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显化"是指原文本的隐含信息在翻译时得到明晰化。作为翻译普遍特征之一,目前针对显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少数双语平行对比的文学译本比较,法律尤其是涉海法律英译领域较少论及。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英译为例,对海商法英译中的显化表现进行探讨,认为由于法律和文学文本的差异,目前基于文学翻译的显化分类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海商法英译。海商法英译的显化体现在语言功能和法律功能两个层面。语言功能上的显化类似文学文本的显化类型;法律功能上的显化则表现在文本格式显化、文本特征显化和文本意图显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建的英语源语新闻语料库、汉语译语新闻语料库、汉语源语新闻语料库的对比分析发现,英语网络新闻汉译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显化特征,显化主要手段包括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语言与文化差异、新闻文本翻译特定的属性以及译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建《诗经》英译本平行-可比复合语料库,验证显化、简化以及范化三种翻译特征在诗歌体裁译本中的表现程度,并从历时性角度对其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人称代词主语的使用方面,三个译本均呈现出明显的语际显化趋势;但比较形合度后,发现三个译本的语内显化倾向不明显。此外,分析结果并未完全支持简化与范化假说。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汉英之间的语言差异和诗歌源语特征等言内因素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特征、译者的政治伦理观点等言外因素。  相似文献   

4.
语料库语言学是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新发展,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文章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对汉英科技类文章中的显化特征进行研究,以自建的小型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英汉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连接词的考察和分析,验证了在科技文章中也存在显化特征这一假设,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研究者可以借助语料库统计分析软件,统计霍译本和杨译本的形符数、类符数、类符/形符比、平均词长、高频词、平均句长等,发现两者的不同特点.统计结果发现,总体上,较之杨译本,霍译本显化特征更明显,这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杨译本更强调译作对原作的重现,更强调译作的文学性,因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6.
使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霍小玉传>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了研究.使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对两个英译本以及作为对比使用的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平均词长、词汇密度和文本可读性等多方面数据做了统计和对比.同时,还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相关翻译理论对两个译本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两个译本译者在翻译风格上的特点.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实证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因此其研究结果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用于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中.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学者对翻译中显化现象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在文学翻译的层面。研究利用计算机统计工具ParaConc软件过对数据库PACCEL-W语料库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描述了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测试环境下笔译中人称代词和逻辑关系连接词在非文学文本类型中的数量和频次。结果显示,测试环境下,测试者在笔译过程中,人称代词主语和逻辑连接词两个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显化现象发生,人称代词主语的显化程度明显高于逻辑关系连接词的显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显化,作为翻译共性之一,是指:译者对于原文进行解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原语文本冗长,这一冗长现象可能是由于译语中提高了衔接上的外显程度造成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人称代词手段在构句层面依赖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具体到人称代词主语在翻译转换中的表现,则是人称代词主语显化或隐化现象。借助PACCEL-W语料库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对显化这一现象的认识,可以指导教师对翻译实践的把握及翻译教材的编写,同时也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相似文献   

9.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最具有影响力的英文长篇小说,他以纯正娴熟的英文功底全景描绘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本研究从语言形式入手,以语料库为工具对张振玉及郁飞两个汉译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比较和探讨两个汉译本在风格上的异同。通过研究,发现郁飞译本更强调译作的文学性,因而用词更加地道丰富;张振玉的译本显化特征更明显,译作通俗易懂,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边城》汉英三译本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以语料库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三个译本的平均词长、词长分布、高频词和标准化类符/形符比(TTR)、平均句长、主题性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各个译本的文体特色。三个译本总体上都具有显化原文信息、增强译文可读性的共性,同时又表现出文体特色方面的差异:项译本文学性较强,书面程度较高;戴译本较为简单,用词范围较小;金译本语言表达较丰富,但受原文形式限制较大,具有翻译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已有的《红楼梦》英译研究多属赏析性研究,主观性较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不够.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研究者可以统计霍译本和杨译本的形符数、类符/形符比、平均词长、高频词、平均句长等,发现两者的不同特点.总体上,较之杨译本,霍译本显化特征更明显,这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杨译本更强调译作对原作的重视,同时更强调译作的文学性,因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12.
缩合是英语口语体典型的语言特征之一,这一现象在翻译文本是如何体现的?研究以葛浩文《呼兰河传》初译本和自我重译本为语料,对比两译本中的缩合现象,探究译者自我重译的特征。研究发现:重译本中缩合现象出现频率更高,形式更丰富,更贴近原创英语的特征和使用规范。重译中缩合形式使用频率升高与目标语规范和期待规范有一定关系,是目标语规范化与译者主体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译者自我重译呈现出明显的翻译规范化特征,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忠实”又“为读者考虑”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弗朗西斯.培根的Essays及曹明伦译本和何新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WordSmith 5.0和ParaConc等语料库应用软件,分析比较两个译本的部分文体特征和翻译现象。各项数据显示,曹译在文体特征上与原文更加接近,而何译则与原文相差较大。研究表明,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以大量的客观数据克服了传统翻译批评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论语》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基础,将《论语》五个英译本在文化特色词与句子等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和探讨五译本在语言风格与翻译策略的异同。通过多层面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五译本的显化策略运用非常普遍,影响策略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与社会语境;翻译风格各具特色,如森舸斓译文多使用各种长句与段落解释,辜鸿铭译文明显趋向英语地道的叙事与篇章手段,理雅各、刘殿爵、安乐哲的译文更强调原文形式传达,但阅读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学者对显化现象的研究成果为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法律文本汉英翻译中常用的显化处理方法有连接词显化、动词名词化、修饰显化、语序调整、古语显化等。对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法律文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科技翻译中的显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语篇专业性程度,语篇专业性程度与话语参与者的主题掌握能力相关。语篇专业性程度这一参数与科技翻译中显化的频率和分布相关,分析根据语篇专业性程度安排的科技语料可考察这种关联性。复合词相关的显化是科技翻译的典型特征,基于来自语料库的多个例子的分析,可以认为语篇专业性程度与显化尤其是科技翻译中的复合词相关的显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语料库方法从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词长分布等方面对比考察了《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显示,两个英译本都表现典型英语翻译小说的特征且都存在显化现象。在词汇的选择上霍克思译本倾向于使用动词与副词结构,而杨译本则倾向于使用名词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文摘要英译对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迈入国际学术论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医学论文摘要为例,从语料库角度分析论文摘要英译的显化特征。通过自建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CMAC与CMATC)及英语类比语料库(CMATC与NMAC),分析发现:摘要英译中连接词与代词使用均具有显化特征,但仍然存在不足。为使译文更为地道、得体,译者应把握好连接词、代词显化的具体类别及"显化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创建小型人物传记翻译语料库,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苏东坡传》中“把”字句在张振玉译本和宋碧云译本中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把”字句在两译本中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在语料库中大多数汉语原创人物传记中的使用频率;张译本和宋译本中“把”字句使用频率分别为1.619/千字和1.306/千字,张译本中“把”字句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宋译本(p=0.017*)。从图式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上述差异,以期为“把”字句的理解和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比较《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英译本中的显化现象,讨论了在翻译过程中采取显化手段的重要性。译本中显化现象的运用与译者的翻译目的及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译者为了成功交际,必须采取显化才能将原文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及原语作者除了明示信息之外的隐含之意以更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让译语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