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养成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通过严格的管理机制,开展系列活动,以及全员育人的管理制度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培养社会公民意识,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招生的扩大导致我国高校的在校人数也逐年增多。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但是学生违纪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并且逐步呈现出一种新的违纪不断出现,违纪典型化的现象。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违纪现象的出现已经在学生中间造成了一定的、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严重扰乱了高等院校的生活秩序以及学习秩序。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存在的违纪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正确的方法对大学生的违纪现象进行矫正。确保学生生活、学习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刘建湘 《现代妇女》2013,(11):148-148,155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教育的成功必须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标尺”。就某个班集体而言,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学生思想方面的积极进取心具有促进作用,即从行为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以适应自身发展,同时对班集体亦具有带动作用,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风。由此可见,作为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侯廷宾 《职业》2020,(10):51-52
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遵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让学生在遵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过程中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育引导与习惯培养的时候,要将落脚点放在"建设未来、发展思想、体现文化、务实职业、弘扬精神"上.  相似文献   

5.
幼儿正处于人生初期 , 对于任何事物都需要学习和培养 , 学习能力强 , 吸收能力好。但是自控能力比较差 , 好动爱玩。这一时期,旧习旧习难以改变 , 将给未来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和健康习惯奠定基础。本文就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当前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上存在的误区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侯瑞红 《职业》2012,(36):47
企业在招聘技校学生时,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都会提出一定的要求,但更多的企业则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班主任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职业素养培养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有所依托,更要抓好细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车间教学的理论基础、特征等问题进行论述,并针对高职学院教学的特点对车间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为学生就业的"短对接"和"零对接"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唐国娟 《职业》2013,(18):35-36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可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实现办学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本文记述了笔者学校进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肖素云 《职业》2017,(22):53-55
本文就6S管理如何在技校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渗透进行探索.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将6S管理理念融入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在项目课程开发时,即将6S管理作为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写入课程标准,引导并要求学生按照6S管理规范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按6S管理理念要求学生行为规范,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实现学校与企业零对接,更好地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幼儿在学前阶段没有行为规范,也没有形成行为习惯,所以可塑性很强,行为习惯引导相对容易。幼儿园教师会根据幼儿成长需要和教育任务,把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但同时,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也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行为教育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家育才能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隆平  夏丰 《职业时空》2010,6(6):36-37
"6S"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推行"6S"管理,可以营造职场氛围,实现对学生技能训练场所的管理与企业平台对接。通过对实训现场和学生训练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和潮流的驱动之下,技工院校也成为很多学生的选择。在很多技工院校并不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育,只关注学生个人技能的习得和实践,实际上,这种做法或是想法是落后的,而且是不正确的。技工院校的学生也必须要加强对其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国家的栋梁之才,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在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中获得有利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杜新珂 《职业》2015,(8):112
在技工院校的电工电子实训中,运用"7S"管理体系,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确保学生安全和设备安全,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校尽早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促使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李香青 《职业》2014,(5):56-56
本文对笔者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何通过开展企业文化进班级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专业认同感,实现班级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促进专业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要做到"三结合",即行为规范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家庭相结合,与"五项竞赛"相结合。少先队组织对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少先队工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七年级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帮助七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本文拟从培养准备、培养策略、培养困惑三个方面来浅谈七年级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对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而言具有诸多帮助,以现阶段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对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抓好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爱平 《职业》2015,(9):58
本文认为,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进行"从小事做起"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和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范鹏 《职业》2014,(23):65-65
养成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行为习惯的改变。职业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