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以80年代为分界线。80年代以前的电影脱离不了固定化的拍摄模式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80年代后的中国电影便逐渐走上了商业化和多元化的道路。面向不同受众的不同审美要求的各种题材、各种拍摄手法应运而生。而在这一切开始之初的起源,却是一部名为《庐山恋》的电影。  相似文献   

2.
刘虬 《阴山学刊》2011,(5):76-81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拒绝表现前辈们热衷的那种形而上学的中国形象。将电影文本中出现的四个物象与电影意识形态要素相联系,从而指出导演拍摄电影的意图,体现了其电影的史诗性和纪实性的特点,及其对作为主题的"变化的现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刘倩 《天府新论》2011,(2):160-161
并非所有的儿童电影都真正以儿童为视点拍摄,而是以儿童为载体从成人的视角来叙事,本文借以典型儿童电影中的电影要素为例,分析当代儿童电影的价值体现以及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泛文化思潮,对文化消费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的电影产业也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后现代主义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拍摄、发行以及价值观内核,其消费式的审美造就了电影的资本性质,以及内容上的多元价值观等.详细解析后现代主义塑造好莱坞电影性格的过程,对探究中国电影产业在后现代文化消费特征的影响下,改革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当前我国电影产业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而电影保险却处于滞后现象,尚未真正形成完善的保险环境、未形成分工细化、规范专业的电影产业链,电影保险相关政策法规急需完善,缺乏电影保险专业人才,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电影保险在国外一直是电影拍摄制作的一个重要角色,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保险体系,这对中国电影保险现状的改良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辛亥革命》,—改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套路,意识形态日趋淡化,叙事视角以小见大,审美权重多元均衡。这表明,我国主旋律电影其宏观意识形态和历史观点一直呈现出进步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的电化教育作为新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个专门的电教组织机构——延安电影团的成立。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专业电教机构,详细介绍其成立的背景渊源、人员组成及机构变迁历程;着重梳理叙述电影团成立后的八年时间里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拍摄制作了三部电教宣传纪录影片:《延安与八路军》(未最终完成)、《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苏联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拍摄制作了大量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珍贵照片与视频素材;坚持为边区民众放映宣传教育影片;举办电教培训班、开设照相馆等电教实践活动。最后得出延安电影团四方面的历史功绩与三条宝贵的电教经验在新的信息化时代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弘扬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顾名思义,华语电影意味着以华语进行对话、运用华人思维拍摄的电影,它在语言上、思想上通过汉语(而不是英语或者其他国别语言)进行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深层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上的中华民族特征.沿着这条思路,本文选取了中国诗论中最古老最核心的概念"诗言志",运用言志诗学理论观照百年华语电影的审美倾向,将其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古典言志诗学时期、现代言志诗学时期与伪言志诗学时期,从而为华语电影的美学表现形态与未来发展之路寻找到它的传统之根.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民族志影片的科学性而提出的民族志电影的真实性原则是影视人类学研究中讨论已久的一个话题。作者将从民族志电影的相关制作过程出发,探讨民族志电影的真实原则以及与之相关的客观性问题。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在民族志电影的前期设计、田野调查、实地拍摄和后期编辑过程中始终保持我们想象的完全客观的立场和观点。而只能通过电影语言来实现民族志电影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重构,并从中体会到我们所说的真实——一个既不是完全真实,也不是完全虚假的现实重构。  相似文献   

10.
Alain Morel:这部电影是怎样拍摄的? Eliane de Latour:经过长期研究男性的生活(政治权力、战争、土地制度等),如今我也着手研究关于妇女的经济历史。我想知道妇女的工作如何弥补通常不占平衡的男性经济。就是这样我发现了封闭的已婚妇女的生活。但是在这个小小的家庭工业作坊中,她们生活的一点也  相似文献   

