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文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体 ,其语言具有庄重严肃、严密准确、明白简练、平实得体以及便于操作等特征。目前的公文语言存在着行文欠庄重、晦涩难懂、含糊不清、拖沓冗长等弊端 ,为此 ,必须准确把握公文语言的特征 ,加强语言修养 ,准确遣词用句 ,正确运用修辞手段 ,注意语言锤炼 ,并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  相似文献   

2.
邹筱玲 《中文信息》2013,(10):180-180
“请示”与“函”是各级单位和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两者都有请求批准的适用范围,但因行文关系的不同,所以在行文方向、行文对象、行文内容、行文格式、行文语气、反馈文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文章以一篇公文为例,通过辨析两者使用上的差异,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选准文种,提高行政公文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公文撰写中,首先要确定文种和行文方式。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文种不准确、行文方向混乱等情况,严重破坏了文件处理程序和原则规范。本文以某一比较典型的中层单位为例,结合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理解,重点阐述机关隶属关系较复杂的情况下,严格掌握发文原则、把握行文方向的规范和要求,同时强调了加强文件行文管理的重要性等问题。希望在理论和实践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更好些。  相似文献   

4.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本文简称旧《办法)》和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本文简称新《办法)》在总则、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办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仅就公文格式谈谈两个文件的不同之处,并浅析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以期给公文使用者和学习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公文语言的特征 ,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结合具体的实践应用 ,探讨如何使公文写作更具文采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应用文体 ,公文写作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点 ,其中古语词由于其自身凝练、郑重的特点切合了公文写作对语言的要求 ,古语词在公文中的使用大多有其固定的位置和用途 ,也有少部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临时选用的。古语词在公文中的运用还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二、意义明确的原则 ;三、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7.
行政机关公文内容上的“法定效力”与形式上的“规范体式”,是其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之处。当前,一些基层机关和部门,在公文行文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格式上的混乱现象,这种格式上的不统一、不规范、不标准,既不便于文书的归档管理,也不利于文书自动化处理,严重妨碍了公文处理工作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公文语言的特殊风格是与其他体裁文章语言相比较而言的。探讨公文语言的特殊风格,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公文的语言美,这是十分重要的。不论哪一种体裁文章的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美学价值,只是特色有所不同。公文的语言美不同于文艺作品的语言美,有时不为人所注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公文的语言美。如果把文艺作品的语言比喻为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花蝴蝶,那么,公文的语言则晶莹似雪,呈现出清新淡雅的美。风格不一,却同样都是美的。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文章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文语言美的基础。在此…  相似文献   

9.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充<论衡>中"文"的观念,是以公文为主的,当下人们对王充文学思想的讨论,其实是对其公文思想的误读.王充的公文批评以功用论为核心,在功用论的规范下,形成了王充公文批评的其他原则.具体来说即为:肯定公文的社会功用;强调公文的真实性,提出了"情实"与"实情"两个范畴;主张文质并重,但质重于文;提倡明白晓畅的公文语言;追求公文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10.
江淮 《新疆社科论坛》2001,(3):66-67,73
公文 ,是依法成立的机关与组织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公务文书。行政机关的公文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作为公文的语言表达时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日常工作的进行 ,它的政策性、实践性都很强。因此 ,公文的语言要求就有别于文学语言和一般应用文的语言。刘勰在论述公文语言时说 :“随事立体 ,贯于精要 ,意少一字则意阙 ,句长一言则辞妨 ,并有司之实务 ,而浮藻之所忽也。”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公文的语言 ,少一字 ,多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思维形态和信息传达手段,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有着非常灵活的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常在主观上故意使用模糊语言,将模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从而使语言更加委婉、含蓄。模糊语言的使用能帮助说话者进行自我保护,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外延不确定的模糊词语,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模糊限制语以及虚拟语气、反语和双重否定句模糊句式。  相似文献   

12.
诗歌与模糊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具体探讨了诗歌与模糊修辞的关系:因为诗的质是模糊的,诗歌语言及其表达具有模糊的特点,所以诗歌需要模糊修辞;诗歌常用的模糊修辞手段是选用模糊词语,选用模糊表达方式,意象的模糊组合,模糊的韵律手段;模糊修辞可以使诗歌展现出图画美,可以增加诗歌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13.
叶文婷 《天府新论》2004,3(Z1):202-203
模糊语言的讨论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而对于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各有其说法.模糊语言的产生在根本上是客观世界、人的主观认识以及符号的性质三者矛盾协调的产物.对模糊语言的分析可以具体到模糊义素.模糊语义是无法通过人为手段使之精确的,它与歧义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国正式的公文之一,有其独特的地位和风格。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除中央的工作报告外,各省市的报告也有了相应的英文版。1954-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统计显示,"建设"一词频繁出现,且翻译灵活。笔者以2011-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文化和语言两个角度出发,阐释"建设"频频出现以及一词多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和以模糊译模糊的翻译原则及对应的直译,变译和省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促进该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根据模糊语言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 ,可把模糊语言分为主动模糊和被动模糊两种类型 ;介绍被动模糊语言的成因和克服方法 ,以及主动模糊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新方法论的研讨,日渐了解了模糊数学以及与之相应的模糊语言的重要性,使语言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天地、新领域。但对模糊语言,特别是诗歌中的模糊语言如何分析,如何理解,如何归类尚属开始,本文仅就唐诗中模糊语言的运用,谈一些管窥蠡测的看法,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奉海春 《南方论刊》2012,(10):105-106
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目标定位模糊、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和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本文认为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曲景毅 《江淮论坛》2009,(4):152-157,170
李德裕作为晚唐一代政治大家,其公文创作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本文认为德裕精于《西汉书》、《左氏春秋》与其公文创作关系紧密,《左传》尊王攘夷之大义与《汉书》旁博精萃之典实均鲜明地体现在其公文的写作中,以古治今,援引“故事”,是其行文的显著特征。德裕的制诏奏议在其辅佐武宗成就“会昌中兴”之不朽业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实现了经世致用与文采斐然、实用与美感的和谐统一,它们是文章治天下的范型。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编辑处副编审张维义《年鉴行文规范问题刍议》一文,根据其在责编部分年鉴稿件的工作实践,指出在年鉴的行文规范方面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论述了年鉴行文表述统一规范的重要性。为使年鉴行文规范化,要树立责任意识与精品意识;要认真制订行文细则,加强业务培训;要大力加强年鉴的总纂工作;要提升年鉴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年鉴编纂机构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语言应当是精确的,尤其是法律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客观上也具有模糊性,法律语言也不例外。法律语言的精确与模糊的辩证统一,使法律语言达到了极致的精确,从而促进法律的实施,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