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以广州为案例探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并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和以孝观念为基础的家庭照顾服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社会工作服务更多的是发挥"补充"家庭养老照顾服务的作用,而非"替代"传统的家庭照顾服务。为此,社会工作服务供给应充分考虑传统孝观念对老年人接受社区服务的影响,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增强社区居民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2.
支持老人就地养老是当前老年社会服务的一个核心实践。它不仅能够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度过晚年,维系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而且与机构照顾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分析我国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总结梳理国际上的养老服务经验,提出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建立社区综合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框架。这一框架试图将当前参与养老社会服务的多元主体纳入其中,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类似家庭或模拟家庭)养老、结伴(老年公寓)养老等方面。最后就政府的宏观战略规划、完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和构建良好的养老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3.
机构照顾是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传统方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压力,养老机构面临着总量不足与床位利用率低的双重矛盾,机构照顾陷入了困境.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通过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兼具家庭养老与机构照顾的优点,它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老年福利服务的一种新模式.从机构照顾到社区居家照顾彰显我国老年福利服务政策在政策目标、政府责任、照顾内容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对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英国的社区照顾经历了"在社区照顾"到"由社区照顾"的转变,性质也由社会福利转变为市场行为。通过对英国社区照顾重要环节的分析,希望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本土化过程乃至养老模式的建构做出参考,在社会福利与服务的范畴予以启示,并在我国的安老服务与社会工作实务做衔接的方面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作为一种介于家庭照顾和机构照顾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因其"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工作方法、组织形式及工作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照顾可以分为正规照顾、非正规照顾,具有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有效降低养老成本,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服务等优势.我国社区照顾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福利性与盈利性的矛盾以及缺乏专业化社会工作人员等问题.为此建议,应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培养专业化队伍;完善社区建设;推广社区照顾理念,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6.
社区照顾视阈下的养老方式: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照顾的基本理念是使"正式照顾"与"非正式照顾"相互配合, 它强调让有照顾需求的人在常人的环境中,接受有尊严的照顾,以避免远离社区的大型院舍照顾带来的非个人化和社会分隔,并融入社区.香港长者社区支援服务贯穿了社区照顾理念,其运作涉及服务的责任主体、服务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服务系统的提供策略等方面,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人口老化的方案.目前社区照顾养老服务还未在内地得到广泛推广,应协调国家、社区、市场和家庭(家族)等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探讨老龄化背景下更加积极有效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形势日益严峻。研究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养老保障方式。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区养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逐渐兴起;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优点,将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回顾社区研究、社区服务及有关历史,反思中国的"社区"及其在社会政策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中西方养老模式与理念之异同以吸取有益经验,对中国式"社区养老"与西方的community care(社区照顾)以及近年来流行的aging in place(AIP,就地养老)作了回顾比较,并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社区养老将成为中国养老方式的主流,但社区养老不是变相家庭养老。家庭的养老功能急剧减弱,不久的将来,当大批"空巢"(包括孤独鳏寡)老人进入高龄阶段后,尤其是需要长期照顾(long-term care)的时候,"以居家为基础"更不能简单理解为以自我或家庭照顾为主,居家社区服务必须跟上,机构养老一床难求的局面要尽早改变。正视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后续问题,针对即将到来的巨大社会养老需求,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包括机构养老),这是非常时期应对"潮独"(婴儿潮出生、成为独生子女父母)一代特别突出的"空巢"家庭问题积极开展研究的必然思路。综合社会服务体系框架设计、分户不分居的代际支持方式、城乡老年人健康分化等,都是与社区养老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中国总体公共政策已经由"经济国家"向"后经济国家"转型,为社区养老事业朝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国家"十三五"规划为此做了新的战略部署。政策研究还要注意避免这种有针对性的养老举措在将来过时而造成国家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9.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难题,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基本依托。基于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和要求,部分地区逐步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推进。作为中部地区的山西省近年来开始了该项服务在农村的试点。将以山西省为例,根据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后结合实际从经费保障机制、宣传引导机制、组织监督机制、参与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机制,促使其更好地在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养老”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供养方式的主要形式,而社会养老则是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补充形式,养老的内容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顾和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养老方式遇到了愈来愈严重的困难和挑战,未来中国农村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顾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长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使社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机构养老是重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可以有效避免独居和空巢老人发生意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调整养老机构的结构,加强人力投入,建立综合社区服务网络,完善机构养老的制度建设等措施,可以扩大养老机构的规模,提高养老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居家老人生活及“居家式社区养老“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家式社区养老”可谓是在中国老龄化趋势发展加剧情况下一种理想的养老方式,理论界也多对此展开研究。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对该区60岁以上居家老人基本生活现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老人希望社区为他们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服务,但不太愿选择“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其中经济收入、社会传统、社区服务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应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措施,加速构建社区生活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促进“居家式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因此,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对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护理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养老已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各地区和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养老体系.本文以居家养老的方式为出发,从健全养老服务的制度体系、积极宣传、培训养老服务人员、推进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老年服务产业体系、完善“虚拟养老院”模式等六个方面试图构建兰州市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以期对兰州市养老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探索实行的基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成效显著。然而,目前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中尚存在诸如运行资金难以可持续保障、缺少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覆盖面有限等问题,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加强和完善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真正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坚实的组织平台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老有所养”,这是应对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以社区服务为平台,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政府引导为前提,以非政府组织协调为纽带的“多元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应对目前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其运行之关键则在于“多元”与“一体化”的高度统一,以及完善的服务支持系统与服务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三孩政策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农村面临着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模式保障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互助养老模式成为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新出路。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对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促进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西安市357名60岁(含)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影响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的因素中,社区人员互动频率、“养儿防老”观念和社区满意度是直接表象因素,生活担忧度是间接中层因素,居住方式和家庭年收入是次间接中层因素,婚姻、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子女学历和年龄是根源深层因素; 为解决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局,需要在思想上进一步改变部分老年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鼓励引导老年人主动积极参与互助养老,在硬件上完善互助养老基础设施,建立管理者和组织者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内容上扩展互助养老服务范围,不断满足老年人对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孝文化是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文化基础。受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孝文化呈缺失状态。孝文化的缺失,对农村家庭养老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弘扬孝文化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城乡"空巢老人"家庭以及孤寡老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亟待社会关注,舟山"空巢孤寡老人"家庭的生活环境更为孤独冷清。作为一个社会特殊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应当予以重视,构建良性运行的民生制度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