11.
佟延秋 《理论界》2014,(1):138-140,170
一部优秀的3D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3D电影在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电影美学带来了冲击。3D技术华丽的包装是否能掩盖电影原本老套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故事情节?纵观电影史,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对作为艺术的电影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却不应忘记一部好的电影终究离不开好的叙事,3D电影也不例外。另外,由于受市场需求影响,目前3D电影的叙事模式多为好莱坞商业片惯用的叙事模式,电影叙事的作用有被弱化或被缩小的倾向,因此,需要对3D电影的叙事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周月亮 《河北学刊》2002,22(4):72-75
现象学原理与电影创作的原理是“同构”的 ,二者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电影一直在寻找根本的哲学理念 ,现象学也需要通俗方式深入大众。本文仅就现象学对电影之“再造”功能、意义给予问题 ,及现象学对电影学从经验状态方法上走向理论状态的启示 ,提出尝试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折扣体现了本国文化对异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是不同国家在进行文化贸易时会遇到的问题。采用2009~2013年美国影片的中美票房横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检验不同类型和不同版权属性的美国影片在中国的文化折扣度问题,得到如下结论:电影类型及版权属性在文化折扣度问题的检验上都是联合显著的;不同类型的美国影片在中国的文化折扣度不同,动作片、科幻片、冒险片、灾难片的文化折扣度相对较低,剧情片、家庭片的文化折扣相对较高;不同版权属性的影片的文化折扣度也不同,买断片的文化折扣度相对较高,分账片的文化折扣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传播学和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了当下影视占据文艺格局中心位置的情境下,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所持的文学立场.文中不仅分析了王安忆通过电影的幻象酿成悲剧结局的小说情节安排,揭露了电影的欺骗性,而且还深入探讨了诸多作家迎合电影,在小说中透露出过多的影像化信息时,王安忆是如何始终坚持小说的原创性来对抗电影对小说的蚕食,对抗图像化时代图像对语词的消解.最后,论述了王安忆的小说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对电影强势背景下当代小说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切心理现象中的整体都不可分解为元素,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且大于部分之和并决定各部分的性质,这是格式塔心理学趋完形律的基本思想。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分析电影,就可以把电影看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被分解为单独的元素(画面),它先于每个元素(画面)且又大于各个元素(画面)之和。电影音乐使这些电影画面严格地与现实世界分离并又使之有效地把握现实事实的整体性,电影音乐是观众对电影画面组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甚至是画面呈现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文化观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的历史题材 ,影视剧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繁荣了当前的文艺创作。但是 ,历史影视剧乐道于宫廷斗争和皇权至上并有意无意地张扬权谋文化 ,同样带来了一些社会的负面效应 ,造成当代影视文化的价值迷失。这种表现于历史影视剧中的权谋文化观 ,有具体的呈现样态和产生的背景。“剧以载道”是“历史剧”应肩负的使命 ,历史题材影视剧必须正确解读历史 ,弘扬先进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张婷婷 《学术探索》2012,(10):63-66
2003前,云南影视作品呈现出"少数民族题材丰富、比重大,不同历史阶段主题各异,主角以女性为主,总体上影响力广泛,重视音乐歌曲创作"等特点。近年来,云南影视创作中,本土影视作品拍摄少、外来片或借景拍摄较多,拍摄模式以"外来导演+外来演员"为主,电影创作减少、电视剧创作增多,影视产业化进程加快。但云南影视发展也存在云南本土和云南题材影视作品少,对云南重大题材挖掘不足,缺乏本土人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双赢,还是双失?--谈影视与文学的"联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与文学的结盟是近年影视发展的一大趋势,今天二者处于相互撞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之中.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胡维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111-112
本文尝试结合具体电影译名实例,归纳出电影片名翻译普遍采用的直译、音译、直译意译结合法和另译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聚焦“城镇”空间及在此空间中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电影作品的大量涌现,当代城镇电影逐渐走向自觉生产,构建起“都市城镇农村”三维电影空间,当代电影的新理论视域也转向了对全球化时代在地/本土性经验的表达。其中,以重庆城镇空间为主题的电影作为重庆媒介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城镇影像空间的文化意象和审美形态:城镇影像中的废墟式的三峡库区空间、流动式的社会空间、地域色彩的人文空间、命题式的话语机制空间,不仅揭示了城镇电影独特的精神内涵,也呈现了时代下的城镇个体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