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知道世界上最威猛的摩托车吗?有人说是哈雷·戴维森的巡航摩托车,有人说是川崎的"火神2000",有人说是本田的"Valkyrie Rune",也有人说是凯旋的"火箭Ⅲ"。这些都是摩托车界赫赫有名的车型,其制造商绝对具备设计和制造超级摩托车的雄厚实力。然而,  相似文献   

2.
正这仿佛是种惯例。下一代人认为上一代老古董、冥顽不化;上一代人永远在质疑下一代人:你到底行不行?好比,70后嘲笑80后是"垮掉的一代",80后看不上90后"非主流",90后们眼里的00后是思想怪异,举止荒诞的代表。可00后们却常说:"我们的世界,你们不懂。"有人曾采访过一名00后女生,她说:"我们为什么要被这样一群极端不懂事的人所代表,这是偏见,我们00后也有很多杰出的代表啊。"  相似文献   

3.
同是18岁,有人感叹:"为什么一定要长大?为什么一切变得好复杂?"有人说:"一直以为自己是13岁,想不到明天就要参加18岁成人宣誓……"也有人这样说:"18岁的生命应该以一颗沸腾的心去承担祖国赋予的艰巨任务,以一双勤劳的手去开拓新的世界。"究竟哪一种思想和行为与18岁这一年龄更为匹配,我们还是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大理国保天八年(1136)沙门释照明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记述了密教佛、菩萨、金刚等数十种启请次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大理国密教的佛神系统。其中保存的"药师佛启请次第",受《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和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的影响最大。虽然该启请次第较现存唐代药师道场仪有一定差别,更重视种子字道场观,但并未形成独立的教法体系,仍然是唐代密教的延续,是汉传佛教药师佛信仰在云南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4,(1)
正人到六十满花甲。有人说,六十不算老,花甲作花年。也有人说,六十是雪中红梅,人生的第二青春。还有人说,百岁皆花期,六十又逢春。这些话表达的都是老人"壮心未与年俱老""老树根深更著花",一切"从头开始",开创人生第二春的雄心壮志。"从头开始",意味着不满足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就,要超越自我,再创佳绩,让人生更精彩。以中外成功者为例:牛顿在发现第一定律后,接着又发现第二、第三定律;莎士比亚成功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后,再创作了《哈姆雷特》;陈景润完成"1+3"论证后,更痴  相似文献   

6.
Office尴尬事     
《可乐》2006,(3)
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论哪行都能做出一番事业,殊不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尴尬",这尴尬有的出自行业本身,有的出自做那行的人……  相似文献   

7.
教育断想     
一 看中央二台的"对话"节目:《对话北大·耶鲁校长》.其中北大校长说学生的第一任务是学习;而耶鲁校长说,学生的第一任务是要培养质疑一切的品格."质疑一切的品格",说得真是掷地有声!我们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种"怀疑精神",我们习惯了唯书、唯上、唯老师,这种"习惯"扼杀着我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李金华 《老友》2009,(8):55-55
一、人身"三宝"是养生核心人身"三宝",即精、气、神也。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由精气构成的。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原始物质。《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是说,气凝聚而人物成,气散而人物死,天地万物及人类生灵,都不  相似文献   

9.
罗小群 《老友》2008,(4):52-54
四个儿女全患脑萎缩,丈夫又忧郁而终,江西省新干县单身农妇周小莲用爱心创造了生命奇迹——有人说,世界上最慈爱的人,是母亲;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来自母亲的呼唤。四个孩子被诊断为"脑萎缩,且活不过30岁",而  相似文献   

10.
爱情的钥匙     
星新一 《可乐》2008,(8):21-21
一天,人类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锁,它的钥匙是一句话。在皮包上,在汽车上,在自己的房门上,都没有像从前那样的钥匙孔了,代替它们的是像小耳朵形状的东西。只要你把嘴贴在那里,悄悄一说,锁就开了。有人说"郁金香花开啦",锁就开了。有人说"必须牢固些",它也能自动打开。如果有人胡乱说  相似文献   

11.
什么样的毕业生才算"合格"?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很多人,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有人站在统计学的角度,算出60%以上的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情况";有人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得出50%以上的企业看重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潜质";有人力资源经理说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而有的企业负  相似文献   

12.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13.
刘绍义 《中华魂》2014,(12):38-38
正"隹"是什么?"隹"就是鸟。有人说,北方称鸟,南方称隹;有人说,张嘴称鸟,闭嘴称隹。《说文解字》说:"尾羽长的为鸟,尾羽短的为隹。"尽管事实上也不是尽然,但现代人多采用此说,故,"鸠占鹊巢"只能是长尾羽的"鹊",不能是短尾羽的"雀",雀巢鸠占了也没用,住不下。不管怎么说,"隹",是鸟的另一种称呼,毋庸  相似文献   

14.
吐蕃时期传入的佛教密宗,称为"旧译金刚乘"。公元9世纪以后,它受到了藏传佛教界新兴教派的诸多批判。有人指责旧译续部的经典在印度未见,因而是伪法;有人斥责"大圆满"为藏人伪造;有人批判旧译金刚乘的见地是汉地和尚的错谬见解传承,等等。这些批判流传甚久,影响甚广。本文①对历史上出现的关于旧译金刚乘教法的诸多反对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引用大量的教证,运用严密的逻辑,进行了严肃的破斥,并对藏传佛教史、教派关系多所涉及。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罗红是个卖蛋糕的人,他是中国最大烘焙食品企业的掌门人。有人说:罗红是个摄影家。有人说:我们从罗红的作品中看到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为之深深震撼。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先生眼里:罗红为全球华人提供了一把开启世界环境信息宝库的钥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地盘     
在垦丁公园,一位学植物的朋友带我们进入热带雨林,他告诉我们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朋友说:"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会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噼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向农村选派大学生村官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向农村选派大学生村官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几年了。中央决定,自2008年始,将这一政策推向全国,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方对中央的这一决定反应不一,有的人说"好得很",也有人说"糟得很"。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向农村选派大  相似文献   

18.
正上个月,网络上先是在讨论"把英语踢出高考",但有人说,英语比数学重要,学好英语才好出国,好移民,语云,"英语记不牢,终身在天朝"。后来话题就转换成"把数学踢出高考"了。后者获得的响应比前者高。"除了数钱,一辈子没有再用到数学",这个说法很有感染力。虽然不一定真有人觉得有任何可能"把数学踢出高考",但"踢数学"本身会带来快乐,可以发泄另外的情绪。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呢?说得严重一点,作为一个时代的腐朽的标志,我觉得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贬低知识,蔑视理性的境界。在成年人的世界,一本正经地面对知识已经是令人嘲讽的事情。你在公共场合偶尔会看到有成年人抱一本小说,但这种文青范也显得那么罕见。如果你发现有一个人在读数学书,仅仅是为了知识,而不是为了学位和职称,那么恭喜你,你运气好,可以去买彩票了。  相似文献   

19.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严格来讲,"当代史"在研究上存在着固有的、无法克服的困境。在一定意义上当代史是不存在的或缺位的,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近代史,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  相似文献   

20.
巧答妙对     
岳安芳 《老友》2008,(11):51-51
清代《康熙字典》编纂者张玉书,有一次与康熙对弈,康熙忽指一棋子说:"豆",张立即指着灯说:"油"。康熙说:"两碟豆",张对曰:"一瓯油"。康熙说:我是指花丛中"两蝶斗",张即曰:臣是指大海上"一鸥游"。康熙为张的机智折服,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