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重点突出创新。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提高创新素质应着重建设的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协同创新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国家教育制度,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创新素质的培养包含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创新素质培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力学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以及把我校建成创新型大学,在大学生中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显得越来越迫切。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经过近几年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地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我们必须清楚创新素质教育的意蕴 ,把提高人的创新素质 ,建立在文化与心理过程、价值引导和自我建构的教育的新涵义上 ;必须认真研究创新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即必须研究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使教师做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合理设计创新教学的方案和优化创新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履行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创新方法和手段,优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个性,激活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奠定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的基础。要使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健全大学生学术科技运行机制,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实践培训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论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突出加强大学生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坚信国家真正的财富是人民的素质,高校组织文化对开展全面创新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特征的浅析将会为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青年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情况并不能令人乐观。大学教育只有从课程体系建设、创业平台搭建、教师队伍打造、教学模式改革、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诸多方面加以创新,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高校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本文针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在课堂教学方面弊病 ,提出了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1.
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创新型人才就是综合运用自身的创新素质不断地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品质、知识、思维、能力和健康.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要营造创新文化,搭建创新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创新教育体系;建立创新机制,形成评价体系;建立法律屏障,形成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应该突出和加强大学生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当前,许多大学生有创新的欲望、兴趣、热情,思维敏捷,有灵感、有潜能,却不能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缺少沟通和对社会的了解,缺少创新的毅力、思维方式、技能和系统的挖掘与开发。充分调动社会、学校、个人诸方面的积极因素,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创新型教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创新情感的培养,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创新实践,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共青团工作如何适应教育创新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关于推进教育创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思想,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共青团必须首先作好自身工作体制的创新,构建适应教育创新的“一体两翼”组织体系,以团组织为主体,加强团委对学生会的工作指导与重视对学生社团的指导服务;同时,必须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工作主线,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来适应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4.
当今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不仅仅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性格、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活动的参与、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训练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人才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因此高校素质教育应以创新素质教育为重点。学生创新素质是德智体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工作中是责无旁贷且大有可为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带头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对西南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目标和特点进行研究后可知,行业特色院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从抓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习过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并需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联合培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负着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作用,文章在分析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有必要加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是当今“能力社会”建设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应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和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并实施了以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创新、育人环境创新、评价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创新工程。实践证明,这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有必要加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是当今能力社会建设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应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