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通过对《马克思的幽灵》和《回到马克思》的比较阅读可以发现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的同时脱离了它的科学基础 ,从而把马克思科学的历史批判扭曲成为片面的人本主义批判 ;在批判地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遗产的基础上 ,历史现象学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当下现实提供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在卢卡奇把"总体性"作为检验"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之后,总体性始终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和核心。总体性思想的产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论的继承,是对第二国际、物化意识、实证主义的批判,是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回应。深入分析和研究总体性,对理解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社会。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也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并在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技术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层面上,展开了对人的发展的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发展的思考,对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也颇有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绝对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基本思考的话题。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虽有近20年的零散研究和思考,但仍处于初期阶段,没有足够的理论热潮予以烘托,欠缺足够的现实底蕴予以开拓。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由于庞大驳杂、流派繁多而欠缺系统性的阐释和论说,它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缺状态。因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尚存留较大的发展空地,对它的进一步研究期待学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除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向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外,一个重要的逻辑转向就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思潮的转变。所谓后马克思思潮,主要指的是早期受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中介的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影响,但后来又明确反对马克思从生产逻辑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学者。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法国当代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是一位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6.
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观点就是把马克思辩证法理解为社会辩证法或主客体辩证法,而对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则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事实上,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是一种具有批判和革命精神的思维方式。从恩格斯创立自然辨证法的过程可知,马克思不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局外人或异议者,二人的思想是一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单纯的人本主义哲学,为其片面化思想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敞开的"可能性",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仍具生命力的活的灵魂——批判精神不但没有随着马克思的肉体消亡而覆灭,反而以其变革现实、彰显价值和自我阐释的独特精神魅力,激励和征服着马克思身后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自觉地向其靠拢,并成为其忠实的传承者。这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主要继承者。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和理论背景等方面条件的制约,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继承,在批判的立足点、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建策略以及批判的主题和批判的本质角度等方面的阐释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冲突与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方面 ,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关系 ,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西方社会学的创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并视之为西方早期社会学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所提出的问题 ,依然是当代西方社会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某些重要因素的分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现当代资本主义问题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晚期马克思主义之间并不存在断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确延续了黑格尔的哲学精神并且发扬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及哲学人类学,但同时也展开了对现代资本主义人性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深入剖析与批判。这些批判对整个资本主义而言具有一般的性质,也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稳定的社会批判传统,不仅为法兰克福学派所发扬,也为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扬。晚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离弃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哲学批判的基本主线。晚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后现代性、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符号、身份、地方性、空间政治、技术—意识形态。这些变化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现象,但对于此类现象的分析批判,依然有赖于贯彻和深化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及资本(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10.
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与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之间不是直接的亲缘关系,而是经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嬗变过程,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为中间环节。分析福克斯与批判理论之间的理论关系可以更精准地把握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角色与地位。福克斯在对法兰克福批判理论进行重构的基础上,以“数字劳动是否是异化劳动—如何对数字劳动的异化状态进行微观分析—如何克服数字劳动异化状态”的逻辑理路,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劳动思想,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从法兰克福的“超距”偏移中又逐渐向马克思靠拢。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异化理论为基本依据,以马克思的彻底批判精神为宗旨。简要地概述,对现代性的批判起始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经由法兰克福学派的支配理论,最终以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为"典型"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是马克思对现代性诊断和反思的继承与拓展,继承着人类最可贵的批判和超越精神。这为我们理性考察当下的现代化进程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俞吾金先生《意识形态论》的启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其意识形态理论始终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马克思在早期通过对宗教拜物教、费尔巴啥的类本质拜物教和黑格尔的概念拜物教的批判,揭开了笼罩在历史现实之上的虚幻面纱,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前提.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后,马克思从对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批判转向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通过对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转变为现代性诊断和批判理论,因而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内容得以真正的展开.马克思逝世之后,历史唯物主义一度被曲解为庸俗进化论或实证社会学,意识形态问题也随之边缘化.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批判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恢复了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地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制度拜物教、生产拜物教和技术拜物教理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也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是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看待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态度,西方学者阐释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马克思主义拒绝从经济和政治结构入手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特别轻视乃至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在此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注重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致力于复兴历史唯物主义.与之对应,国内学界描摹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去经济学化"到"泛经济学化"的视域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西方世界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是由伯恩斯坦、考茨基等开创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二是发端于俄国、苏联而由西方一些共产党理论家所全盘接受的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三是卢卡奇等人最早提出后又被法兰克福学派所继承和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之间的争论在哲学上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哲学?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三种思潮在哲学上的争论与分歧是紧紧地同社会理论方面的争论与分歧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为当代资本主义辩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改良的态度;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批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革命的态度。后两种思潮尽管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理论出发点截然有别。共产党的理论家出发点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矛盾运动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出发点则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思想内容,但是缺乏对文化哲学视角下的现代性问题的研究.韦伯将理性精神置于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在文化哲学视角下揭示了资本主义何以在西方确立,从而在工具合理性的基础上揭示和诊断有关现代性的一系列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又借助韦伯的工具理性概念,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内容从文化哲学角度作了进一步扩展,从而挖掘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快30年了,其间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得出的总体结论是:一方面,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论域的认识由当初的否定性批判到肯定性借鉴、从间接挪用到直接对话,显示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门显学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传统的研究视域、研究路径,以及多年来运用的一些核心概念、现存的学科话语范畴体系正在经受着时代变迁的冲击,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思想的指导和整合作用,还需要锲而不舍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发生了一系列范式转换与理论变迁。阶级意识视城中的文化阐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初始阶段,它对革命情势的放逐暗示了文化批判阶段的到来。文化批判范式所蕴含的绝对否定性催生了文化研究的又一个理论维度即文化的微观政治学研究,同时,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加以守护的政治立场被彻底置换。在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范式当代理论遭遇的基础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研究在新的理论语境中拓宽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相遇,在这三次相遇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或文化批评呈现出了三种理论形态: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它们从各自的方面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有的社会批判品质,使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成为今日西方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维。  相似文献   

19.
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既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源、理论宗旨,奠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轨迹,同时它也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差异,我国学术界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较为现象化、表层化,甚至存在主观判定和误读的缺陷,由此影响了我们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和理论传统的认识,这更加突显了加强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经的东欧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莱斯采克·科拉科夫斯基有着复杂的学术经历,大致包括苏东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追溯科氏理论生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瞥见20世纪欧洲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曲折历史。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意识形态本质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焦点问题。借助科拉科夫斯基重考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将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