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理论,早已被实践证明了是科学的、正确的。这个理论,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所继承和发展,并结合中国实际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不可否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致使他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上与他的批判继承的理论发生了相背离的情况,但是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文化观是对马克思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正确认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关于文化方面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进行了批判,这又说明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关于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正确地借鉴外国进步文艺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就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加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胡耀邦以及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政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都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武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现仅就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正确地借鉴外国文艺的问题,谈谈自己学习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李铁 《理论界》2007,(10):198-200
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主张发展中小资本,节制大垄断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毛泽东在继承孙中山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节制资本”的思想。两者虽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由于两者所代表的阶级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所以他们的理论着眼点,理论动机不同,因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 ,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结构 ,以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他晚年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批判的现代社会理论 ,也是一种对儒学传统的“礼”、“仁”和“内圣外王”的反思与批判 ,主张重建以“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精神”为核心的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毛泽东伦理思想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规范、革命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评价标准及其政治伦理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人道精神、义利观以及德治主张等存在着一定的批判继承关系。毛泽东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革命性改造,将之置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对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有以下几点: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要立足国情“分两步走”的理论,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关系,可以十分清晰地从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体思路上体现出来。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特点出发,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具体道路。这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杨张乔批判和变革封建的婚姻制度,批判压制妇女的封建礼教,是“五四”反封建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毛泽东在社会批判和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确立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本文从婚姻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批判唯心史观 ,在革命实践中提出来的。邓小平、江泽民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思想。新形势下党本身确实存在一个如何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 ,为解决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指明了方向。要解决党在坚持宗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最根本的措施是要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有力的措施是各级领导率先垂范 ,给下级做出样子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的方法──内容篇彭易芬历史遗产.这里指人类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不是单指史学遗产。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遗产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毛泽东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历来...  相似文献   

12.
李业杰 《东岳论丛》2007,28(1):139-143
毛泽东的文化“精华糟粕论”是结合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而提出的,与新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联系,毛泽东关于外国文化之批判继承及其“精华糟粕”的划分标准,不是性质标准论者,而是实践-价值需要的标准论者,划分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有用”为标准,突出主体需要这个价值,突出拿来主义这个态度,突出主体实践选择这个中介和手段。吸取和对待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有效方法是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的方法和逻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问题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批判和继承关系。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是在系统批判“欧洲中心论”的过程中建构起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否是对历史哲学的否定问题、“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以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否是“单线论”或“多线论”等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已经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透彻的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这几个字:“批判地继承”。我们应该坚定地按照这个方针去做。但是现在仍然有来自两方面的干扰:一方面是民族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持完全否定态度,只讲批判,不讲继承;一方面是民族保守主义,对传统文化只讲“弘扬”不讲批判。当前,后一种倾向是主要的。例如有人严厉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主义”,主张回到儒家文化的传统上来,以之为基础来建设中国当代新文化,甚至有人鼓吹只有“东方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只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继承创新的文化发展理论,代表着我们党三代领导核心文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是对毛泽东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又是江泽民与时俱进、文化创新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的知识分子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辨性、实效性及创新性。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不仅对毛泽东的知识分子理论进行了合理继承,而且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发展与超越。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断上,邓小平强化了知识分子的劳动特征,提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上,邓小平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改造上,邓小平认为应坚持以“为谁服务”为评判标准,并提出要“培养一种好的学风”。邓小平对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对于激发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评述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莹 《理论界》2008,(12):32-33
安东尼·吉登斯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批判,提出“生活政治”的思想。本文致力于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现目标和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论述吉登斯的“生活政治”思想,以说明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贺金浦 《江汉论坛》2004,1(5):113-116
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批判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时,也充分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中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两个方面的完满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维特征和科学态度。当前,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四个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科学含义 ,并赋予它更丰富的新内涵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化的时代性特色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与中国实际相联系 ;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的民族性特色 ,并使其洋为中用的思想更明确 ,更具针对性 ;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的大众性特色 ,并将发展丰富多彩的人民的文化生活作为文化理论的实践目的  相似文献   

20.
凝结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内容和特色,是两代伟人在概括两次伟大革命丰富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以人民群众为本位,以探索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为主题,以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人民战争理论、统一战线理论、政权建设理论为基础。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政治思想的遗产,表现为纠错、继承、发展三个基本特点。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比较重要的理论贡献有:①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目标的理论。②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保证的理论。③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④关于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的理论。⑤关于政治体制、政治结构评价标准的理论。⑥关于创造一个和平国际环境的理论。⑦关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理论。⑧关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