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欣 《云梦学刊》2012,33(1):102-105
释敬安是清末民初湖南著名的诗僧,早年作诗多出于苦吟,中年应邀参加王闿运创办的碧湖诗社,受王闿运诗歌理论的影响,取法汉魏六朝诗歌华丽的特点,辞旨清远,虽为僧人而作诗不乏性情,在湖湘诗人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
王盾 《船山学刊》2009,(1):45-46
王闿运是晚清湘学三大家之一,作为今文经学大师、史学家、方志学家、湖湘诗派宗主、教育学家、近代纵横学开山,其学术成就在传统儒学衍变与传承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闿运是晚清时期一位积极用世的传统型知识分子,主张“通经致用”,以实现其安邦济世的人生抱负。求仕与入幕是他青、中年时期的主要社会活动。然后,王氏之求仕与入幕,与晚清很多士人之同类活动似乎有所不同,这正反映了王闿运追求经世致用实践的人生特点。正是由于其不同时人之特点,也决定了王氏之求仕与入幕难有成就。  相似文献   

4.
王闿运经学著作考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闿运(1833—1916),湖南湘潭县人,是近代中国晚清至民初时期罕有的文化名人。他在近代文学、经学、史学、教育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见解。尽管他的成就主要在文学方面,但他对于经学的研究自有特色,创获颇多,是影响晚清经学走向和学术转型的一位经学家。王闿运很早就对经学有兴趣  相似文献   

5.
无所依傍的特立独行根性、心怀天下的爱民忧国意识、体用结合的经世致用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王闿运不随人热、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无所顾忌、秉笔直书的创作手法,伤悼时运多艰、世事纷乱的忧患笔调,以及寻绎御侮图存、国富民强救世良方的热切情怀,无不是湖湘文化精神内核的生动再现。这些创作精神在他培养的众多后学者身上发扬光大,兼之其卓然大成、领袖群伦的文坛地位,王闿运对湖湘文化乃至近代学风的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王闿运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过程、成因三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揭示了其史学思想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简论王闿运的创作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湖南湘潭人。生于一八三三年(道光十二年),卒于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王闿运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民国等朝代,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兼参议院参议。他的诗文创作在当时自成一派,他的诗文理论曾有过广泛的影响,他的经学观更是自拔于世人之外。但是,这位值得注意、值得研究的人物,却至今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三十多年来,对他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力图对王闿运的诗文创作、诗文理论、经学思想作—些肤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王闿运是清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当代学者马积高先牛编纂的<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版)将其诗文分卷编录,并尽可能地收录其佚文,是目前收载其诗文较全面的集子.  相似文献   

9.
王闿运在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场景下,致力于书院教育。他素怀经世之志,心系晚清时局,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其教育思想有着显著的经学经世特征:学以见行,学以成事;通经致用;扶倾救弊。  相似文献   

10.
虽然王闿运的思想观念植根于传统文化,但他并非保守派。他的洋务言论有个别不合时务,但总体而言具有大局观。从外交方面来看,他有高于时人的眼光,主张建立正常、统一、明确的近代外交,注重民族精神的振兴;从内政方面来看,他也不完全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提出了一些针对现实和启人思考的见解,重视人及人的精神的作用。由此可以认为,王闿运基本是近代式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