单元,而且超时空地遨游于内外宇宙,成为历史与现实交合、理性与感性相突、主体与客体互化的人生宏深体验的最小载体单位。这种赋予诗歌以更大弹性与张力的意象功能的多向发挥,引起了诗歌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意象由此成为诗美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的细胞,诗歌通过意象组合展现诗美的魅力,其组合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为此,探讨诗歌意象间组合的结构与方式,从而揭示诗歌艺术的某些内在奥秘,就成为深得诗歌旨趣所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别离诗是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离别家园外出谋生或游处的人生活动使别离诗的形式和内容非常丰富。本文研究了唐代别离诗中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认为柳、酒、月、水四种藉以表现别离主题的最常见的意象,是离别诗创作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瞬间融合的结果,而一首诗歌是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的有机结合。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千古名诗,而对于此诗的翻译可谓"唐诗英译百花开"。目前的译本对《江雪》的意象结构未做深入研究,译者大多把这首动静意象结合的诗歌译成一首静态意象诗。在给出新的译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的翻译方法,即剖析其意象结构,把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巧妙结合起来,形成意境,从而表现原诗所要传达的情感。诗歌翻译的原则是准确再现原诗意象结构,再选择恰当的语言手段实现此目的。  相似文献   

17.
阐释了意象是人们感觉到的并融入了情感与理智的个别事物及其形状与特征 ,诗的意象不可避免地组合成诗句 ,并进而组合成诗。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意象组合的主要功能是变抽象为具体 ,变一般为个别 ,变理性为感性 ,其组合的基本原则应以意为主。指出在分析诗歌意象时 ,应注意意象组合问题 ,如果孤立地进行意象统计与分析 ,势必将意象变为概念而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意象,这个诗歌的本质特征,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诗人们逐渐摒弃纯客观的描写,也不再加以抒胸臆为艺术追求的唯一目的,诗加速了意象化过程。特别是新诗潮以来的诗人,诗的意象运用更加纷繁复杂。 我们认为,在诗歌中,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意念的语言形象叫做诗的意象构成意  相似文献   

19.
阐释了意象是人们感觉到的并融入了情感与理智的个别事物及其形状与特征,诗的意象不可避免地组合成诗句,并进而组合成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意象组合的主要功能是变抽象为具体,变一般为个别,变理性为感性,其组合的基本原则应以意为主.指出在分析诗歌意象时,应注意意象组合问题,如果孤立地进行意象统计与分析,势必将意象变为概念而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历代多从比兴、用典分析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文章认为不论是比兴还是用典,都离不开意象的运用,意象在《咏怀》诗中是非常典型的。文章将《咏怀》诗中的意象分为六大体系:日意象、鸟意象、植物意象、道路意象、神仙意象、自创人物意象,由此分析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群,形成了《咏怀》诗广阔的审美潜能,也是其诗歌魅力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