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下的空间研究热潮中空间政治讨论相当瞩目,很多批评家都曾讨论空间与政治之关联,而只有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堪称空间分析的有效工具,该理论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具体阐释了空间的运作机制及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形成了功利接受与审美接受两大基本体系 ,它们互补发展。其发展历程 ,是从诗歌的外部价值判断走向诗歌内部的艺术解悟 ,其鉴赏视角是从读者的教化启迪与现实效应走向对诗歌作者、诗歌反映之客体、诗歌文本载体及读者的艺术感受诸方面的综合审视 ,从而构成了以言志论、缘情绮靡论、意境论、诗法论为代表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居主导地位的理论纲领。其中 ,志、情、辞、兴、象、境、法等 ,是诗歌鉴赏理论建构中的尤见重要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术理论的讨论热点,除去对艺术本体论、艺术形式与心理、艺术精神等诸方面问题的讨论外,美术史及其所涉及的问题也是人们论及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文艺界很少清理作为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究竟以哪些相互联系的理论为基石。厘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点对于建设现代的文学理论具有学术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有六个基本观念。这六个要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形式论、人民文学论和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辩证唯物论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念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历史唯物论角度看,文学应该是"人民文学";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画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5.
伊尼斯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理论奠基者,其传播理论主要由传播偏向论、媒介决定论、西方文明危机论等核心观念构成。这些传播观念渊源有自,是在继承前辈理论家传播思想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对伊尼斯传播理论的核心观点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些理论观念的学术渊源和思想谱系,对深入理解伊尼斯的传播理论,给予其合理的学术评价与学术地位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媒介本质论将艺术形式与艺术媒介本质地连接在一起,认为创作、欣赏与评价等活动都应该立足于媒介的特性来进行;经典电影研究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以上命题。以卡诺尔为代表的后来者,主张在电影研究中“忘掉媒介”,认为媒介只是工具,它不能限制艺术。但也有研究者并未放弃对艺术媒介的理论维护,例如高特,他将媒介的理论价值用三个媒介特殊论命题系统地呈现了出来,我们在认识、解释、评价和创造艺术品时,应立足于其特殊的媒介特性。而如果站在更为宽广的大众媒介的理论视野来理解电影与媒介,认识到电影作为大众艺术代表的地位,则能够合理地融汇卡诺尔与高特之间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看,情感文明理论包括情感控制论、情感释放论、情感道德论和情感民主论.上述理论涉及到情感文明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社会文明与情感文明的关系、情感文明与情感控制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这些张力较大、观点各异的理论交织出一幅复杂的情感文明发展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被社会现实使用的思考情感文明建设的理论参照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技术进化主义者看来,人类是一种独特的“肉体+工具”结构的超生命物质形态,故人类的进化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新型进化,这种新型进化既体现在人类肉体的器官进化上,更体现在人体之外以工具为主体的技术进化上.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本身就是西方技术进化论的一个重要组成和诠释,它为人们理解所谓的人类“体外进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视阈下,本文主要从进化论是延伸论的理论缘起、延伸论的进化思想和延伸论所揭示的媒介进化规律等三个方面,逐一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进行分析透视.  相似文献   

9.
董虫草 《学术研究》2006,2(11):21-26
康德、胡伊青加和席勒的游戏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康德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在自为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胡伊青加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生命体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因而自愿进行从而在自愿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席勒的游戏观可表达为:审美游戏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以自身两种本性内在和谐的方式进行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审美自由的生命活动。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或只是从目的方面解释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或只是解释了某种特定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它们都还不够完善。笔者主张:游戏的自由是生命活动整体上的即目的与手段两方面的自由,其原因是生命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双重内在性即自足性。用自足论的眼光看:游戏性即自足性;游戏是自足因而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自足论的游戏论在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上包容而又超越了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是一种更完善也更具普遍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艺术生产领域市场机制的引进以及艺术产品的商品化,使传统的艺术理论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艺术的现实与发展。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出发,运用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艺术生产论"给予论证,一方面可以回应当代传媒艺术生产的现实,另一方面还能够深入拓展艺术理论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和歌论、连歌论、俳谐论、能乐论、物语论等各体文学论的相关文献,可以统称之为“文论”.日本古代文论经历了对中国文论的引进、套用再到活用的过程,形成了“物哀”、“幽玄”、“寂”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范畴,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理论见解.日本古代文论基本上是纯文学论,对文学的抽象本质问题、本源问题、社会价值与功能问题等缺乏关心和探讨.在著述方式上,具有私人性、非社会性、家传化的特点,文体上具有散文化、随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文明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建构和推动的,而对父权制框架下的男女平等问题的追问与探讨却鲜明反映出男女不平等的赤裸现实.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论的视角,今天,男女平等还远未成为这个社会的真实.但人类生存与想象空间的拓展及男女平等制度建设等方法,为男女平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际佐证.  相似文献   

13.
现行教育观是"教育者一方对受教育者一方的简单活动论",它内在地衍生出教育实际中的单向度、不平等以及批量生产等后果,其理论失误在于以哲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理论去抽象地泛论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并得出了诸如"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关系"等等流行但却悖谬的观点。因此对现行教育观必须进行包括思维方法和思维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改造,即改造为"教育者一方与受教育者一方的相互影响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公共财政论"的科学性、社会正义性与"国家分配论"的非科学性、御用性,为彻底摒弃"国家分配论"的财政观,树立"公共财政论"的财政观,加快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改革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时下,臧克家的诗学理论研究有所忽略.但其生活诗学理论,蕴含着臧克家对生活本真、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与诗歌之间艺术关系的体验与理解,包括创作论、美学论和诗歌评价等.生活诗学不仅显示出对诗歌创作本身及诗歌理论把握的准确性与学理性,尤其是在数字化媒介时代,更能昭示当代文学创作中生活本体的贫乏与缺席、文学创作的异变与症候,是当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参照与标榜、文学反思的立场和准则.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个系统的解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经济学对生产函数"黑匣子"现象的观察,而后的研究从多个学科切入,迄今形成四大分支,分别为仿生-进化论、周期阶段论、归因论及周期对策论,其中尤以周期阶段论最为庞杂.四个分支围绕生命周期微观因素、周期阶段和延长企业寿命对策等三个论题展开.可以将各主要分支置于一个框架下予以理解、解析.  相似文献   

17.
清代诗学理论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气"作为诗歌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气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从创作角度对诗气的考察.上述三方面,最终展开了诗气之论,使古典诗气论在多维空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视觉”是一个并不显见却又至关重要的议题.首先,技术作为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得以展开的内在逻辑起点,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生成及其内在价值主要是以视觉的文化再生产方式得以呈现的.在一个关乎技术与文化再生产复杂关系的问题域中,无所不在的“视觉”因素成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次,借助光晕与震惊、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政治审美化与艺术政治化等一系列关键概念,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现实功能指向问题,可以在视觉维度得到充分的揭示.最后,对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理论效应问题,不仅要立足于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全球语境,更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文化生态,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视域中予以审慎考察.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意义问题是二十世纪语言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哲学家们在“意义”研究方面,至少提出了五种著名的理论: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和语义论。情境语义学也把意义问题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不同于以往的意义研究,情境语义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意义的关系理论。这种新的意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语言哲学的意义研究,有力地推进了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